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加码”2025,新疆“西部粮仓”建设再发力

2025-03-04 14:24:17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

  2月22日,博湖县塔温觉肯乡克日木哈尔村春小麦开始播种。村民在播种机内放入麦种和肥料。闹勇俊 摄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魏永贵

  随着气温逐渐回暖,南疆各地正陆续开展春小麦播种工作。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农业农村部门根据土壤墒情,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动,开启了万亩春小麦播种工作,为今年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打基础。

  “国家政策好,种粮有补贴,大家种粮食的积极性高。我今年计划种植1000亩春小麦,有农业农村局的技术员现场指导,今年一定会有个好收成。”2月25日,尉犁县古勒巴格乡巴西买里村农民王勇说。

  资料显示,2015年开始,新疆以小麦、玉米为主的粮食总产量不断上升。2023年,新疆粮食总产量突破2000万吨大关,实现“区内结余,供给国家”,成为可调出粮食量最大的产销平衡省区。

  2024年,新疆粮食播种面积4440万亩、新增202.9万亩,粮食增产211.1万吨、总产2330.2万吨,粮食单产524.8公斤,首次跃居全国第一,成为迅速崛起的“西部粮仓”。

  今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盐碱地综合治理,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和生产结构,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4500万亩左右,提升粮食和食品加工水平。

  4500万亩,意味着新疆粮食种植面积再增60万亩。新疆“西部粮仓”建设将再上新台阶。

  2月24日,塔城地区裕民县哈拉布拉乡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现场,各类工程车辆的驾驶员们整装待发。宋佳音 摄

  抓住“水”命脉

  水,是新疆农业发展的命脉。

  为把有限的水资源管好、用好,自治区2023年成立了自治区党委水资源管理委员会,从全区层面统筹分配利用水资源。

  节水、蓄水、调水、增水……新疆抓住“水”这个农业发展的命脉,系统性重塑了全疆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强化管理,统筹发力,建立农作物需求和供水相匹配的灌溉制度,提级开展保春灌、抓夏灌、稳秋灌、抢冬灌四季调度,不断优化水资源配置。

  2024年,新疆农业供水560.08亿立方米,比2023年多供水3.12亿立方米;灌溉面积7.74亿亩次,比2023年多灌溉624万亩次,充足的水资源供应帮助新疆粮克服干旱少雨的先天不足,为增产增效提供了有力保障。

  抓住“水”命脉,全疆各地通过建设水利设施、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等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2024年,位于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内的奇台农场小麦单产创造全国大面积高产纪录,这背后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特别是高效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等系列技术的推广普及,为粮食高产起到重要作用。

  政策为后盾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近年来,自治区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为农民种粮提供坚实保障。

  机制上,自治区科学下达粮食生产目标任务,逐级签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书,实施最严格的实绩考核,形成五级党政抓粮食生产的工作格局。

  经济上,自治区2024年统筹资金214.3亿元,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种植补贴、农机具购置、良种培育、产业发展等。这些资金的投入,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

  政策激励上,自治区实施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充分调动种粮积极性。各地纷纷出台具体措施鼓励农民种粮,如给予种粮大户一定的奖励,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等。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保障了粮食的稳定生产。

  同时,全疆各地大力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2024年新改建高标准农田434万亩,已累计建成5989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的72.8%。田间高效节水和水肥一体化面积728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9%以上,不断夯实农业生产基础。

  强有力的支持政策和具体措施,将保障新疆“西部粮仓”的持续建设。

  伊宁县冬小麦长势良好。图为2月24日伊宁县维吾尔玉其温镇农业技术员实地考察冬小麦出苗情况。热依汗古丽摄

  智慧“种”良田

  走进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的数字农业产业研究中心,一张大屏动态展示着1.2万亩示范农田的生产全貌,种植作物情况、病虫害风险、设备运行情况等信息,在屏幕上一目了然。

  科技正深刻改变着新疆的农业生产面貌。“数字种田”等智能新技术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农户通过布设在田间地头的传感器、智能电动阀等设备,可实时了解土壤的湿度、肥力等信息,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进行精准调控。

  推广新科技,告别“老把式”。为指导各地提升粮食生产综合能力,自治区发布了多个农作物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方案。同时各地集成推广合理密植、精准水肥调控、免耕复播等关键技术,全面开展“百亩攻关、千亩创建、万亩示范”粮棉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高质量增产动能强劲。

  高产示范创建、智慧农业试点、探索现代设施农业……如今,行走在天山南北的广阔田野中,经常能看见太阳能板、传感器、智能电动阀、飞防植保无人机等新兴农业装备设备。

  智慧科技“种”农田,重塑着农业的未来,为粮食稳产增产打下坚实基础。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将持续强化农业科技装备支撑,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巩固拓展供水模式,大力推广现代农业节水技术,提高制种能力和质量水平,加快国产先进适用农机研发推广,发展智慧农业,不断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 相关阅读
  • 人大首场发布会关注哪些问题?90分钟划重点→

    今天(3月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娄勤俭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民营经济、大国外交……90分钟划了哪些重点?一起回顾↓↓↓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时间:03-04
  • 娄勤俭谈发展中欧关系: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中新社北京3月4日电 (黄钰钦 孔令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发言人娄勤俭4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发展中欧关系,关键是要充满信心,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特朗普今年1月再次成为美国总统,有记者问,中国认为这将如...

    时间:03-04
  • 娄勤俭:积极稳妥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中新社北京3月4日电 (黄钰钦 孔令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发言人娄勤俭4日称,推动进一步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积极稳妥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3月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大...

    时间:03-04
  • 外交部回应美方加征关税:中国人民从来不吃霸凌霸道那一套

      中新网北京3月4日电(记者 邢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3月4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美国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问题提问。  林剑:美方执意以芬太尼问题为借口,再次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中方多次阐明反对立场,...

    时间:03-04
  •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以来99.9%的提案已办复

      两会新华社快讯: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开幕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蒋作君代表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以来的提案工作情况。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以来,共提出提案6019件,经审...

    时间:03-04
  • 陈金銮当选清远市人民政府市长

      中新网清远3月4日电(张璐)3月4日,清远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  会议选举陈金銮为清远市人民政府市长,邓菲为市八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超明为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秘书长,韦世彪、...

    时间:03-04
  • 委员通道丨林松添:“一带一路”旗舰工程创造举世瞩目的综合效益

      今天(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林松添接受了记者采访。  林松添表示,十多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致力...

    时间:03-04
  • 委员通道丨周岚:超1亿人因城市更新项目直接得益

      今天(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会主委周岚接受了记者采访。  周岚介绍,到目前为止全国已实施了超过6.6万个城市更新项目,改造了25万个...

    时间:03-04
  •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消费端正重新定义旅游目的地

      中新社北京3月4日电 (张杨彬 刘玥晴)中国旅游市场正呈现新气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旅游需求从标准化转向个性化、品质化,消费端的变革深刻重塑旅游形态,更多旅游...

    时间:03-04
  •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开幕会审议通过了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议程

      两会新华社快讯: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开幕会审议通过了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议程。...

    时间:03-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