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做好高原生态记录者(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

2025-02-28 05:41:00

来源:人民日报

  杨乐(右)正在野外调研。

  受访者供图

">

  杨乐(右)正在野外调研。
  受访者供图

  走进位于西藏拉萨的高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杨乐熟稔地用藏语和门卫打着招呼。这个湖南汉子来这里工作已有20余年。“现在,我的家乡就是西藏。”他笑着说。

  2004年,大学毕业的杨乐选择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从北京来到西藏,从此和这里结下不解之缘。

  从志愿者到研究者

  刚来西藏,杨乐被分配到自治区卫生监督所工作。在服务即将到期时,杨乐有些困惑:“我还要留在这里吗?”清晨的一声鹤鸣,帮杨乐下定了决心。

  2005年2月底,在拉萨林周县,杨乐偶遇了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黑颈鹤研究专家仓决卓玛。“来我们这里参与黑颈鹤研究,你有兴趣吗?”仓决卓玛向他发出邀请。生物学专业出身的杨乐动了心,随后,他跟着研究团队开展了一次黑颈鹤野外观察。

  杨乐一直都记得,那天早上,他被一阵叫声惊醒,走出房间,发现是一群黑颈鹤在野外翩翩起舞。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大量黑颈鹤的野生种群。清晨的寒霜中,杨乐屏息架起望远镜,目睹了200多只黑颈鹤的舞蹈。

  随着对这片高原了解加深,他深感这里专业人才不足。“黑颈鹤需要的不只是观测,还有科学支撑下的系统性守护。在这方面,我能做的工作有很多。”杨乐琢磨。

  于是,杨乐留在了西藏,来到高原生物研究所从事黑颈鹤的研究工作。

  风餐露宿,开展野外调查

  虽然去过很多地方,但令杨乐印象最深的,还是在林周县野外深夜的那一声鹤鸣。“林周县有两块主要的黑颈鹤宿栖地,相距不近。我们人力有限,通常只对其中之一展开定点观测。”杨乐思考,如果不能在同一时间对两块宿栖地进行观测,如何确定两地之间的种群没有重复统计或者遗漏?

  于是,一天傍晚,他在统计完第一块宿栖地的黑颈鹤数量后,沿着河滩骑车前往另一块宿栖地,并在深夜抵达,顺利完成了黑颈鹤的观察记录工作。

  返程时,由于天黑和不熟悉周边情况,杨乐已经辨别不出回去的路,只能在黑夜里硬着头皮前进。寒风呼啸,他心里满是焦虑。突然,远处传来一声清亮的鹤鸣。“这是黑颈鹤的声音,沿着这个方向回去准没错,这是它们在给我指路呢!”

  风餐露宿没能阻挡杨乐的脚步。2007年以来,杨乐对西藏黑颈鹤开展了10余次全区范围的冬季调查,野外调查的足迹遍布西藏每一个区县,每年行程近2万公里。

  科技助力高原生态恢复

  二十余载,黑颈鹤陪伴了杨乐的高原岁月,也见证了观测技术的持续提升。

  之前,研究人员需要从早到晚守在野外开展观测。为了完整观测到黑颈鹤的日间行为节律,在使用单筒望远镜持续观测的同时,观测人员还得用录音笔来口述记录相关情况,晚上再花更多的时间转换为文字材料。而现在,随着高清摄像头、无人机投入使用,观测变得更加便捷。

  在西藏拉孜县曲玛乡,杨乐来到河水一侧,他用手机联系对岸的工作人员,两人同时升起无人机。“我们保持速度一致,缓缓向前推进。”杨乐通过电话发出指令。

  两侧无人机同时起飞,通过多点观测对整个河谷栖息的黑颈鹤进行观测,这让研究人员可以整体记录河谷中黑颈鹤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不用担心发生遗漏。“这是之前很难想象的记录方式。”杨乐感慨。

  位于拉孜县的栖息地,是他这些年的新发现。有一次,杨乐在这里开展野外科考,意外发现了这里有规模庞大的黑颈鹤种群。这个小小的河谷中,栖息着近2000只前来越冬的黑颈鹤。那天清晨,他驱车进入河谷,看到成百上千只黑颈鹤错落分布。当他靠近时,一大群黑颈鹤从波光粼粼的水面起飞,在晨曦中飞向蓝天。

  “黑颈鹤种群数量持续增加,标志着高原生态持续恢复,这里也有我们科研工作者的一份贡献。”杨乐笑着说,“河谷里此起彼伏的鹤鸣,是我心里最美的自然交响曲。”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28日 06 版)

  • 相关阅读
  •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

      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全文如下。  为加强和...

    时间:02-28
  • 嫦娥六号月背样品又有新发现!为验证月球岩浆洋假说补上月背“拼图”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题:嫦娥六号月背样品又有新发现!为验证月球岩浆洋假说补上月背“拼图” 新华社记者温竞华、刘祯 嫦娥六号月背样品又有新发现! 由国家航天局组织的联合研究团队通过研究嫦娥六号...

    时间:02-28
  • 嫦娥六号月背样品又有新发现!为验证月球岩浆洋假说补上月背“拼图”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题:嫦娥六号月背样品又有新发现!为验证月球岩浆洋假说补上月背“拼图” 新华社记者温竞华、刘祯 嫦娥六号月背样品又有新发现! 由国家航天局组织的联合研究团队通过研究嫦娥六号...

    时间:02-28
  • 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发布

      本报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林丽鹂)记者27日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已正式发布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IEC 63310《互联家庭环境下使用的主动辅助生活机器人性...

    时间:02-28
  • 青老互助 双向奔赴(民生一线)

      核心阅读  提供技能培训,帮助社区青年人成长成才;带动青年人参与,丰富社区为老服务内容;成立志愿服务队,为年轻老人“发挥余热”搭建平台……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趵突泉街道青年东路社区,带动社区...

    时间:02-28
  • 没有无法抵达的彼岸

      徐京坤在操作帆船。  受访者供图">  徐京坤在操作帆船。  受访者供图  旺代环球帆船赛被誉为“航海界的珠穆朗玛峰”,要求参赛者独自驾驶帆船绕地球航行,中途不停靠、无外援和补给。从1...

    时间:02-28
  • “第一百”与“第一”(快评)

      一人、一手、一船,劈开巨浪。徐京坤用99天的时间,在旺代环球帆船赛历史上刻下第一百位完赛者的标记。虽是百名,却是“第一”——中国第一位完成此项壮举的船长。  “第一”来之不易。“海口号...

    时间:02-28
  • 世界运动会历史上首支火炬“竹梦”亮相成都

      本报成都2月27日电 (记者宋豪新、游仪)27日,2025年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火炬“竹梦”在成都发布,这也是世界运动会历史上首支火炬。  随着“蜀锦礼盒”缓缓打开,世运会火炬“竹梦”惊艳亮相。“...

    时间:02-28
  • 没有无法抵达的彼岸

      徐京坤在操作帆船。  受访者供图">  徐京坤在操作帆船。  受访者供图  旺代环球帆船赛被誉为“航海界的珠穆朗玛峰”,要求参赛者独自驾驶帆船绕地球航行,中途不停靠、无外援和补给。从1...

    时间:02-28
  • 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发布

      本报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林丽鹂)记者27日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获悉: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已正式发布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IEC 63310《互联家庭环境下使用的主动辅助生活机器人性...

    时间:02-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