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大力提升乡村数字治理能力

2025-03-05 08:41: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乡村治理更加有效,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是《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的主要目标之一。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不仅成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动力,而且成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重要途径。在乡村治理中,大数据等数字技术能够有效提高乡村社会治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拓宽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实现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高效化以及群众办事的便捷化,对于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大力提升乡村数字治理能力,要强化问题意识,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数字技术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使数字技术真正赋能乡村治理。

  夯实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乡村数字治理的基础还较为薄弱,城乡之间存在一定的“数字鸿沟”,这不仅体现在城乡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硬件”差距上,还体现在城乡数据要素积累的“软件”差距上。进一步夯实乡村数字治理基础、弥补城乡“数字鸿沟”,不仅是提升乡村数字治理能力的前提和支撑,更是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内在要求。为此,应加快布局5G、互联网、云计算等数字基础设施,推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不断缩小城乡数字差距。根据不同村庄的自身禀赋和发展趋势,统筹数字建设规划,促进城乡数字基础设施一体化,形成融合发展格局,实现数字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全方位提升乡村的数字接入能力与水平,为各类数字化应用落地生根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条件。要加大政府对乡村数字基础设施的投入,让数字要素持续向广大农村地区延伸,推动乡村生活方式朝着更加智慧便捷、高效舒适的方向加速演进。加快集聚“三农”数据要素资源,聚焦乡村治理建立大数据平台,筑牢乡村治理的“数字底座”,有效满足乡村数字治理需求。

  掌握技能。第五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经突破11.0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也攀升至78.6%,农村网民规模为3.13亿人,占网民整体的28.2%。导致当前农村网民所占比例相对较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农民数字技能相对缺乏、数字素养相对不高等因素。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农民在乡村数字治理中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要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各种方式,有效提升农民数字技能、数字素养。持续引进乡村数字人才,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志愿服务组织的作用,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进行多元化、多渠道的农村数字知识和技能教育,重点开展网上办事、智慧医疗等数字技术应用培训。降低数字技术应用的技术门槛,特别是针对当前农村老龄化不断发展的趋势,以便利为原则,以需求为导向,加强智慧终端的适老化改造,打通老年人数字技术运用的技术“壁垒”,切实帮助老年人解决智能技术运用困难的问题,推动老年群体更好融入乡村数字社会。此外,还要重视农民数字安全素养培育,提高农民在使用数字技术过程中的安全意识,规避数字技术带来的风险。要重视人才引进,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吸引优秀的信息化人才服务乡村数字建设。

  提升效能。近年来,随着数字中国及数字乡村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现代信息技术为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治理水平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数字技术和数字业态逐步辐射渗透到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诸环节,有效解决了乡村治理面临的信息不对称、村民参与不足等问题,成为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但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的推进,也出现了“数字负担”等问题,比如,出现“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成为“面子工程”等。提升乡村数字治理能力,要破解基层数字治理之“负”,把提升效能作为目标要求。一方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促进数字技术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乡村治理中数字技术的应用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管好用好数字技术这一治理工具,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便民服务、民情沟通等方面的便捷优势,切实让人民群众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另一方面,防止过度留痕,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在充分回应乡村社会治理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完善基层考核指标和考核方式,不能简单以工作留痕代替实际工作成效评价,通过减轻基层负担推动基层干部从“留痕”向“留意”“留心”转变,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真正抓工作落实上,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作者为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05日 13 版)

  • 相关阅读
  • 教育部部长回应DeepSeek热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DeepSeek和机器人在最近一段时间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我想它从一个方面也说明了中国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效果。但与此同时它也向我们提出了面对重大科技变化和产业变革,我们的教育如何应对,历史上每...

    时间:03-05
  •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今年中国将发布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

      中新网3月5日电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结束后举行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主要负责人接受采访。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今年中国将发布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

    时间:03-05
  • 部长通道丨刘伟:中国高铁、中国桥、中国港都已成为亮丽的中国名片

      今天(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接受记者采访。  刘伟表示,在2019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要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

    时间:03-05
  • 霍启刚表示香港将发挥桥梁角色

      中新网北京3月5日电(国璇)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全国人大代表@霍启刚接在大会后接受采访时表示,香港将更好地利用“一国两制”的优势,服务国家大局,在不同领域更好连接世界,发挥桥梁作用。...

    时间:03-05
  • 霍启刚希望粤港澳大湾区积极参与民营经济发展

      中新网北京3月5日电(陈庆洋 国璇)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全国人大代表霍启刚在会后表示,在政府指引下,民营经济,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在内的同胞都可以参与其中,一起谋划未来,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时间:03-05
  • 周云杰代表:全球每10件家电专利中,有7件来自中国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记者 李晓喻)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家电创新的佼佼...

    时间:03-05
  • 部长通道丨刘伟:2024年全社会运输成本降低2800亿元

      今天(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回答了总台记者提问。  刘伟表示,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

    时间:03-05
  • 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2024年全社会运输成本降低2800亿元

      中新网3月5日电 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3月5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介绍,在全社会物流成本构成中,运输成本占50%以上。交通运输部会同有关部门着力推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取得阶段性成效。2024...

    时间:03-05
  • “两会热词”新鲜出炉,一场线上线下的民意共振

      工人日报社评丨“两会热词”新鲜出炉,一场线上线下的民意共振  在畅所欲言中以民声聚民心,这是“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在全国两会时间里的生动体现,彰显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强大力量,也是坚持走好网上群众...

    时间:03-05
  • 两会现场速递|畅谈履职心声 回应民生关切——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扫描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题:畅谈履职心声 回应民生关切——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扫描  新华社记者高敬、潘洁、叶昊鸣  3月4日14时,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北侧,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首场“委...

    时间:03-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