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让家门口看病更“丝滑”(全媒观两会)

2025-03-05 08:41: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患者能不能在县医院就近诊治,社区中医馆如何满足居民需求,如何让年轻村医接力守护村民健康……群众“心上事”,也是代表委员“上心事”。为了让群众在家门口看病不折腾、不费劲,代表委员在调研与实践中探索解决办法。

  ——编  者  

  

  县医院“硬核”攻克疑难杂症

  跨省看病的患者,少了!

  “之前,来我们医院看肿瘤科的患者里有来自陕西山阳县的。”湖北十堰市太和医院副院长李龙倜代表向记者讲起这样一个细节,“山阳县距离十堰市约160公里,问起为什么要跨省奔波,患者回答,在当地看不了这个病。”

  “跨省看病舟车劳顿,加重患者家庭负担。于是,我们有了帮助山阳县人民医院建肿瘤科的设想。”李龙倜代表讲道。

  2024年8月,太和医院跨省帮扶陕西山阳县人民医院。从完成相关病例手术,到实现精准放疗,山阳县人民医院肿瘤科开诊以来已收治患者400余人次,极大地方便了当地居民就医。

  半年多来,山阳县开展肺癌、食管癌等癌种高危人群筛查,累计覆盖近万人,早诊率提高15%;通过绿色转诊通道,疑难病例可在48小时内转入太和医院,稳定期患者则下转至基层医院,下转率提升40%,医疗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

  “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和技术赋能,不仅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还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有助于实现‘大病不出县’。”李龙倜代表认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服务工作,实现高效分级诊疗,需要以技术硬实力为根基,以资源下沉为手段,以患者需求为导向。

  “要依托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建成覆盖市县乡的医疗信息平台,实现电子病历跨院调阅、检验结果互认和药品配送协同。”李龙倜代表同时建议,“强基—提质—留人”是破解基层医疗“人才荒”“技术弱”困局的有效路径。

  

  社区中医服务“一键三连”

  家门口的中医馆,多了!

  “社区居民期待什么样的家门口中医服务?”

  面对记者的提问,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脾胃病研究所所长唐旭东委员讲起了几年前他在安徽寿县安丰镇中心卫生院中医馆调研时的见闻。“我发现,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的项目很受当地居民的欢迎。一个人大概10分钟做完一个项目,一上午就能治疗二三十人。”唐旭东委员说,每次50元的治疗费,一般家庭都能承受。

  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建在社区里、特色诊疗项目大排长龙、中药饮片种类多达400种……调研期间,多地基层中医馆的特色亮点,让唐旭东委员印象深刻,“中医馆开到群众家门口,更是开在群众心坎上,真正关注和解决群众临床需求,优质中医服务一定会收获效果、赢得口碑。”

  2月14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副司长邢超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中医馆数量已从2015年的3000余个增加到4.2万个,有99.6%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基层中医馆,多了;家门口的中医服务,丰富了。看诊、理疗、推拿、熏蒸、讲座……多种服务项目满足居民需求。

  “目前,城市社区的基层中医药服务发展势头良好,但我们需要关注广大农村地区。此外,中西部地区和其他地区相比也还有发展的空间。”唐旭东委员建议,要推动有关资源、人员进一步向这些地区倾斜。

  

  大学生村医“组团”守护

  黎乡的年轻村医,来了!

  “目前这个症状可以先观察,不用担心。”

  “村里有对症的药,尽快服用,症状应该很快可以缓解。”

  在海南代表团驻地,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医疗集团牙叉社区分院副院长韦小丽代表手机铃声一次次响起。电话那头,是当地的村民。

  “有一阵子,村里人常把‘看病找小丽’挂在嘴边。但传递村民的健康‘接力棒’,得更多人接,才能接得住、接得稳呐!”韦小丽代表说。

  如今,一批批黎族青年“接棒”成为村医。一些几十年无村医的村,也迎来了80后、90后村医。据了解,自2023年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以来,截至2024年10月底,专项计划录用的近7500名大学生乡村医生已陆续走上工作岗位。

  韦小丽代表现在管理着2个村卫生室,与5名黎族年轻村医一起服务着3000多名村民。同时,她还负责向白沙县城超2.5万名居民开展慢病防控工作。

  韦小丽代表告诉记者:“以前我们去村里看病,要徒步走几十里山路,现在村里诊室条件好了,能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也从6项增加到了12项。家住偏远乡村的村民还能享受到免费疫苗接种、孕产妇健康管理、慢病管理服务。”

  “面向基层村医的培训计划要因地制宜,注重在设备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提高检查诊断效率。建议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推出更具有实用性、针对性的村医培训计划,切实提高村医医疗服务能力,让更多优秀村医扎根基层,守护村民健康。”韦小丽代表建议。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05日 12 版)

  • 相关阅读
  • 教育部部长回应DeepSeek热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DeepSeek和机器人在最近一段时间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我想它从一个方面也说明了中国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效果。但与此同时它也向我们提出了面对重大科技变化和产业变革,我们的教育如何应对,历史上每...

    时间:03-05
  •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今年中国将发布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

      中新网3月5日电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结束后举行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主要负责人接受采访。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今年中国将发布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

    时间:03-05
  • 部长通道丨刘伟:中国高铁、中国桥、中国港都已成为亮丽的中国名片

      今天(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接受记者采访。  刘伟表示,在2019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要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

    时间:03-05
  • 霍启刚表示香港将发挥桥梁角色

      中新网北京3月5日电(国璇)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全国人大代表@霍启刚接在大会后接受采访时表示,香港将更好地利用“一国两制”的优势,服务国家大局,在不同领域更好连接世界,发挥桥梁作用。...

    时间:03-05
  • 霍启刚希望粤港澳大湾区积极参与民营经济发展

      中新网北京3月5日电(陈庆洋 国璇)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全国人大代表霍启刚在会后表示,在政府指引下,民营经济,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在内的同胞都可以参与其中,一起谋划未来,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时间:03-05
  • 周云杰代表:全球每10件家电专利中,有7件来自中国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记者 李晓喻)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目前已成为世界家电创新的佼佼...

    时间:03-05
  • 部长通道丨刘伟:2024年全社会运输成本降低2800亿元

      今天(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回答了总台记者提问。  刘伟表示,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

    时间:03-05
  • 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2024年全社会运输成本降低2800亿元

      中新网3月5日电 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3月5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介绍,在全社会物流成本构成中,运输成本占50%以上。交通运输部会同有关部门着力推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取得阶段性成效。2024...

    时间:03-05
  • “两会热词”新鲜出炉,一场线上线下的民意共振

      工人日报社评丨“两会热词”新鲜出炉,一场线上线下的民意共振  在畅所欲言中以民声聚民心,这是“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在全国两会时间里的生动体现,彰显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强大力量,也是坚持走好网上群众...

    时间:03-05
  • 两会现场速递|畅谈履职心声 回应民生关切——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扫描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题:畅谈履职心声 回应民生关切——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扫描  新华社记者高敬、潘洁、叶昊鸣  3月4日14时,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北侧,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首场“委...

    时间:03-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