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扩大开放,互利共赢后劲足(献策复兴)

2025-03-05 08:5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过去一年,中国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不断提升开放能力,取得积极成果。

  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表示,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仅实现了自身新发展,也为全球发展带来新机遇、新动能。立足当下,要继续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持续优化开放合作环境,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外贸量质齐升,充分彰显了外贸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代表委员表示,尽管当前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但中国产业基础稳、创新水平高,外贸高质量发展有底气。

  今年1月,中国外贸成绩单出炉:2024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3.85万亿元,同比增长5%,实现总量、增量、质量的“三量”齐升。“去年,中国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5万亿元,达到25.45万亿元,同比增长了7.1%。外贸量质齐升,充分彰显了外贸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也展现了中国经济韧性强、活力足的鲜明特点。”全国政协委员、浙江财经大学副校长郑亚莉说。

  总量增长,结构也在优化。眼下,来自中国的“新三样”走红全球,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动能持续壮大。“中国制造”不仅技术含量更高,“绿意”也更浓了。

  “我们抢抓盐城作为中国首批、江苏唯一的碳达峰试点城市机遇,以绿电资源赋能汽车产业低碳转型,构建绿色循环生态,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悦达集团董事长张乃文介绍,去年,汽车品牌悦达起亚出口成绩亮眼,出口销量同比增长97.9%。今年全国两会上,张乃文将围绕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议,希望继续发挥盐城绿色低碳优势,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

  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是外贸实现“三量”齐升的土壤。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认为,一系列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接连出台,政策效应不断释放,为企业发展提振了信心。“海关、税务、航运物流等主管部门积极作为,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让我们有了更舒心的发展环境,干劲也更足了。”李燕说。

  “把高质量外资引过来、优质存量外资留下来,需要依靠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国正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多位代表委员表示,中国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不仅提升了开放水平,也有效带动了地方经济增长。

  “把高质量外资引过来、优质存量外资留下来,需要依靠高水平对外开放。”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本溪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萌娇表示,过去一年,本溪不断在市场准入限制上做“减法”,在产业链优化上做“加法”,推动一批新项目落地,辽宁大熊制药等外资企业发展信心不断增强。

  今年2月发布的《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提出,增强开放平台效能。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政协副主席杜明燕介绍,满洲里地处中蒙俄三国交界,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区位优势明显。“我们将充分利用并发挥好区位优势,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多领域、多渠道引进更多外资,打造面向俄蒙、独具优势的国际陆港。”杜明燕说。

  去年以来,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再“瘦身”。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王志杰表示,当地紧抓制造业外资准入全面开放机遇,推动制造业领域招引外资取得新成果。“我们锚定产业升级新方向,不断优化布局科技研发、低碳环保等高附加值领域,去年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实现同比增长。同时,依托‘投资重庆’品牌,举办了跨国企业招商对接会、中德合作闭门会等活动,推动多个重点项目落地,引资规模超百亿元。”王志杰说。

  “建设更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幸福路’‘连心桥’‘发展带’”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扎实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迎来生效实施3周年……眼下,中国着力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更多合作共赢成果惠及各国人民。

  “RCEP协定生效实施3年来,有效促进中国与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增长。”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国际博览事务局局长韦朝晖说,作为面向东盟开放的窗口,广西在高质量实施RCEP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全国两会,韦朝晖关注中越友谊关—友谊智慧口岸的建设。据介绍,这是中国首个跨境智慧口岸项目。项目建成后,该口岸日均通关车辆将从原来的1150辆提升到近4000辆。以100吨榴莲为例,其通关时间将从此前的4小时减少到10分钟,可有效降低鲜果损坏率和物流成本。

  全国政协委员、德迈国际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施乾平认为,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要继续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在做好‘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标志性工程建设的同时,加大对惠民生‘小而美’项目的支持力度,采取国家金融支持和企业参与相结合等形式,以市场化、商业化运作方式,建设更多‘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幸福路’‘连心桥’‘发展带’,增加当地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施乾平说。

  (本报记者  张  枨、刘佳华参与采写)

  • 相关阅读
  • 中方:奉劝美方不要以战略竞争为名行对华遏制打压之实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 邢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3月6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美国国防部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美国并不寻求与中国开战,但将在特朗普总统的领导下重建军队,为战争做好准备。中方对此有...

    时间:03-06
  • 台湾看不了《哪吒2》?曾瀞漪:欢迎大家飞过来!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 朱贺)《哪吒2》在全球票房排行榜中攀至第七,却未能在台湾地区上映。3月6日,港区全国政协委员曾瀞漪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说,欢迎台湾青年飞来大陆看。两岸相隔咫尺,无论从台北飞香港、深圳,还是飞...

    时间:03-06
  • 美借口黑客攻击起诉中国公民 中方:坚决反对美方无理指责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 邢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3月6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美国起诉12名中国公民,其中包括2名政府官员,声称他们发起黑客攻击,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林剑: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对中国的无理...

    时间:03-06
  • 经济主题记者会丨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8%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今天(6日)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商务、金融证券等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2024年中国经济增量大、质量高。2024年,我国...

    时间:03-06
  • 华为手机壳竟暗藏7500万年前的秘密 罗东川介绍爆款中的青海元素

      中新网3月6日电 (王高飞 徐峻杰)3月6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省长罗东川在青海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上介绍,青海越来越成为生态旅游的最佳选择,一些曾“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绝美风景,如今成为新的顶流:“华为Mate60手机...

    时间:03-06
  • 看热词·说两会丨今日热词:“稳”

      央广网北京3月5日消息(记者唐婧)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过去一年,中国经济交出的答卷上,少不了一个大大的“稳”字——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首次突破130万亿元,经济总量规模“稳”居全球...

    时间:03-06
  • 万象“耕”新又一春 中国“新农人”两会聚焦“慧”种地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题:万象“耕”新又一春 中国“新农人”两会聚焦“慧”种地  中新社记者 王琳  惊蛰至,农事忙,中华大地进入万象“耕”新又一春的春耕时节。手中APP、空中无人机、地上大屏幕、地下传感器……...

    时间:03-06
  • “斜杠”台青重庆创业 从“首店惊喜”到无限可能

      中新社重庆3月6日电 题:“斜杠”台青重庆创业 从“首店惊喜”到无限可能  作者 张旭  “虽然父母在台湾有家40年老餐馆,但此前我从没想过会‘继承家业’。”近日,“林食天便当”创始人林言暻在重庆接受采访时说...

    时间:03-06
  • 公务用车管理领域首个国家标准发布实施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 刘亮)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近期批准发布《公务用车管理平台数据规范》国家标准(GB/T45241—2025),该标准是我国公务用车管理领域首个国家标准。  该标准聚焦加强公务用车数据全生命...

    时间:03-06
  • “跳科目三”的外国记者:期待今年外长记者会

      中新网3月6日电 (常新宇 黎园)2024年3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外交主题记者会上,中阿卫视记者方浩明曾被外交部长王毅“点赞”。正在参加今年全国两会报道的方浩明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去年外交主题记者会后,...

    时间:03-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