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银发族如何健康“触网”(民生一线)

2025-02-27 08:14: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智能手机深度普及,越来越多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成为“手机达人”,但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成瘾”问题。沉迷短视频短剧损害身体健康、非理性参与直播购物、被“奖励”“返现”诱导长时间刷APP……老年人“触网”为何会面临这些问题?如何完善机制,帮助老年人更好融入智能时代?本版约请记者深入采访。

——编  者

最近,60多岁的湖北武汉市民陈阿姨迷上了看短剧。有时半夜醒来睡不着,为了不影响老伴,陈阿姨就戴上耳机躲在被子里“划屏幕”,一看就是几小时。春节期间,她突然感到眼睛胀痛,视力急剧下降,孩子带她到医院一检查,竟然是“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需要做手术。

短视频内容丰富、情节跌宕,深受“银发族”青睐,但也带来了沉迷甚至“成瘾”问题,影响正常生活。如何帮老年人摆脱对手机上瘾?记者进行了采访。

老年人沉迷短视频,有损健康还可能上当受骗

经过初步检查和询问病因,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刘洋对陈阿姨作出了诊断:“患者在黑暗中长时间用眼,瞳孔扩大,挤压前房角,让其变得更窄。相当于眼睛里的‘下水道’不通,水流不出去了,眼压不断升高,导致青光眼急性发作。”

通过穿刺、放水把眼压先降下来,再上眼药后进行手术……经过精心治疗,陈阿姨双眼视力逐渐恢复,顺利出院。

“老年人长时间看手机,不仅容易诱发干眼症、青光眼、视疲劳等疾病,严重的会给视神经带来不可逆的损伤,还可能造成颈椎、手腕等身体其他部位的问题。”刘洋介绍。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11.08亿人,其中5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达34.1%。沉迷短视频除了影响健康,还容易引发经济方面的问题。

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乡,年近七旬的邓大爷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刷短视频。去年7月,他刷到一条视频称“针对老年人开设手机剪辑视频课程,无门槛,学成后可以发布短视频赚钱”。学了几天免费课程后,“老师”称“只需要缴纳2997元的学费,就可以参与更详细的直播课,课后作品不仅能帮助推广,还能每月返利”。然而,邓大爷缴费后,“老师”就不再理会他,邓大爷只得报警,在警方帮助下才追回了这笔钱。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一些短视频平台利用算法锁定老年人推送离奇、浮夸“微短剧”,然后再以极低价格诱导其继续观看并默认开通免密支付,随后按集扣费并自动播放。还有短视频或购物平台广告弹窗诱导“抽奖”,消费者点击后被跳转至第三方支付平台自动扣款。

社区支持与代际互动的缺乏,导致老年人寻求“代偿”

62岁的吴女士家住鄂西某市的乡镇,3年前,她来到城区帮儿子带孩子。

从乡镇来到城市,吴女士一时难以适应,出门既不熟悉路,也不知道去哪里玩。“孙子白天上学,我在家里没什么事干,在别人的介绍下,就开始用手机刷短视频做任务赚钱。”吴女士说,除了吃饭、睡觉、带孩子,在手机APP签到、刷视频成为她每天必干的事。

专家表示,很多人退休之后,难以适应突然闲下来的生活。看短视频、听小说等做任务赚钱的方式容易上手,对他们来说具有一定吸引力。

“老年人热衷刷短视频,与社区支持、代际互动等的缺乏有一定关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贾煜认为,倘若代际互动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容易诱发老年人的精神孤独。刷短视频等娱乐活动能够缓解他们的心理孤独。

另一方面,部分社区公共文化空间有限以及适老化的公共文化设施不足,也让一些老年人不得不通过虚拟世界寻求精神慰藉。有老年人反映,“小区可供老年人活动的空间和设施很少,只在中心区域有几处儿童的游乐设施,旁边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孩子们玩的时候,大家只能站在一旁闲聊或刷手机。”

用制度约束算法权力,多方共建防成瘾机制

专家通过对武汉市一些社区的老年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后发现,存在网络成瘾问题的老年人占比约为19.71%。其中,82.48%的网络成瘾老年人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观看短视频。贾煜表示,一些平台通过捕捉老年人对“家庭”“健康”“陪伴”“怀旧”等关键词的偏好,定向推送内容,强化情感依赖。

对此,贾煜建议政府、平台企业、社区和家庭等要携手共建防成瘾机制,给予老年人更多关心爱护,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享受数字红利。

比如,政府可以出台相关规范,引导平台对老年人账号实施“反成瘾机制”;关闭“无限滚动”功能,每隔一段时间强制弹出休息提示;向60岁以上用户推送医疗、投资类广告,要进行严格监管和审查;等等。

社区可以组织专家为老年人开设短视频防沉迷培训,提升防沉迷意识。家庭层面,子女可鼓励老年人学习一些新技能,如书法绘画、制作手工艺品等,让他们的生活更充实。

“针对老年人短视频成瘾问题,需要通过制度约束算法权力、社区重建意义网络、家庭创新互动模式的组合策略,将技术重新锚定在人的真实需求之上。”贾煜说。

本期统筹:白真智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27日 17 版)

  • 相关阅读
  • 内蒙古赤峰:央地企合作,在大兴安岭找锡矿

      中新网赤峰2月28日电 (奥蓝 史子龙)28日,记者从赤峰市委宣传部获悉,落户赤峰市的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兴安岭地区重大地质事件与锡多金属成矿”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当日在北京召开。据了解,这也意味着赤峰...

    时间:02-28
  • 一封跨越海峡的感谢信:诉说闽台医患情

      中新网福州2月28日电 (苏萍 欧阳璋)“你们不仅展现了高超的医术,还以无微不至的关怀与耐心,给予了她极大的心理支持,每一次的诊疗、每一次的护理,都让我们感受到各位的专业与温暖……”图为来自台湾桃园的感谢信。福...

    时间:02-28
  • “进城务工人员代表”李丰:当好基层民众“发言人”

      中新网上海2月28日电 题:“进城务工人员代表”李丰:当好基层民众“发言人”  中新网记者 许婧  从卡车司机到上海市年度农民工先进个人、全国人大代表,来自浙江农村的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采购经理李丰,用...

    时间:02-28
  • 检察官讲述办案故事 要让公平正义更加可感可触可见

      中新网北京2月28日电 (记者 张素)斩断网络“隔空猥亵”的黑手,检察机关对不法分子以猥亵儿童罪顶格量刑有期徒刑十五年、强制猥亵罪量刑有期徒刑一年,获法院判决支持;在一场与潜藏24年杀人恶魔的智慧较量中,检察官抽...

    时间:02-28
  • 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植物“拆弹专家”

      中新网北京2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植物细菌性病害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大威胁,对农业和生态系统都有极大的影响。植物世界如何演化出精妙的防御系统积极应对?怎样应用这些机制服务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  揭晓...

    时间:02-28
  • 西宁:植物迁地保护体系已初步构建

      中新网西宁2月28日电 (记者 李江宁)记者28日从西宁植物园获悉,该园已收集活植物3700余种,青藏高原生物标本馆收藏植物标本40余万份,植物迁地保护体系已初步构建。  近年来,西宁植物园在国家植物园创建工作中取得了...

    时间:02-28
  • 福建泉州举办泉台陶瓷文化交流活动

      中新网泉州2月28日电 (吴冠标)28日,“瓷韵同源 匠心传承”泉台(德化)陶瓷文化交流活动在位于福建泉州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50多位陶艺师共聚一堂,交流创作灵感、分享心路历程。  泉州是台湾同胞...

    时间:02-28
  • 湖南将在2025年底前全面摸清自然资源资产“家底”

      中新网长沙2月28日电(向一鹏 向贤敏)为指导和规范湖南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工作,统一资产清查技术方法、确保清查成果质量,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近日印发《湖南省自然资源资产清查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将依据...

    时间:02-28
  • 白玛措代表:建议加强藏文档案人才建设

      中新网拉萨2月28日电 题:白玛措代表:建议加强藏文档案人才建设  中新网记者 江飞波  “档案文献中记录和书写了许多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迹。如,元代的很多诏书都是用汉、藏、八思巴文来书写的。整理、研究这...

    时间:02-28
  • 黄艳代表:欣将此生付江河

      中新网宜昌2月28日电 题:黄艳代表:欣将此生付江河  中新网记者 郭晓莹  过了“知天命”的年龄,全国人大代表、民盟湖北省委会副主委黄艳有了新身份。去年7月,黄艳出任三峡大学校长。她调侃说自己身体里住着“两个...

    时间:02-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