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我们看到活力中国的无限可能”(两会·读懂中国)

2025-03-07 08:4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抓科技创新,要着眼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抓产业创新,要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要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

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释放的积极信号,积极评价中国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取得的成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认为,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向世界传递希望和信心,带来共赢和繁荣。

“中国有太多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精彩故事”

“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中国的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新质生产力正在加速形成。”巴西中国商贸文化发展合作协会会长马里奥·埃斯特雷拉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有助于增强全球产业链韧性,也为国际合作开辟新空间。

西班牙IE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菲利克斯·巴尔迪维索表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展现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我们看到活力中国的无限可能。中国的科技创新和市场潜力正在为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带来新机遇。”

南非外交学会会长、南非《外交》杂志主编克里坦·巴哈纳对人工智能模型DeepSeek非常感兴趣,“在云南昆明考察种植业时,我看到自动化、智能化农业科技在中国大量应用。中国有太多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精彩故事。”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这体现了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和实事求是、务实创新的方法论。”约旦阿拉伯作家和记者中国之友国际协会主席马尔旺·苏达哈表示。

泰国正大管理学院中国—东盟研究中心主任汤之敏表示:“中国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并重,同时丰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内涵,相关领域发展前景广阔。”

美国中美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丹尼斯·西蒙表示:“中国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可再生能源和数字基础设施等前沿领域发展势头强劲。5G基础设施的建设、人工智能应用的推广、自动化的快速发展,让中国在数字化转型领域走在国际前列。”

“不断提升14亿多人的生活水平,把‘民之所盼’变成‘民之所赞’”

习近平主席强调,江苏要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持续用力,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多办实事,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上再上水平。

“让人民群众过上有品质的生活,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向。”巴基斯坦“读懂中国”论坛理事长扎法尔·乌丁·马哈茂德表示,“中国不断提升14亿多人的生活水平,把‘民之所盼’变成‘民之所赞’,非常了不起。”

曾担任日本银行北京事务所首任所长的日本帝京大学教授露口洋介表示,习近平主席对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不仅将提升中国民众的幸福感,也将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正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随着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民生改善不断取得新进展,中国将持续扩大消费,为经济发展注入更大动能。

在意大利金砖国家研究会副主席亚历山德罗·比安奇看来,中国政府提出将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致力于持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营造安全可靠的消费环境。

“中国的发展持续给我震撼和惊喜。”德国席勒研究所创始人兼主席黑尔佳·策普·拉鲁什表示,中国社会运转井然有序,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政府为人民办实事、解难题,“这些成功经验值得与世界分享”。

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教授肯尼思·哈蒙德表示,中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需求、维护人民利益、解决人民关切,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些对全世界希望实现进步与繁荣的国家具有启迪意义。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不断为各国开展合作创造新空间”

习近平主席强调,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不断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长期研究中国问题的奥地利中国与东南亚研究所所长哈内斯·费尔纳捕捉到了中国全国两会释放的高水平开放信号:“中国致力于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多边主义,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通过这些努力,中国将继续在全球经济中发挥关键作用,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促进可持续的繁荣发展。”

“中国通过推动双边和多边合作,促进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协同创新,备受世界关注。”巴尔迪维索说,西班牙IE大学一直致力于促进欧中科技、商业和教育领域的合作,“期待有机会与中国同行一起探索人工智能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汤之敏说:“从人工智能到生物制造,从电子信息到集成电路……中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全球发展带来更多新动力。”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副教授季莫费耶夫表示,“中国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不断为各国开展合作创造新空间”。一个更加开放、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将持续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动力。“在国际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中国强调开放发展、合作共赢,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科技、投资、贸易等领域的高水平对外开放,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他说。

“中国坚持生态优先,积极与各国分享绿色发展经验。”埃及埃中商会秘书长迪亚·赫尔米长期关注中国发展。他表示:“在埃及,中国的钻探技术打出井水,把沙漠灌溉成一片片农田。埃中在制造业、农业、贸易、旅游、教育等领域的合作空间巨大,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必将对埃中、非中关系的未来产生积极影响。”

(本报北京、里约热内卢、马德里、约翰内斯堡、迪拜、曼谷、东京、罗马、柏林、莫斯科、开罗3月6日电  记者韩硕、时元皓、颜欢、戴楷然、管克江、张矜若、李志伟、程是颉、朱玥颖、谢亚宏、刘仲华、肖新新、沈小晓)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07日 04 版)

  • 相关阅读
  • 外国专家看两会:透过经济、外交、科技、环保议程了解中国

      2025年全国两会日前拉开帷幕,国际社会对此高度关注。多名外国专家近日表示,非常关注经济、外交、科技、环保等领域的议程,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中国问题专家甘思德(Scott Kenne...

    时间:03-07
  • 四川省委书记:四川在全国科技和产业版图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单鹏 岳依桐)7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四川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活动。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向在场媒体记者简要介绍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时表示,四川在全国科技和产业版图中...

    时间:03-07
  • 世界看两会丨外媒:中国创新密集井喷

      近来,“中国智造”的含金量不断提升。国际媒体认为,中国创新正在经历密集井喷。  英国广播公司:不仅仅是在我们手机上,中国正在许多其他科技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看看汽车业,中国已经超越了传统汽车制造业国家,(出口)销...

    时间:03-07
  • #中国台湾省#热搜爆了!台湾艺人纷纷转发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7日在两会记者会上回应质疑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论调。王毅表示,台湾地区在联合国的唯一称谓就是“中国台湾省”。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过去不是,今后更绝无可能。  随后,中央广播...

    时间:03-07
  •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诚达:传承好中华文化 积极搭建文明互鉴桥梁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崔白露)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诚达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道教界要承担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守护者、弘扬者的责任,讲好中国道教故事,以开放、包容、平等的文明...

    时间:03-07
  • 郭毅委员:关注智慧中药房,解决群众“药”紧事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刘军)上午在村里看门诊,下午在家中就能收到煎好的中药;儿童吃的中药更适口,害怕“大碗喝药”的病人减药量不减药效……随着智慧中药房的推广使用,上述场景正在变为现实。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

    时间:03-07
  • 浙江省欧美同学会成立人工智能专委会 集成海归创新力量

      中新网杭州3月7日电 (郭其钰)3月7日,浙江省欧美同学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在杭州成立,旨在为浙江乃至全国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的归国留学人员,搭建学习交流、项目合作的平台,以促进人才汇聚、智慧碰撞和资源共享。  该...

    时间:03-07
  • 广州市台协青委会举行第七届干部就职仪式

      中新网广州3月7日电 (记者 郭军)广州市台资企业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台协青委会”)第七届干部就职仪式7日在广州举行。  广东省台办副主任方涛,广州市台办主任、一级巡视员曾卫东,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

    时间:03-07
  • 纪念孙中山逝世百年 马英九倡两岸合作振兴中华

      中新社台北3月7日电 (记者 杨程晨)中山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座谈会7日在台北举行。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在会上发言时说,两岸虽社会制度不同,但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应互助合作、振兴中华。  马...

    时间:03-07
  • 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商业航天如何抢抓机遇?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郭超凯 郎朗)“商业航天”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连日来引发行业从业者热议。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的代表委员和行业专家指出,这不仅凸显了中国对商业航天的重视,也标志着这一新兴产业正...

    时间:03-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