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双向奔赴,人员往来编织“共赢链”——从要素流动感受中国经济新活力之一

2025-03-02 00:01:0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 题:双向奔赴,人员往来编织“共赢链”——从要素流动感受中国经济新活力之一

  新华社记者樊宇

  日前,老挝、泰国游客组成的首个东盟国家免签旅游团,经中老边境磨憨口岸快速通关,开始了中国之旅;刚刚过去的蛇年春节,大批外国朋友来华“打卡”中国年,也有不少中国游客到海外旅游过年。中外人员往来便利化程度不断提升,更加积极的开放政策为中国式现代化开拓了更广阔空间……人的流动,激活的是需求,带动的是交流,创造的是机遇。

  全球化时代,各国在商品、服务、资本、人员、数据等要素的跨境流动中相融相通,构建起服务于全球发展的经济大循环。中国始终致力于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不断打破要素流动的藩篱,架设合作共赢的桥梁,在与世界的互联互动中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带来新机遇。

  一个阔步走向现代化的中国,一个充满澎湃动力的中国,一个“朋友圈”不断扩大的中国,正展现出开放自信的新活力。

  开放促进往来 流量带来增量

  人的流动反映着经济的脉动,传递着增长的力量。

  2024年,6488.2万人次外国人入境中国,同比上升82.9%;全国口岸累计出入境人员达6.1亿人次,同比上升43.9%。“双向奔赴”中,中国与世界相互成就。

  “中国游”火爆,是中华文化吸引力、政策便利化与消费体验升级的综合效应,最直接的推动来自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目前,中国同26个国家达成全面免签,对38个国家实行单方面免签,对54个国家实施过境免签。中国多地还落实文旅配套措施,提升通关效率,完善住宿、餐饮、观光、电子支付等服务。

  免签政策不仅是一纸通行证,也是一座增进各国交流和商贸往来的桥梁。借助免签政策红利,新西兰游客阿尔内·赫尔曼时隔28年再访上海,连连感叹这座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从外滩往浦东看,对岸的高楼只有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现在东方明珠周围,陆家嘴地区已高楼成群。”

  德国联邦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协会主席米夏埃尔·舒曼说,得益于免签政策,越来越多德国公司来中国寻找商业机会。这将推动中德经贸关系发展,带来双赢。印度尼西亚印多沃投资媒体公司首席运营官亨德罗·维博沃欣喜地看到,过去几年两国企业的合作愈发密切。他真切感受到,人员流动是经济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深化合作的关键纽带。

  据巴西旅游局统计,2024年巴西共接待中国游客达7.6万人次,比2023年增长79%。巴西政府将与私营部门共同参加5月举办的上海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以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强劲的春节游余温未退,中国旅行者已开始为春季出境游作打算。民宿短租平台爱彼迎中国最新发布的报告预测,清明小长假作为春季出游的首个高峰节点,热度较去年同期接近翻倍……

  人员流动打破地域限制,促进资源在更广范围内优化配置,中外“双向奔赴”的流量正在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增量,演绎着要素流动促进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

  交流推动合作 做大共赢蛋糕

  商机在融通中涌现,活力在交流中迸发。

  从游客、展客到投资客,从广交会、服贸会、进博会到链博会……中国广交天下客,共计天下利,借力“展会经济”链接全球资源,构建更加紧密的全球经贸网络。一次次研讨、一场场签约,汇聚成跨越国界的经济合作潮,为世界繁荣发展注入新能量。

  2024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吸引2000余家企业线下参展、6000余家企业线上参展,线下参展企业的整体国际化率超20%,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境内外机构等111家企业机构发布数字化、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等领域219项成果,比上届增加80项;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吸引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496家展商参展,国别(地区)数和企业数均超过上届……

  展会的“磁吸效应”带来人流的高度集聚,引发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效汇聚,促进了不同企业、产业、国家、区域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墨西哥-中国商业科技商会理事会主席阿马波拉·格里哈尔瓦说,在广州一次行业展会上,她了解到中国企业在电池技术上的突破。“回到墨西哥后,我们迅速展开合作。”

  请进来,也走出去。新春伊始,中国贸促会组织中国企业家代表团赴海外开展经贸交流活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互嵌,做大互利共赢蛋糕。在德国巴登-符滕堡州举行的中德经贸合作论坛暨第三届链博会推介会上,与会企业家普遍表示,无论是在机械制造、汽车等传统领域还是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乃至开拓第三方市场方面,中德合作大有可为、未来可期。

  全球化时代,连接力也是竞争力。如果说国际级展会如同汇聚全球要素资源的“超级枢纽”,那么“一带一路”则像是“经济动脉”,推动全球经贸深度融合,汇聚起共谋发展的力量。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中国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互联互通合作上不断传来好消息: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印尼雅万高铁全线站点投入运营,“钱凯-上海”中拉陆海新通道实现双向贯通……

  每一趟列车都是“双向奔赴”,每一次出行都带来利益交融。以中老铁路为例,自开通运营以来,极大促进了中国与老挝之间的人员往来,老挝民众前往中国求学、经商、旅游的人数显著增加。刚刚过去的2025年春运期间,中老铁路客货两旺,磨憨铁路口岸共检查出入境人员4.2万人次,同比去年春运增幅超49%。铁路的畅通让琅勃拉邦古寺、万荣的秀美山水、万象的热闹集市不再遥远,满载货物的列车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丰富的东南亚特产。

  “一带一路”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极大地降低了人员、物资、信息等要素的流通成本,促进了共建国家之间的产业协同发展,串起了国际合作的“共赢链”。更加活跃的人员往来使不同国家更深入地了解彼此需求、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实现产业链的有效对接和延伸,为区域经济注入新动力。

  世界银行主管东非与南非地区事务的副行长维多利亚·克瓦克瓦表示,通过“一带一路”,中国向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多边合作形式。“这一举措旨在通过改善贸易、基础设施、投资和人员往来便利性来深化经济一体化,不仅是跨境的,而且是跨大陆的。”

  人才双向流动 赋能共同发展

  人才作为知识和技术的载体,是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其流动推动知识的传播创新,促进技术的转移应用。

  随着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以及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对全球人才的吸引力日益增强。众多海外高端人才带着先进技术与理念来到中国,投身于中国的科技研发、产业升级等领域,在中国的广阔舞台上施展才华。与此同时,中国通过政策支持、企业合作和国际交流等多种方式和渠道鼓励人才“走出去”,提升其国际视野和专业能力,同时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科技、经济和文化交流。

  从支持共建国家青年科学家来华进行短期工作和交流,到共同建设“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从实施一批“小而美”的合作项目,到建设跨国技术转移平台……在各方共同参与和推动下,“一带一路”科技合作机制不断深化,科研人员往来愈发密切,科技合作成果日益丰硕。

  知识与技能的交流合作不仅能加强人才支撑,也有助于促进各国经济、科技和社会等领域的互联互通。从2016年首个海外鲁班工坊在泰国设立,到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在非洲多国设立鲁班工坊,再到中亚地区鲁班工坊的陆续开设,鲁班工坊搭建起“一带一路”上共同发展的“技术驿站”,学历教育累计培养学生近万人,实施职业培训超过3.1万人次。从实施“中非高校百校合作计划”和“一带一路”教师成长计划,到通过开展“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培训1万名本土复合型人才……中国坚持“授人以渔”,着力提升非洲国家能力建设,支持非洲国家培育人才。

  通过人才流动驱动知识共享与能力建设,提升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缩小了与发达国家在产业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为全球经济朝着更加均衡、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注入新动力。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在研究报告《全球流动:世界互联互通的纽带》中指出,当今世界依然保持着相互依赖的格局,通过商品、服务、资本、人员、数据和思想的全球流动彼此连接,没有哪一个区域能做到自给自足。即使面对近年来的各种巨变与冲击,全球流动仍表现出强劲韧性。

  坚持开放合作、加强沟通对话、拥抱科技创新、强化人才培养……中国与世界的连接不断丰富。中国以开放姿态拥抱世界,不仅回应了单边主义抬头的挑战,也表明中国愿以自身开放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澎湃活力。在日益密切和深入的交往、交流、交融中,中国将携手世界各国,共同奔赴充满希望的未来。

  • 相关阅读
  • 评论:台积电如变“美积电” 台湾产业优势将崩塌

      中新社北京3月2日电 题:台积电如变“美积电” 台湾产业优势将崩塌  中新社记者 容海升  近一段时间,有关美国政府推动台积电与英特尔组成“合资公司”的计划让台湾各方焦虑不已。半导体产业根基松动,将让台湾制...

    时间:03-02
  • 两会前瞻|两岸同胞走近走亲 交流交往势不可挡

      中新社北京3月2日电 题:两岸同胞走近走亲 交流交往势不可挡  中新社记者 朱贺  今年1月5日,一趟从上海虹桥出发的航班飞抵台北松山,机上两位资深学者——上海市台湾研究会会长严安林和上海交通大学台湾研究中心...

    时间:03-02
  • 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报名开启

    人民网北京3月2日电 (肖聪聪)近日,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报名通道开启。从3月1日起至5月上旬,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可通过“西部志愿汇”微信公众号(菜单栏中的“我要报名”)或...

    时间:03-02
  • 删除侵权链接229.57万条 一批电影盗录传播典型案例公布

      中新网3月2日电 据“国家版权”微信公众号消息,为严厉打击影院偷拍盗录、非法传播行为,维护良好院线电影版权保护秩序,提升公众电影版权保护意识,今年1月以来,国家版权局、国家电影局、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相关部门联...

    时间:03-02
  •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将于3月4日12时举行

      【公告】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通知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2025年3月4日(星期二)12时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由大会发言人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欢迎...

    时间:03-02
  • 四川省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崔保华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四川省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崔保华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崔保华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抗组织审查,搞迷信活动;违反中央...

    时间:03-02
  • 十三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杜玉波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十三届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杜玉波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杜玉波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党不忠诚不老...

    时间:03-02
  • 青年美术拔尖人才怎样“冒”出来

      “江山代有才人出”。新时代美术不仅呈现出多元创作生态,更彰显出一股青春郁勃的创新创造活力。  犹记得去年夏天,广东广州时隔35年再次承办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作品展。总建筑面积近8...

    时间:03-02
  • 培育创新文化 绘就新时代万千气象(人文观察)

      CR450动车组样车。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摄">  CR450动车组样车。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摄  甘肃张掖临泽县的小朋友在科技馆了解航天服的功能和构造。  张 渊摄(人民视觉)">  甘肃...

    时间:03-02
  • “博物馆热”有深意(人文茶座)

      乙巳春节,全国各大博物馆人如潮涌。据国家文物局统计,2025年春节假期初一到初七,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7264.87万人次,日均接待观众超1000万人次。“博物馆热”为喜庆团圆的佳节增添了浓浓的文化...

    时间:03-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