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深化改革,轻装上阵活力满(建言强国)

2025-03-05 08:49: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

  过去一年,各领域深化改革情况如何?未来又该在哪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发力?代表委员建言献策,畅抒己见。

  

  “全面深化改革是增强发展动能的一把‘金钥匙’”

  代表委员们认为,要把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各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把中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深化国企改革,既要聚焦主责主业‘做加法’,也要刀刃向内‘做减法’。”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副总经理辛锋表示,近年来中核集团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保障核科技能力水平快速提升。“我们2024年基础研究投入占研发投入比例超过15%,就是为了保障基础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辛锋说,中核集团在管理层级上“做减法”,累计减少职能机构6个。2024年,减少管理费用2亿元以上,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88%,价值创造能力明显提升。

  全国政协委员、中信资本董事长张懿宸说,深化金融领域改革既要为长期资金入市“增活力”,也要针对制度性障碍“减负担”。“去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壮大耐心资本’‘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等,获得了市场积极反响。”张懿宸说,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不仅能为资本市场引入源头活水,更能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和科技型企业成长,让更多“耐心资本”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

  “全面深化改革是增强发展动能的一把‘金钥匙’。”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市长李莉说,大到一个百亿级企业,小到一家糖水铺,诉求都应该得到回应。北海聚焦经营主体关切,深入推进营商环境领域改革创新。近年来,北海市持续对审批环节做“减法”,为审批效率做“加法”,确保服务企业时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有诺必践”。

  “好的营商环境也是生产力和竞争力”

  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深化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更是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途径。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全国政协委员、德勤中国董事会主席蒋颖说,近年来,中国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可衡量可感知的巨大进展。“好的营商环境也是生产力和竞争力。”蒋颖说,当有了设计合理、实施有效的制度规则,企业就会不请自来,并且留下来长期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波说,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减税降费政策以及产业链专班服务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为民营企业创造了“轻装上阵、专注创新”的良好环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每年为我们企业释放数千万元资金,有力地支持了技术攻坚,助力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可控。”

  “不断出台的惠企政策,良好的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增添了底气。”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天任说,政府部门通过制度创新,为企业减轻了负担。比如,“反向开票”政策破解了资源回收行业长期存在的税款抵扣问题,每年为公司降低成本超3500万元,同时促进了全行业的规范化、健康化发展。“我们将提供更多更优的新能源电池及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更好服务客户需求。”张天任说。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金台律师事务所主任皮剑龙说,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自己时刻关注着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的相关进展,期待民营经济促进法早日落地生效,用良法善治为营商环境护航。

  “科技创新一定要与产业发展紧密挂钩”

  多位代表委员认为,提升发展后劲,还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人才储备。

  全国人大代表、稀土催化创新研究院(东营)有限公司副院长翟燕萍特别关注科研转化的问题。她希望基于市场化机制,完善中国新能源科研成果商业化落地的全流程支持政策。“科技创新一定要与产业发展紧密挂钩。”翟燕萍建议,要加强宏观统筹和整体规划,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优化科研人员评价考核机制,为成果产出、成果转化、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体制机制支持。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理工大学校长刘小康一直关注高校人才培养问题。有的企业向他反映,部分高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脱节较为严重。对此,刘小康说,目前高校人才培养还未很好满足社会需求,高校办学资源也存在分配不均。刘小康认为,要围绕产业链的特点有组织地进行专业设置,紧密围绕产业链关键领域进行学科专业布局。

  如今,随着国内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持续完善,一批基层“技能大师”大展拳脚,科创成果不断涌现。培养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成为代表委员们的新关注点。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中石化第四建设有限公司工匠学院焊接教练张振连的关注点是建立“劳模工匠进校园”机制。“我希望能有更多院校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形成尊重劳模工匠、尊重技能的氛围,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让更多年轻人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张振连说。

  全国人大代表、渭南鼎信创新智造科技有限公司逆向工程技术员刘盼是3D打印领域的培训名师。今年全国两会,刘盼主要关注增材制造行业人才培养等话题。在她看来,全面深化改革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择业观念,来自基层的技能人才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 相关阅读
  • “5%左右”:经济目标怎么干

      3月5日,全国两会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了2025年经济增长的目标——5%左右。  这个数字引发了不少外媒的讨论,不少外媒都用“雄心勃勃”作为标题来形容中国的目标。  目标,很重要,怎么干,同样很重要。  就...

    时间:03-06
  • 政府工作报告涉台内容掌声雷动,在两岸引发舆论反响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李柏涛)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涉台内容备受关注,特别是“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携手共创民族复兴伟业”这句话,现场爆发出热烈掌声,更在两岸引发...

    时间:03-06
  • 湖北:科教资源丰富是最大优势 聚焦五大关键词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武一力 郎朗)“科教资源丰富是湖北最大的优势。”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6日在北京说。  当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王忠林表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

    时间:03-06
  • 开放日,广东官员齐发“英雄帖”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题:开放日,广东官员齐发“英雄帖”  中新社记者 李金磊  “东西南北中,发展到广东。”  3月6日,面对中外媒体镜头,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发出邀约:“热忱欢迎广大有志青年在广东、...

    时间:03-06
  • 守护“高原绿” 王昆委员吁加快“新三样”固废回收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刘军)谈到如何推进青藏高原绿色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青海省委会主委王昆近日对中新网记者表示,要加快青藏高原地区“新三样”固废回收和综合利用体系建设,推动建立涉及青藏高原地区“...

    时间:03-06
  • 上海国际商事法庭已受理案件278件 审结首案产生积极反响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张素)自今年1月1日起,上海国际商事法庭集中受理涉外商事及仲裁司法审查等案件。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贾宇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该法庭已受理案件278件...

    时间:03-06
  • 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数字化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 国璇) 6日,全国人大代表、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于云冈石窟的保护、研究、展示利用等各方面工作。去年12月,运用了数字化技术的云冈艺术特展在...

    时间:03-06
  • 蓝天立:打造连接中国与东盟时间最短、服务最好、价格最优的陆海新通道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李晓喻)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蓝天立6日在北京表示,以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为牵引,打造连接中国与东盟时间最短、服务最好、价格最优的陆海新通道。  当日,十四届全国人...

    时间:03-06
  • 包钢董事长建言:加快建设国家稀土技术创新中心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孔令佑 李爱平)全国人大代表,包钢(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孟繁英6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国家加快支持建设国家稀土技术创新中心。  公开资料显示,包头稀土已探明储量占全国总量的83....

    时间:03-06
  • 黄蕾:保护涉台文物 守护共同记忆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题:黄蕾:保护涉台文物 守护共同记忆  中新社记者 龙敏  作为台湾卑南人后裔、连续三届履职的“老代表”,全国人大代表黄蕾6日在北京表示,保护好属于两岸同胞共同记忆的涉台文物,对促进两岸同胞...

    时间:03-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