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石山连绵处 生态旅游兴(美丽中国)

2025-02-28 08:4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龙水峡地缝。

  武隆区委宣传部供图

">

龙水峡地缝。
武隆区委宣传部供图

核心阅读

重庆武隆喀斯特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生态价值。通过系统保护,曾经贫瘠的地貌,如今成为壮美的自然景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得到体现。

溶洞、峡谷、天坑、地缝、石林、天生桥……2007年,包括重庆武隆在内的“中国南方喀斯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武隆喀斯特包括芙蓉洞喀斯特系统、天生三桥喀斯特系统和后坪天坑喀斯特系统,遗产地总面积38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60平方公里。

坚持保护优先、永续利用,走进重庆武隆区,见证一场溶岩与水的奇遇,以及在保护世界遗产的背景下,体现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丰富的喀斯特资源,具有重要生态价值

千岩千面、溶岩与水的邂逅……去年,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建成开放,很受研学游团队欢迎。

“喀斯特发育需要四大要素:岩石可溶、透水,水具有溶解力、是流动的……”讲解员正接待一群小学生,孩子们稚嫩的脸庞满是好奇、专注。

“喀斯特就是溶岩与水的艺术,大自然的巨手在这里雕刻出得意的杰作。”武隆区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李永泰介绍。

“乌江自东向西贯穿武隆全境,就好比一把利刃,把武陵山和大娄山劈成两半。”李永泰介绍,“可溶的、广泛分布的石灰岩被深深切割,流水逐渐把深厚地层侵蚀得千疮百孔,搬运、沉积、崩塌、再沉积,这才形成武隆数不胜数的峡谷、洞穴、天坑、地缝、孤峰……”

世界上已发现的口部面积最大的天坑、世界首个被发现并命名的冲蚀型天坑……特别是武隆的天生三桥,堪称“喀斯特杰作”中的“点睛之笔”。

“3座天生桥发育于大约260万年前。”李永泰解说道,“地下暗河掏空岩层,发生塌陷,形成天坑,相连天坑间尚未塌陷、横跨两边的岩体,形成串珠式天生桥,也是武隆喀斯特最具辨识度的地标。”

除了独特的人文历史,喀斯特系统还具有重要生态价值。“喀斯特岩溶含水层支撑着地下丰富、罕见的生物多样性。以武隆芙蓉洞为例,就发现了30余种洞穴动物。”李永泰介绍,“喀斯特地貌具有超乎寻常的美学价值,让当地居民通过发展旅游获得经济收益。”

加强系统保护,厚植世界遗产家底

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一个地处深山的偏远小城由此走向世界。

仙女山街道龙宝塘村57岁的村民申学柱,以前在羊水河峡谷放羊。天生三桥被纳入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区后,他和周边300多户村民退牧退耕,搬迁到核心区外围的集中安置点。如今,他在天生三桥景区抬滑竿,每月收入6000元。

“对核心区游客容量,我们进行实时大数据监测,通过有序调度,保证合理承载。”天生三桥景区负责人王贵生说。

重庆市出台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办法,武隆区编制完成一系列保护管理规划,确保武隆喀斯特的自然性、原真性和完整性。此外,武隆实施“司法保护令+司法协作”双重机制,成立世界自然遗产检察官办公室等,为遗产地保护提供强有力司法保障。

以科学规划为引领,武隆区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合作建立国际岩溶科研基地,设立4个野外试验场,建成国内首个洞穴环境实时监测系统。

通过生态修复,绿色家底越来越厚实:近年来,武隆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累计实施13.4万亩,完成封山育林11.2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提升到67.6%。

发展生态旅游,人与自然美美与共

“号子嘛喊起来哟,哟嚯!伙计们把石抬哟,嘿哟!”杨兴勇领唱,众演员应和。作为舞台背景的喀斯特山峦仿佛都在震颤。

54岁的老杨,打小就在跟石头较劲。白马镇板桥村四周是山,“家里弟兄仨,暑假都去凿‘石旮旮’,垒房、开荒。”他记得,扶钢钎的手上都是泡,打石、抬工等劳动号子就这么来的,大人们总叫嗓音洪亮的杨兴勇起头。

如今,恼人的“石旮旮”成了旅游“金名片”。当地的喀斯特实景山水演出,已经上映了3800余场。“再不凿石头了,家乡的山水草木都要保护。”凭着一副好嗓子,杨兴勇如今被评为川江号子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2024年,常住人口不到40万的武隆区,接待国内外游客4724.5万人次;每4个武隆人中,就有一个靠世界遗产吃上了“旅游饭”。

武隆仙女山街道荆竹村,平均海拔1100米。“过去这里种啥啥不行。”仙女山街道联村干部解勇带记者走到村委会百米开外的山坡,俯身下望:嚯,底下就藏着个溶洞!这地质条件,跑水跑肥,怪不得广种薄收。

但也有优势:村子恰在城区、仙女山、天生三桥的中间。从最早的门票经济到后来武隆主打休闲度假,荆竹村兴起高山蔬菜、特色民宿等业态,2022年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名单。

坐在土坯房改造的茶馆里,荆竹村村民王万碧正给游客泡上一壶当地特色老鹰茶。把自家房屋、土地流转给重庆武隆云上荆竹农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她一边在家门口务工,一边开起了直播,推介武隆的独特生态景观,顺带推销绿色山货和文创产品,年增收10余万元。

如今,武隆创新生态旅游模式,打造基于生态本底的更多国际化、时尚化、年轻化新场景。

“腰杆子往上顶哟,脚板子要踩稳喽……”号子嘹亮,回荡群山,唱出的是志气,还有被世界遗产重塑的今昔。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28日 14 版)

  • 相关阅读
  • 我国将有序推进无障碍设施改造提升

      本报北京3月2日电 (记者丁怡婷)一条平缓的坡道,一处牢固的扶手,一个足够轮椅回转的卫生间……无障碍设施建设,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

    时间:03-03
  • 要求学习宣传贯彻文物保护法

      本报北京3月2日电 (记者王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2024年11月8日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为切实做好相关工作,中共中央宣传部、文...

    时间:03-03
  • 向“新”发力“质”跃升

      嚼起来口感爽滑、劲道,甘肃省庄浪县出产的庄浪粉条一直以来备受青睐。在天水麻辣烫走红出圈的热潮中,作为麻辣烫灵魂食材的庄浪粉条再一次迎来销售高潮。  庄浪粉条为何如此受热捧?答案就在它...

    时间:03-03
  • “我是一贯支持民营企业的”——习近平同志关心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纪实

      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 题:“我是一贯支持民营企业的”——习近平同志关心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纪实   新华社记者   民营经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长期在...

    时间:03-02
  • 持续火热!“跟着电影游中国”文旅体验活动在成都举行

      3月1日,由国家电影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跟着电影游中国” 文旅体验活动在四川成都举行。来自美国、俄罗斯、西班牙和拉脱维亚等国游客以及在四川学习的外国留学生通过现场观影、文化体...

    时间:03-02
  • 跟着电影游中国!今年最大规模入境游欧洲旅行团抵达青岛

      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等一批中国春节档电影全球热映,也激发出海外观众来华旅游的热情。今天(1日),山东青岛迎来今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入境游欧洲旅行团,游客在“电影+旅游”的旅程中感...

    时间:03-02
  • 黄河进入开河关键期 内蒙古封冻河段开河至三盛公枢纽

    人民网北京3月2日电 (欧阳易佳)记者从水利部获悉,近日,随着气温迅速回升,黄河内蒙古封冻河段开河速度加快,2月28日16时,内蒙古封冻河段开河至三盛公枢纽(巴彦淖尔市磴口县),较常年偏早11天,标志着黄河进入开...

    时间:03-02
  • 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报名开启

    人民网北京3月2日电 (肖聪聪)近日,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报名通道开启。从3月1日起至5月上旬,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可通过“西部志愿汇”微信公众号(菜单栏中的“我要报名”)或...

    时间:03-02
  • 四川省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崔保华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 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四川省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崔保华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崔保华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抗组织审查,搞...

    时间:03-02
  • 十三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杜玉波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 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十三届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杜玉波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杜玉波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

    时间:03-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