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做好高原生态记录者(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

2025-02-28 05:41:00

来源:人民日报

  杨乐(右)正在野外调研。

  受访者供图

">

  杨乐(右)正在野外调研。
  受访者供图

  走进位于西藏拉萨的高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杨乐熟稔地用藏语和门卫打着招呼。这个湖南汉子来这里工作已有20余年。“现在,我的家乡就是西藏。”他笑着说。

  2004年,大学毕业的杨乐选择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从北京来到西藏,从此和这里结下不解之缘。

  从志愿者到研究者

  刚来西藏,杨乐被分配到自治区卫生监督所工作。在服务即将到期时,杨乐有些困惑:“我还要留在这里吗?”清晨的一声鹤鸣,帮杨乐下定了决心。

  2005年2月底,在拉萨林周县,杨乐偶遇了西藏高原生物研究所黑颈鹤研究专家仓决卓玛。“来我们这里参与黑颈鹤研究,你有兴趣吗?”仓决卓玛向他发出邀请。生物学专业出身的杨乐动了心,随后,他跟着研究团队开展了一次黑颈鹤野外观察。

  杨乐一直都记得,那天早上,他被一阵叫声惊醒,走出房间,发现是一群黑颈鹤在野外翩翩起舞。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大量黑颈鹤的野生种群。清晨的寒霜中,杨乐屏息架起望远镜,目睹了200多只黑颈鹤的舞蹈。

  随着对这片高原了解加深,他深感这里专业人才不足。“黑颈鹤需要的不只是观测,还有科学支撑下的系统性守护。在这方面,我能做的工作有很多。”杨乐琢磨。

  于是,杨乐留在了西藏,来到高原生物研究所从事黑颈鹤的研究工作。

  风餐露宿,开展野外调查

  虽然去过很多地方,但令杨乐印象最深的,还是在林周县野外深夜的那一声鹤鸣。“林周县有两块主要的黑颈鹤宿栖地,相距不近。我们人力有限,通常只对其中之一展开定点观测。”杨乐思考,如果不能在同一时间对两块宿栖地进行观测,如何确定两地之间的种群没有重复统计或者遗漏?

  于是,一天傍晚,他在统计完第一块宿栖地的黑颈鹤数量后,沿着河滩骑车前往另一块宿栖地,并在深夜抵达,顺利完成了黑颈鹤的观察记录工作。

  返程时,由于天黑和不熟悉周边情况,杨乐已经辨别不出回去的路,只能在黑夜里硬着头皮前进。寒风呼啸,他心里满是焦虑。突然,远处传来一声清亮的鹤鸣。“这是黑颈鹤的声音,沿着这个方向回去准没错,这是它们在给我指路呢!”

  风餐露宿没能阻挡杨乐的脚步。2007年以来,杨乐对西藏黑颈鹤开展了10余次全区范围的冬季调查,野外调查的足迹遍布西藏每一个区县,每年行程近2万公里。

  科技助力高原生态恢复

  二十余载,黑颈鹤陪伴了杨乐的高原岁月,也见证了观测技术的持续提升。

  之前,研究人员需要从早到晚守在野外开展观测。为了完整观测到黑颈鹤的日间行为节律,在使用单筒望远镜持续观测的同时,观测人员还得用录音笔来口述记录相关情况,晚上再花更多的时间转换为文字材料。而现在,随着高清摄像头、无人机投入使用,观测变得更加便捷。

  在西藏拉孜县曲玛乡,杨乐来到河水一侧,他用手机联系对岸的工作人员,两人同时升起无人机。“我们保持速度一致,缓缓向前推进。”杨乐通过电话发出指令。

  两侧无人机同时起飞,通过多点观测对整个河谷栖息的黑颈鹤进行观测,这让研究人员可以整体记录河谷中黑颈鹤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不用担心发生遗漏。“这是之前很难想象的记录方式。”杨乐感慨。

  位于拉孜县的栖息地,是他这些年的新发现。有一次,杨乐在这里开展野外科考,意外发现了这里有规模庞大的黑颈鹤种群。这个小小的河谷中,栖息着近2000只前来越冬的黑颈鹤。那天清晨,他驱车进入河谷,看到成百上千只黑颈鹤错落分布。当他靠近时,一大群黑颈鹤从波光粼粼的水面起飞,在晨曦中飞向蓝天。

  “黑颈鹤种群数量持续增加,标志着高原生态持续恢复,这里也有我们科研工作者的一份贡献。”杨乐笑着说,“河谷里此起彼伏的鹤鸣,是我心里最美的自然交响曲。”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28日 06 版)

  • 相关阅读
  • 内蒙古赤峰:央地企合作,在大兴安岭找锡矿

      中新网赤峰2月28日电 (奥蓝 史子龙)28日,记者从赤峰市委宣传部获悉,落户赤峰市的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兴安岭地区重大地质事件与锡多金属成矿”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当日在北京召开。据了解,这也意味着赤峰...

    时间:02-28
  • 一封跨越海峡的感谢信:诉说闽台医患情

      中新网福州2月28日电 (苏萍 欧阳璋)“你们不仅展现了高超的医术,还以无微不至的关怀与耐心,给予了她极大的心理支持,每一次的诊疗、每一次的护理,都让我们感受到各位的专业与温暖……”图为来自台湾桃园的感谢信。福...

    时间:02-28
  • 王佳佳被追授“全国模范法官”“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新华社郑州2月28日电(记者吴刚)28日,最高人民法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河南省委在郑州召开表彰大会,追授王佳佳同志“全国模范法官”“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王佳佳同志生前系河南省...

    时间:02-28
  • 2月央行开展1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记者任军 吴雨)中国人民银行28日发布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月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了1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公告显示,2月中国人民银行以固定数量、利率招...

    时间:02-28
  • “进城务工人员代表”李丰:当好基层民众“发言人”

      中新网上海2月28日电 题:“进城务工人员代表”李丰:当好基层民众“发言人”  中新网记者 许婧  从卡车司机到上海市年度农民工先进个人、全国人大代表,来自浙江农村的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采购经理李丰,用...

    时间:02-28
  • 检察官讲述办案故事 要让公平正义更加可感可触可见

      中新网北京2月28日电 (记者 张素)斩断网络“隔空猥亵”的黑手,检察机关对不法分子以猥亵儿童罪顶格量刑有期徒刑十五年、强制猥亵罪量刑有期徒刑一年,获法院判决支持;在一场与潜藏24年杀人恶魔的智慧较量中,检察官抽...

    时间:02-28
  • 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植物“拆弹专家”

      中新网北京2月28日电 (记者 孙自法)植物细菌性病害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大威胁,对农业和生态系统都有极大的影响。植物世界如何演化出精妙的防御系统积极应对?怎样应用这些机制服务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  揭晓...

    时间:02-28
  • 西宁:植物迁地保护体系已初步构建

      中新网西宁2月28日电 (记者 李江宁)记者28日从西宁植物园获悉,该园已收集活植物3700余种,青藏高原生物标本馆收藏植物标本40余万份,植物迁地保护体系已初步构建。  近年来,西宁植物园在国家植物园创建工作中取得了...

    时间:02-28
  • 火星或曾宜居!“祝融号”发现关键证据

    记者2月28日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获悉,科学家利用我国“祝融号”火星车观测数据,发现了火星中低纬度地区曾存在古代海洋的重要证据,并发现火星曾经历过长期温暖湿润的气候期,表明火星曾经可...

    时间:02-28
  • 福建泉州举办泉台陶瓷文化交流活动

      中新网泉州2月28日电 (吴冠标)28日,“瓷韵同源 匠心传承”泉台(德化)陶瓷文化交流活动在位于福建泉州的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50多位陶艺师共聚一堂,交流创作灵感、分享心路历程。  泉州是台湾同胞...

    时间:02-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