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在“真香”体验中“拉满”消费热情(互动)

2025-03-07 08:3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商务部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商务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提振消费”“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消费提质升级”。相关话题引发热议,有网友问:大力提振消费有哪些制度安排,能给消费者带来哪些“民生红包”?会不会把未来的钱提前花了?消费提质升级,商品和服务越来越优质,价格会上涨还是下跌?……代表委员回应网友关切,积极建言献策。

  

  网友提问:提振消费,会“透支需求”吗?

  金桩委员(民建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委、内蒙古财经大学校长):

  提振消费的目的是让大家日子过得更好,并不会“透支需求”。在经济循环中,提振消费、扩大内需能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后又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进而再促进消费、改善民生,实现良性循环,滋养经济持续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里的诸多“民生红包”,旨在从提升消费能力、夯实消费底气、优化消费环境等多方面发力,扩大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比如,今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既能激活存量市场,又可给予消费者切实的优惠。同时,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减税降费、织密社会保障网等形成合力,实现收入增长、消费提振与民生改善的同频共振。

  柳江代表(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把惠民生和促消费结合起来,能帮助大家购买到更物美价廉的商品,享受到更细致周到的服务,给予消费者实打实的“真香”体验。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引导下,家电企业针对用户诉求,不断丰富产品、加大补贴、优化服务,让消费者能买到价格更实惠、售后更周到的家电产品。

  网友提问:消费升级,会“越买越贵”吗?

  李德祥代表(贵州省工商联副主席、贵州合力超市集团董事长):

  消费提质升级的关键,在于通过优化产品功能、提升服务质量以及优化消费体验来努力实现更高的性价比,不一定会“越买越贵”。通常,随着技术进步与市场竞争,产品迭代更新,性价比会越来越高。例如家电、汽车,性能和品质一直在提升,价格却越来越实惠。

  郁瑞芬委员(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消费提质升级,有助于推动商家更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也可能提高产品定价。比如在服务行业,企业深挖消费者在食品安全、健康生活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开展定制服务,虽然价格有可能变高,但消费者也会愿意为这些增值服务买单,认可这样的性价比。

  陈育群代表(广东普宁市潮菜厨师职业培训学校校长):

  消费提质升级要求企业抓住消费需求变化,调整经营策略,赢得消费者青睐,“拉满”消费热情。比如有的火锅店设置了KTV包厢,客人可以边吃火锅边唱歌;有的超市在店内开起了食堂,现做现卖……这种全新的消费体验,让消费者更有获得感,超越了简单价格高低的比较。

  网友提问:消费意愿,如何持续提升?

  王学军代表(宁夏吴忠市委书记):

  收入有预期,消费才有底气。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消费激励,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要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的就业支持力度,落实稳岗返还、税收优惠、就业补贴等政策,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从而为持续提升消费意愿夯实基础。

  在供给侧,各地应该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以优质供给引领消费提质升级。

  傅贵荣代表(浙江宁波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姚市委书记):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备受关注。

  要以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为牵引,切实把惠民生和促消费结合起来。扩大服务消费,进一步挖掘文娱、文旅等方面的服务消费潜力;运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完善质量标准、信用约束、综合治理、消费维权等制度,推动消费环境迭代升级。

  网友提问:消费维权,如何更加有力?

  彭静委员(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任):

  提振消费,离不开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实施改善消费环境专项措施,有助于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在网络购物领域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部门要强化对网络购物平台的监管,严厉打击侵权行为。要压实平台责任,网络购物平台要加强对商家的资质审核和管理,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和举报。另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对预付式消费侵权、“大数据杀熟”等消费领域痛点进行了精准回应,消费者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权。

  朱建弟代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董事长):

  随着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复杂化,消费者面临的风险也在增加。金融机构要完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机制,保障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同时应加大金融知识普及力度,提高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帮助消费者守护好自己的钱包。

  (本报记者张文、刘军国、沈靖然、王云娜、季觉苏、王崟欣、陈隽逸、王永战、邓剑洋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07日 09 版)

  • 相关阅读
  • 张树新委员:螺蛳粉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销全球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副总经理张树新7日在北京接受采访时介绍,西部陆海新通道这条全新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正加速延展,柳州螺蛳粉等小产业也借此远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

    时间:03-07
  • 王毅谈美所谓“印太战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谢雁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7日在北京就美方所谓“印太战略”表示,其挑起事端,制造分歧,可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当天举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中国...

    时间:03-07
  • 上海统战系统搭建青年干部成长锻炼平台

      中新网上海3月7日电(范宇斌)近年来,上海市委统战部坚持干部队伍建设“一盘棋”思维,积极搭建青年干部成长锻炼平台,已开展三批统战系统青年干部实践锻炼工作。  第三批青年干部实践锻炼工作于2024年7月启动,为期一...

    时间:03-07
  • 叶正波建议:探索设立“数据特派员”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邵燕飞 鲍梦妮)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完善数据基础制度,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此项工作如何进一步细化推进?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浙江省委会主委叶正波7日接受中...

    时间:03-07
  • 全国人大代表黄建波:平潭将丰富台湾免税商品市场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龙敏)福建平潭将继续大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激发文旅产业发展新活力。全国人大代表、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主任黄建波6日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说,平潭将丰富台湾免税...

    时间:03-07
  • 中国科学家最新科研成果打破钙钛矿电池“短命”魔咒

      中新网上海3月7日电 (记者 许婧)北京时间3月7日,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清洁能源材料与器件团队侯宇教授、杨双教授等在知名期刊Science(《科学》)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率先揭示了新型光伏不稳定性的关键...

    时间:03-07
  • 浙江省省长:坚持做到政府服务“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柴燕菲 邵燕飞 王逸飞 郭其钰)3月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浙江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省长刘捷在答记者问时表示,该省将从三方面进一步推动创新浙江建设。他强调,浙江...

    时间:03-07
  • 王毅:对达成“南海行为准则”充满信心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谢雁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7日表示,在中方推动下,“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进程正在加快,我们对达成“准则”充满信心。  当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邀请王毅就“中国外交...

    时间:03-07
  • 王毅: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 今后更绝无可能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谢雁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7日在北京表示,台湾地区在联合国的唯一称谓就是“中国台湾省”,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过去不是,今后更绝无可能。  当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时间:03-07
  • 王毅答中日关系:借台湾生事,就是给日本找事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谢雁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7日就中日关系作答时说,与其鼓吹“台湾有事,日本有事”,不如谨记,借台湾生事,就是给日本找事。  当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邀请王毅就“中国外...

    时间:03-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