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见事见人”才能“见效”(思想纵横)

2025-03-06 08:41: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是关系人民群众能否感受党和政府温暖的“神经末梢”。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下,各地基层治理工作不断走深走实。习近平总书记赴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指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要联系实际细化实化抓手,坚持久久为功。要明确责任、到底到边、见事见人地抓好基层治理。”“见事见人”体现我国基层治理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和鲜明的问题导向,是加强基层工作的重要方法、评价基层治理效果的重要标准。

  所谓“见事”,就是基层治理须以“事”为抓手,谋全局,抓具体。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将宏观政策转化落地为具体行动方案;另一方面,要立足实际需求,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能“口号震天响,行动轻飘飘”“台账摞成山,问题埋地下”。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立足省情农情和发展阶段特征部署实施的“千万工程”,紧紧抓住生态这个农村最大优势,紧盯农村环境脏、乱、差突出问题,着力探索整体解决方案。各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根据自身的自然禀赋、经济社会条件、文化风俗等制定方案,推动建成万千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的宜居乡村。可见,在基层治理中,以“事”细化抓手,精准识别治理靶点,科学设计“施工图”,尽力而为,真抓实干,才能把“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才能让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群众事情无小事。“见事”也意味着要管好“小事”。“小事”是群众的“心头事”,不能“小视”,而要当“大事”来抓。真正以“小”成“大”、“小”中见“大”,着力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在深入把握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办好民生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基层治理关键在人。所谓“见人”,主要涉及主责、主题、主角等方面。具体来看,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承担领导责任,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到责任到底到边、事事有人负责。例如,北京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建立起市委统一领导,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为主渠道,各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和各部门各单位闻风而动、接诉即办的为民服务体系,各级党员干部躬身实干、奉献为民,赢得了老百姓的口碑。“见人”的重点在于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民生无小事,涉及的点多、线长、面广,党员干部只有经常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急难愁盼,“施工”才能有的放矢,“脚底不沾泥,心中没主意”是万万要不得的。此外,要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发其内生动力。基层治理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化解矛盾纠纷,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引导群众从“旁观者”变为“主人翁”,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见事见人地抓好基层治理,贵在久久为功。基层治理要见到实效,绝非“一日之功”,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对已有的部署和规划,只要是科学的、切合新的实践要求的、符合人民群众愿望的,就要坚持,一茬接着一茬干,防止换届后容易出现的政绩冲动、盲目蛮干、大干快上以及‘换赛道’、‘留痕迹’等现象。”20多年来,浙江通过持之以恒实施“八八战略”,成功破解了“成长的烦恼”;山西右玉,20多任县委书记带领干部群众一任接着一任种树,昔日“不毛之地”如今成为“塞上绿洲”。实践表明,保持战略定力,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干,基层治理才能真正做好、做扎实。同时,要将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为长效治理提供坚实保障。例如,上海接续实施城市管理精细化三年行动计划,出台《上海市城市管理精细化“十四五”规划》,以制度保障压茬推进城市基层治理精细化。

  基层治理是一项“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系统工程,需要下足一番“绣花功夫”。既需“致广大”的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注重系统集成;又需“尽精微”的匠心,在“见事见人”中彰显精度、力度与温度。唯有树立为民造福的政绩观,始终葆有到底到边的责任担当和实干作为,方能绘好基层治理的“施工图”、建好“施工队”、共创“实景画”,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根基、注入活力。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06日 13 版)

  • 相关阅读
  • 中方:奉劝美方不要以战略竞争为名行对华遏制打压之实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 邢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3月6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美国国防部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美国并不寻求与中国开战,但将在特朗普总统的领导下重建军队,为战争做好准备。中方对此有...

    时间:03-06
  • 台湾看不了《哪吒2》?曾瀞漪:欢迎大家飞过来!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 朱贺)《哪吒2》在全球票房排行榜中攀至第七,却未能在台湾地区上映。3月6日,港区全国政协委员曾瀞漪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说,欢迎台湾青年飞来大陆看。两岸相隔咫尺,无论从台北飞香港、深圳,还是飞...

    时间:03-06
  • 美借口黑客攻击起诉中国公民 中方:坚决反对美方无理指责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 邢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3月6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美国起诉12名中国公民,其中包括2名政府官员,声称他们发起黑客攻击,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林剑: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对中国的无理...

    时间:03-06
  • 经济主题记者会丨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8%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今天(6日)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商务、金融证券等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2024年中国经济增量大、质量高。2024年,我国...

    时间:03-06
  • 华为手机壳竟暗藏7500万年前的秘密 罗东川介绍爆款中的青海元素

      中新网3月6日电 (王高飞 徐峻杰)3月6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省长罗东川在青海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上介绍,青海越来越成为生态旅游的最佳选择,一些曾“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绝美风景,如今成为新的顶流:“华为Mate60手机...

    时间:03-06
  • 看热词·说两会丨今日热词:“稳”

      央广网北京3月5日消息(记者唐婧)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过去一年,中国经济交出的答卷上,少不了一个大大的“稳”字——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首次突破130万亿元,经济总量规模“稳”居全球...

    时间:03-06
  • 万象“耕”新又一春 中国“新农人”两会聚焦“慧”种地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题:万象“耕”新又一春 中国“新农人”两会聚焦“慧”种地  中新社记者 王琳  惊蛰至,农事忙,中华大地进入万象“耕”新又一春的春耕时节。手中APP、空中无人机、地上大屏幕、地下传感器……...

    时间:03-06
  • “斜杠”台青重庆创业 从“首店惊喜”到无限可能

      中新社重庆3月6日电 题:“斜杠”台青重庆创业 从“首店惊喜”到无限可能  作者 张旭  “虽然父母在台湾有家40年老餐馆,但此前我从没想过会‘继承家业’。”近日,“林食天便当”创始人林言暻在重庆接受采访时说...

    时间:03-06
  • 公务用车管理领域首个国家标准发布实施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 刘亮)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近期批准发布《公务用车管理平台数据规范》国家标准(GB/T45241—2025),该标准是我国公务用车管理领域首个国家标准。  该标准聚焦加强公务用车数据全生命...

    时间:03-06
  • “跳科目三”的外国记者:期待今年外长记者会

      中新网3月6日电 (常新宇 黎园)2024年3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外交主题记者会上,中阿卫视记者方浩明曾被外交部长王毅“点赞”。正在参加今年全国两会报道的方浩明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去年外交主题记者会后,...

    时间:03-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