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贪吃”的超大质量黑洞(科技大观)

2025-03-03 08:47: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黑洞是怎么“长大”的?这是天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国际期刊《自然·天文学》近期发表的一篇论文介绍,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个处于“狂吃”阶段的超大质量黑洞——它在宇宙大爆炸后约15亿年起就能以极快速度吞噬物质。这个名为LID-568的黑洞吞噬物质的速度超过“爱丁顿极限”40倍。它的发现为理解早期宇宙中超大质量黑洞的形成和快速成长提供了宝贵线索。

  同现有理论不符的新发现,往往蕴藏着科学发展的可能。黑洞研究已有100多年历史。黑洞是一种高密度天体,通常由大质量恒星或星云坍缩形成,其引力之强,使得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光都无法逃脱。黑洞可以通过吸积(即吞噬)周围物质而实现成长。落入黑洞的物质越多越重,黑洞的质量、半径和体积也就越大。不过这些物质在落入黑洞前会围绕它形成发光发热的吸积盘,从而被人类探测到。同时,黑洞的寿命不是无限的。黑洞会产生一种被称为“霍金辐射”(因物理学家霍金发现而得名)的微弱辐射,从而最终蒸发消失。这个蒸发过程非常慢。据估计,诞生于宇宙之初,质量大于10亿吨的黑洞,现在应该还没有蒸发完。

  目前,科学界关于早期黑洞的形成机制主要有两种理论——轻种子模型和重种子模型。前者认为,黑洞起源于宇宙最早一代恒星的坍缩,随后在吸积过程中逐渐增大。后者认为,黑洞直接由大质量气体云坍缩形成,起始质量更大。这两种理论均认为,超大质量黑洞的形成需要经过数亿年的持续吸积。同时,黑洞的生长受到“爱丁顿极限”的制约。“爱丁顿极限”是一个理论计算值,指黑洞在吸积物质时能够达到的最大亮度与吞噬速率的平衡点。理论上,超出这一极限,黑洞的辐射压力会将吸积物质向外推开,限制其进一步成长。

  此次研究团队发现LID-568时,它的吸积率远超“爱丁顿极限”。这说明宇宙早期的黑洞可能经历过多个快速吸积阶段,以极快速度在成长。这一发现还证明,无论形成之初的质量如何,这类黑洞都能在短时间内快速“进食”,一口吃成“大胖子”。这一机制对理解黑洞形成过程至关重要,揭示了宇宙大爆炸后超大质量黑洞形成的潜在多样性。

  近日,国际期刊《自然》也刊登了英国剑桥大学领衔的一个研究团队的新发现。该团队利用韦布空间望远镜,在大爆炸发生仅约8亿年后的早期宇宙中,探测到一个处于休眠状态的巨型黑洞,其质量高达太阳的4亿倍。研究团队认为它可能“生而巨大”,或者和LID-568一样在短时间内突破“爱丁顿极限”,快速生长,随后便进入漫长的休眠期。剑桥大学的发现进一步佐证了现有的黑洞增长模型仍有完善空间。

  作为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之一,超大质量黑洞不仅是星系中心的“心脏”,更是理解宇宙演化规律的关键。它的形成和成长以及与宿主星系的相互作用,勾勒出一个动态而复杂的宇宙生态系统。近年来,得益于观测工具的不断升级,人类对于黑洞的认知在不断刷新。几年前,人们通过视界面望远镜首次看到M87星系和银河系中心的黑洞照片。近两年,随着一些更为先进的望远镜的发射和应用,人们对于黑洞有了更多的了解。2021年12月发射的韦布空间望远镜,红外灵敏度极高,能够捕捉到光学波段无法观测到的距离地球很远的天体——高红移天体;1999年发射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依旧是目前最强大的X射线望远镜之一,专门观测高能天体。

  未来随着观测技术的提升和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深化,研究人员将能更详细地刻画黑洞的生长历史和物理机制。人类正逐步揭开隐藏在宇宙深处的“冰山”,这些新发现或将颠覆传统宇宙观,为探索自然界的终极奥秘开启新的篇章。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03日 11 版)

  • 相关阅读
  • 中方:坚决反对美方以芬太尼问题为借口对华施压、威胁和讹诈

      中新社北京3月4日电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日发布《中国的芬太尼类物质管控》白皮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中方发布该白皮书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以芬太尼问题为借口对华施压、威胁和讹诈。  发言人...

    时间:03-04
  • 【公告】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等集中采访活动安排预览

      3月5日上午,开幕会前,举行“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  3月5日上午,开幕会后,举行“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  3月6日下午,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  3月7日上午,举行外交主题记者会。  3月8日上午,第二次全体会议...

    时间:03-04
  • 【公告】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的通知

      2025年3月5日8:00—8:40(大会开幕前),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北侧举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接受采访。  欢迎中外记者凭会议制发的记者证件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

    时间:03-04
  • 中铝集团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飞接受审查调查

      中新网3月4日电 据中铝集团纪检监察组、辽宁省纪委监委消息:中铝集团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黄飞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铝集团纪检监察组和辽宁省抚顺市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时间:03-04
  • 民进党当局禁止与大陆理工名校交流合作 国台办:夜郎自大,阻碍交流

      中新网3月4日电 据国务院台办微信公众号消息,民进党当局禁止与大陆理工名校交流合作,国务院台办发言人回应表示,民进党当局禁止台湾高校与大陆七所高水平院校交流合作,损害的是台湾高校的利益,暴露的是其井底之蛙、夜...

    时间:03-04
  • 乔红委员:近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装载量达全球一半以上

      中新社北京3月4日电 (记者 陈建新)全国政协委员、多模态AI系统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乔红4日在北京表示,中国机器人技术飞跃式发展,和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显著减少,近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装载量达到全球二分之一以...

    时间:03-04
  • 外交部发言人就中方发布《中国的芬太尼类物质管控》白皮书答记者问

      中新网3月4日电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发言人就中方发布《中国的芬太尼类物质管控》白皮书答记者问。  问: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了《中国的芬太尼类物质管控》白皮书。请问外交部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答:中方...

    时间:03-04
  • 东西问·人物丨九旬耿玉琨:绘梦丝路,网红新生

      中新社北京3月4日电 题:九旬耿玉琨:绘梦丝路,网红新生  中新社记者 杜燕 让宝奎  九旬“丝路画家”耿玉琨,和丈夫赵以雄从20世纪70年代起沿丝绸之路考察写生,一走就是半生,写下800多万字的笔记,创作了近万幅画作。20...

    时间:03-04
  • AI“李鬼”迭出,代表委员建言人工智能治理

      中新社北京3月4日电 题:AI“李鬼”迭出,代表委员建言人工智能治理  中新社记者 常涛  在履职过程中,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钟铮注意到一种现象:网络上有大量AI(人工智能)生成的视频内容,有的模...

    时间:03-04
  • 李书福:汽车工业想要长期发展,不能简单抄袭剽窃

      中新网北京3月4日电 (记者 张素)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汽车工业涉及的技术门类多、知识产权广,汽车工业想要长期可持续发展,首先依靠创新,不能简单抄袭剽窃他人的知识...

    时间:03-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