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解读国家政策  解码中国经济

2025-03-07 08:39: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3月6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记者会举行,5位部长就发展改革、财政预算、商务、金融证券等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

中国对实现5%左右的目标充满信心

关键词:预期目标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今年5%左右的预期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经过综合研判、科学论证、系统平衡后稳慎提出的。在工作层面上,我们也为实现这个目标做了充分和扎实的准备。”郑栅洁说,过去的一年,中国经济展现了强大的韧性和活力,为今年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在增加,国内还面临需求仍然不足、一些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郑栅洁表示,这些困难挑战都是前进和发展中的问题,都是能够克服、能够解决的。综合分析,中国制度有优势、市场有潜力、企业有活力,更重要的是,中国有直面风险挑战的勇气、有解决问题的底气,今年实现5%左右的目标有基础、有支撑、有保障,中国对此充满信心。

AI大模型、人形机器人、国产原创药等不断涌现,在国内应用如火如荼,在国际上也引起很大轰动。“过去一年,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亮点很多,呈现出技术突破在加快、产业升级在加快、动能提升在加快等鲜明特点。扑面而来的科技感和未来感给大家带来许多惊喜,在国内外引发高度关注。”郑栅洁说,新质生产力正在全面改造生产方式和改变生活方式,深刻改变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郑栅洁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聚焦“资金、人才、生态”三方面重点,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持续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持续打造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

财政实打实支持提振消费

关键词:财政政策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既充分考虑实现年度预期目标需要,又着力增强中长期发展动能,体现了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前瞻性。”蓝佛安说,“更加积极”可以理解为持续用力、更加给力。一方面,在实施好存量政策上下功夫,抓好去年四季度出台的一揽子政策落地见效,确保政策效应在今年持续有效释放;另一方面,在谋划好增量政策上出实招,围绕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及时研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确保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各方面更有获得感。

对于“更加积极”背后的民生温度、发展高度,蓝佛安用五个“给力”加以详细说明:在赤字安排上更加给力,逆周期调节力度进一步加大;在支出强度上更加给力,财政支出进一步扩张;在政府债券规模上更加给力,今年新增政府债券规模达到11.86万亿元;在转移支付上更加给力,有效提高地方财政保障能力;在重点领域保障上更加给力,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均接近4.5万亿元。

在回答关于财政“真金白银”如何支持消费的问题时,蓝佛安说,去年,中央财政专门安排15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汽车、家电等相关产品销售额超过1.3万亿元,效果很好,受到了广泛欢迎,“今年,财政部门将统筹存量政策与增量政策,统筹优化供给与扩大需求,统筹提振消费与改善民生,统筹激发当前消费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研究制定更大力度、更加精准的政策举措,实打实支持提振消费。”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

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

关键词:提振消费

今年以来,中国消费市场持续扩大、亮点纷呈,尤其是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手机、平板电脑等新一波消费热潮,服务消费表现活跃,成为推动消费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提振消费。发力点在哪儿?

看问题。“国内需求不足,消费潜力释放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王文涛说,商品消费主要问题是消费能力、消费意愿偏弱,有效需求受到制约;服务消费主要矛盾是优质供给不足。

找对策。王文涛表示,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统筹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推出更多务实管用举措,释放消费增长潜能。重点包含两方面工作:

——以旧换新,突出“加力扩围、惠民升级”。聚焦广大消费者实际需求,商务部门扩大了“换新”补贴的品类范围,同时升级了服务、提高了效率,让消费者“换”得更加便利、更加放心,更好享受政策红利。

——服务消费,既做好“对外开放”,比如推动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又做好“对内放开”,比如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

去年,中国外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我们将从‘政策加力、拓展增量、帮扶企业’三方面下功夫,全力以赴稳外贸。”王文涛表示,经济全球化历史潮流不可逆转,全球贸易合作不可阻挡,中国完全有信心、有底气稳住外贸基本盘,推动贸易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

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关键词:融资成本

2024年我国货币政策成效如何?“去年以来,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效果较为明显,其政策效果在今年还将持续显现。”潘功胜说,2024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M2、人民币贷款的同比增速都在7%—8%之间,高于名义经济增速约3个百分点,融资成本也处于历史低位。

“我们将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性的关系。”潘功胜说,将从总量、结构、政策传导、汇率等四个方面做好文章:

——在总量上,择机降准降息。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市场流动性的充裕,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持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在结构上,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进一步扩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模,引导金融机构加力支持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小微、养老金融等领域;

——在政策传导上,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持续强化利率政策的执行和监督,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银行科学评估风险,优化信贷结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比如,注重与财政政策协同配合,支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发力见效;

——在汇率上,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汇率弹性。同时,强化预期引导,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

市场信心明显改善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去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国九条”),中国证监会及有关方面配套出台了若干政策文件。吴清介绍,这一年来,中国证监会会同各有关方面制定修订了50多项制度规则,形成了“1+N”政策体系,系统性重塑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推动资本市场呈现出积极的、深刻的变化,投资者预期和市场信心都在明显改善:

——在强监管、保护投资者方面,坚持严监严管,在发行上市、信息披露、公司治理、并购重组、交易、退市等全链条、各环节都进一步健全监管制度机制,进一步提升监管效能;

——在防风险、稳信心方面,会同相关方面健全稳市机制,打出了健全程序化交易监管制度、积极推动更多增量资金入市、严惩违规减持等一系列“组合拳”;

——在抓改革、促高质量发展方面,围绕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出台“科技十六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以及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意见等举措。

DeepSeek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脱颖而出,让世界对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有了新的认识,带动了中国资产价值重估。“资本市场对促进产业和科技创新都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支撑作用。”吴清表示,中国证监会将从加快健全专门针对科技企业的支持机制、大力度培育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加大支持科创的金融产品服务供给等方面着手,积极研究、不断完善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和产品服务体系,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07日 02 版)

  • 相关阅读
  • 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第二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的通知

      2025年3月8日上午第二次全体会议后,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主要负责人接受采访。  欢迎中外记者凭会议制发的记者证件参...

    时间:03-07
  • 成都市长谈发展:像哪吒一样敢于打破常规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单鹏 贺劭清)“成都的发展就像哪吒一样,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打破常规、突破自我、守正创新。”  7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四川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会议,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成都市市长王...

    时间:03-07
  • 观察丨中国外长记者会,照鉴历史启示当下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题:中国外长记者会,照鉴历史启示当下  中新社记者 黄钰钦  7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面向中外记者答问。问答之间传递出的历史感,成为外界观察...

    时间:03-07
  • 郭国平代表称未来5至10年将会是四算融合时代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黎园 储玮玮)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郭国平接受中新社专访时表示,未来5至10年,将会是量子计算、超级计算、智能计算和通用计算协同完成运算任务的“四算...

    时间:03-07
  • 全国政协委员范国强:用AI“种”出未来中国林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李超庆)“‘爷爷栽树、孙辈乘凉’这种漫长周期,已难以满足现代林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院长范国强接受采访时介绍,传统林木育种需要经历授粉、育苗、测定...

    时间:03-07
  • 两会1+1丨就业、青少年身体健康……从这些关键词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3月6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经济主题记者会,主要经济部门的负责人都回应了哪些热点问题?在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项任务中,更大力度稳定和扩大就业,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该怎么做?关注的青少年群体,该如...

    时间:03-07
  • 应对制造业转型挑战 台湾工具机厂商谈布局与机遇

      中新社台北3月7日电 题:应对制造业转型挑战 台湾工具机厂商谈布局与机遇  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大陆工具机制造业的迅猛发展,我有亲身体会。”台湾友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主要工具机设备供应商之一,企业工...

    时间:03-07
  • 今年前2个月两岸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8.8%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海关总署7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2月,大陆与台湾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8.8%;内地与香港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7.3%。  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两岸贸易额约为431.76亿美元。其中,大陆从...

    时间:03-07
  • 东航原总经理谈C919:总体运行得特别好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常涛)3月7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经济界小组会议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委员、东航原总经理李养民在发言时表示,国产大飞机C919目前总体运行得特别好,至于为何没有开那么多航线,不是飞机本身的...

    时间:03-07
  • 中国信心·强大韧性

      过去一年,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可圈可点的经济成绩单,再次印证了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时间:03-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