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一路奔忙,跑出便利生活“加速度”(体验·关注新就业群体)

2025-03-02 08:47: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外卖骑手张魁在社区开展助老送餐服务。

  资料图片

">

  外卖骑手张魁在社区开展助老送餐服务。
  资料图片

  王丛丛在取餐。

  陈 庆摄

">

  王丛丛在取餐。
  陈 庆摄

  外卖骑手丁书会在送单途中。

  资料图片

">

  外卖骑手丁书会在送单途中。
  资料图片

  郭宇航在上河村社区参加志愿服务。

  陈 庆摄

">

  郭宇航在上河村社区参加志愿服务。
  陈 庆摄

  上午10点半,北京石景山区万达广场的人流量还不多,90后外卖骑手王丛丛已经等候在了餐饮区域,反复刷新手机上的接单APP。“这个时间段咖啡、奶茶的需求多,提前到商家附近可以节省不少时间。”王丛丛说。

  手机提示音响起,王丛丛扫了一眼屏幕,大步迈开了腿:“来活儿了,出发!”轻车熟路奔向不远处的咖啡店,取餐、乘电梯下楼、跨上电动车,一套动作下来用时不到5分钟,王丛丛一天的配送工作开始了。

  与时间赛跑,为大家生活带去便利

  一辆电动车、一部手机,就是王丛丛工作中最亲密的“伙伴”。“接单、导航、联系顾客、查看收益,全得指着手机。”王丛丛说,手机对于外卖小哥,已不只是工具,更像是一个数字化器官,既是感知订单的神经末梢,又是指挥行动的中枢。

  瞅了眼手机导航,戴好头盔,王丛丛骑着电动车“吱溜”一下就蹿了出去。这会儿单量还不大,他随后特意压低了车速。即便如此,他灵活的走位仍然让记者的电动车很快落在了后面。在一个红绿灯路口,记者总算追上了王丛丛。

  这天的气温最低只有零下5摄氏度,冷风打得人脸生疼。王丛丛系上了一条围脖。“关键是别让寒气从衣服缝里钻进去。”等绿灯的间隙,王丛丛讲起了自己的穿衣心得:“也不能穿太厚,等跑动起来就会发热,出汗过多容易感冒。”

  长期送单,王丛丛对站点周边的商场商家、居民区和写字楼早已烂熟于心,进入小区后便径直抵达送餐点所在单元楼,三步并作两步上楼。“您的外卖到了,祝您用餐愉快。”敲开房门,双手递上外卖,随即快速转身离开,奔赴下一个送餐点。

  “我主要是配送万达广场周围3公里左右的区域,这一片有不少老小区,每天步数随随便便就能上3万。”虽然一路小跑,王丛丛气息丝毫不乱,掏出手机,已经弹出了好几个派单提示。

  像王丛丛这样的“专送骑手”,不需要自己抢单,主要承接系统派单。好处是只要开启接单模式就不愁没活干,但也意味着在系统“爆单”时需要竭尽全力承接订单。

  为了满足不同时段的外卖需求,站点把骑手分为早中晚三班,王丛丛通常选择跑中班。“上午10点半左右上线接单,干到下午一两点,休息一会接着跑,晚上8点左右可以去吃饭。”午饭和晚饭期间的单量比较大,这两个时间段王丛丛都会保持在线。“晚上10点后也会有一些单子,因为骑手变少收益也不错。”为了多赚些钱,王丛丛有时晚间也会选择接单。

  临近中午,派单明显多了起来。“这个时候有经验的骑手就会在脑子里形成一个路线,哪家优先取哪单尽快送,走哪条捷径比较快。”王丛丛指着手机上的订单告诉记者,这家餐厅炒菜多出餐慢,就先把其他快餐店的订单取了,出发前再过来也来得及。

  对外卖骑手而言,时间就是指挥棒。王丛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单平均下来可以拿到8块钱左右,送得越多就赚得越多,我一天平均能有40多单。要是单子超时多,单量就会下降,赚得就少了。”

  “在恶劣天气时,大家出门不便,外卖需求会大增。下雨时,视线受阻,车轮比较滑;下雪时,道路容易结冰,容易出现侧滑、翻车。”王丛丛回忆,去年夏天在他送单途中,一场暴雨倏忽而至。雨水顺着雨衣缝隙灌向身体,不一会他就湿透了。平时只需要10分钟左右的路程,他小心翼翼走了20多分钟。当他敲开客户的房门送上外卖时,顾客明显愣了一下:“大雨天辛苦大哥了。”随后,那名顾客给王丛丛递上了纸和水,又叮嘱他慢点走注意安全。这种来自陌生人的好意,让王丛丛印象深刻。

  用心做好手头的事,付出总会有回报

  被问及为什么成为一名骑手,王丛丛不假思索:“工作状态自由,还能赚到钱。”他以前干过展销会,还进过工厂,由于不适应流水线上的工作,2023年他从家乡山东聊城来到北京,注册成为一名骑手。

  “骑手的门槛看似不高,但还是有不少门道。”王丛丛刚入行时,对周边情形不熟悉,看着手机里一连串的订单倒计时经常手忙脚乱,送餐时间长了还被着急的顾客责难。“关键还是得用心,熟悉路况。”王丛丛开始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站点周边商家有什么变化、不同小区有哪些“最优路线”,他都一一记下,逐渐成了一张“活地图”。

  “这份工作虽说苦点累点,但勤快些总能有收获。”王丛丛是家里赚钱的顶梁柱,家里有两个儿子,妻子在老家工作的同时还得顾着孩子。“上有老下有小,正是用钱的时候,我得多赚点。”

  遇上单量大的时候,王丛丛也会感到焦虑。“我们这个商圈商家比较集中,取单时可以省掉不少时间,但送单时间也会变短。”王丛丛介绍,近年来平台算法也有一些改善,在单量很大或者恶劣天气时会延长送单时间。“但一些小区不让外卖小哥的电动车进入,为了不超时我们只能一路狂奔。”王丛丛说。

  工作中最令王丛丛在意的就是安全问题,以前他就不时听说一些同行发生交通事故,“不仅赚不到钱,耽误不少时间,人还受罪”。他时时提醒自己:“安全第一,宁可稳一点、少赚一点,也别给自己和他人带来麻烦。”

  临近下午两点,终于到了王丛丛的午饭时间。他来到了一家快餐店,点了份螺丝椒炒肉套餐。“这家店对骑手有优惠,所以我经常来。”王丛丛说,骑手吃饭时间不固定,好在附近有不少商家推出了面向骑手的优惠和延时服务,让骑手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期望有越来越多的商家跟进,让外卖小哥感受城市的温暖。”

  吃过午饭,王丛丛的节奏慢了下来—现在是他难得的休息时间。“给电瓶车换电池,也给自己‘充会儿电’。”王丛丛通常会用手机下会儿象棋,或者给家里的妻儿通个视频。“街角的电池柜可以给电动车更换电池,附近商场和工会驿站也有椅子、热水和充电的地方,可以歇歇脚充充电,还是挺方便的。”

  “用心做好手头的事,付出总会有回报。”这同样是00后外卖小哥郭宇航的心声。

  郭宇航,他从一名普通的外卖员成长为美团北京海淀世纪城站点副站长,如今还在国家开放大学学习大专课程。

  “送外卖不仅是体力活,更需要用脑、用心。每一条捷径的发现,每一次差评的规避,都是一次提升。”郭宇航说。成为副站长后,郭宇航的日常工作以盯后台为主,即时处理一些异常单,帮骑手处理送单路上突发的事情。郭宇航总结了16个字:对人真诚、有求必应、从不抱怨、积极向上。

  2023年11月18日,郭宇航通过“骑手上大学”项目成为国家开放大学的一名学生。“从没想过自己还能有机会成为大学生,努力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工作生活。”郭宇航说。

  有一次,郭宇航到北京外国语大学送餐,订单客户是一名外国留学生。郭宇航尝试着用老师教的英语和外国留学生对话。看到对方顺利取餐后,郭宇航心里美滋滋,他更加相信,要趁着年轻多学多干,争取给更多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

  郭宇航主修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在下午和晚上的空闲时间,他总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打开手机,全神贯注地听网课。上课成了他日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为他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用汗水让生活更美好,也期待有更多理解包容

  近日,有平台企业宣布将逐步为外卖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这一消息让王丛丛感到欣慰。“这说明外卖骑手群体的需求得到了进一步重视,我们的权益保障在提高。”

  外卖骑手为大家传递生活的美好,也希望有更多的理解和包容。“有时商家出餐慢,或是极端天气时配送不及时,导致客户对我们产生埋怨。还有的小区存在‘进门难’问题,给我们配送造成困难。”在王丛丛看来,“干我们这行,其实苦和累倒不怕,大家还是希望得到更多认可。”

  事实上,一些地区已经展开了行动:在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街道上河村社区,外卖小哥有了新身份—社区治理的参与者。

  “社区喊咱们去开议事会,这会儿手上没接单的人都可以去,不会耽误大家中午接单。”早上9点,记者来到美团北京海淀世纪城站点,见到郭宇航正在动员骑手们前往上河村社区服务站参加议事会。

  上河村社区是郭宇航所在站点的主要配送区域之一,这些年,社区为方便外卖员推出的暖心举措,郭宇航和伙伴们都是受益者。“以前,每到上河村社区送单,最头疼的就是找不到客户所在单元的入口。现在好了,有了明确的指引和标识,送单方便多了。”郭宇航说,“社区愿意帮助我们,我也希望能为社区出份力。”

  义务帮忙清理积雪、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志愿活动、随手拍下小区里的安全隐患点……郭宇航有空就去社区帮忙,他热心快肠、干事麻利,大家对这个年轻小伙子印象深刻。

  边聊边走,记者跟着郭宇航来到上河村社区服务站会议室,一场“长桌会”即将举行。参会的,不仅有社区工作人员,还有居民代表、物业工作人员。

  “今天请大家来,一是想听听大家的新需求,二是想请各位为上河村社区温馨驿站的建设提点建议。”上河村社区党委书记付丽霞说。

  “有的单元门经常坏,我们也没有门禁卡,如果等保安来开门,送单就容易超时。”

  “希望驿站里添置一些常用药品。”

  “给手机充电的插孔能不能再多几个。”

  …………

  郭宇航和同事们你一言、我一嘴,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物业公司人员现场表示,将尽快启动维修项目,帮外卖员解决进门难的问题。

  “期待我们外卖骑手的声音能被更多人听见,让我们在服务城市的同时,也能更好融入城市。未来,我想继续学习物流管理,用知识优化配送环节,让外卖行业更高效、更人性化。”郭宇航说。

  而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王丛丛对于家庭的牵挂也越来越多。“家里老人年纪大了,需要更多陪伴和照顾。这几年很少在孩子身边,我总感觉有点对不起他们。而且两个半大小子,媳妇儿一个人也顾不过来。”王丛丛闲暇时爱看看创业短视频,想着过几年回老家和妻子一起开家小吃店。“在外面闯了这么些年,现在就觉得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强。”

  夜幕渐渐降临,大街上的车流和行人重新多了起来。路灯与车灯交相辉映,王丛丛调转车把,又一次踏上了送单的旅途:“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我相信生活总会越来越好。”

  (相关视频请见人民网“体验”栏目)  

  

  心声

  外卖员刘一飞(25岁):

  虽然是一名听障骑手,但在自己不断努力、站点支持以及平台智能工具帮助下,我成了站里的“王者骑手”,很多人打字告诉我“谢谢”“注意安全”。我会更加努力,把订单汇成奔向梦想的一个个印记。

  外卖员张宝剑(34岁):

  我希望每一份订单都能准时送达,每一份订单都能得到理解和尊重。我在外卖车上放了一台移动AED,希望能帮助身边有需要的人,也希望在万家灯火的城市,有一盏灯为我而亮。

  外卖员毕研文(33岁):

  我希望社会能给骑手提供更多关怀。比如某些大型小区步行配送难度大,平台在和物业一起建设“骑手友好社区”,希望更多小区能对外卖员开放一些,能够让骑手骑行配送或者骑单车配送。

  外卖员车振宇(32岁):

  过去一年,我在努力奔跑下获得了稳定的收入,减轻了一些压力。期盼今年能利用空闲时间,提高学历技能;更希望能找到陪伴自己的人,一起长久留在上海这个温暖、热闹、人情味十足的城市。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02日 05 版)

  • 相关阅读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秘书长、副秘书长名单

      新华社北京3月2日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秘书长、副秘书长名单(2025年3月2日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秘书长:王东峰  副秘书长:邹加怡(女) 李惠东(回族...

    时间:03-02
  • 唐英年谈《哪吒2》《九龙城寨》热映:把握文化新趋势

      中新社北京3月2日电 (记者 陈建新 曾玥)全国政协常委、香港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2日在北京表示,“文化+科技+金融”是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的新趋势,香港希望和国家一起拥抱、一起把握。  全国两会即将召...

    时间:03-02
  • “蛟龙号”硬核升级不停步 深海探秘更有“潜力”

      央视网消息:“蛟龙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累计下潜超300次。作为“国之重器”,“蛟龙号”的调查范围已覆盖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等海域。为了保障密集的运行需求,从去年11月开始,“蛟龙号”迎来升...

    时间:03-02
  • “十四五”收官之年!2025全国两会看点前瞻

      制作:王宇峰 仰婉晨 岳小乔...

    时间:03-02
  • 纪念左联成立95周年 上海统一战线举办研讨活动

      中新网上海3月2日电(范宇斌)为纪念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成立95周年,“左联:文化统一战线的光辉旗帜”研讨会2日在上海鲁迅纪念馆举行。  1930年3月2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革命文学组织——左联在上...

    时间:03-02
  • 全国两会是什么会?收藏知识帖→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将分别于3月5日和3月4日在北京开幕。  关于全国两会,你了解多少?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怎么产生?  人大和政协有哪些不同表述?  一组知识帖,帮你快速了解↓↓共...

    时间:03-02
  • 全国两会是哪两个“会”?今年有哪些议程?一起了解!

    全国两会指的是哪两个“会”?今年的两会有哪些议程?戳图↓↓一起关注!  (央视新闻客户端)...

    时间:03-02
  • 台青组团苏州跑马:大陆那么大,我想多跑跑

      中新社苏州3月2日电 (记者 钟升)2025苏州马拉松3月2日开跑,2.5万余名马拉松爱好者一道迎着春风挑战自我、饱览沿途风景。其中,有一批专程从海峡对岸赶来的台湾青年。  “在苏州跑马拉松感觉非常享受,沿途有很多漂...

    时间:03-02
  • 收藏学习!9图了解政协知识点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于3月4日在北京召开。关于政协你了解多少?政协的主要职能有哪些?政协委员如何产生?有什么权利与义务?政协知识手账↓↓收藏,学习。2025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共同期待!...

    时间:03-02
  • “雪龙2”号大洋考察完成哪些任务?捕捞“海天使”、穿越冰山……

      北京时间昨天(3月1日),随着最后一次拖网作业结束,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大洋队完成了本航次的大洋调查任务,包括开展生物生态、水体环境、沉积环境、大气环境及污染物分布综合调查监测。  涉及...

    时间:03-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