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深刻理解文化主体性的理论突破与价值意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纵横谈)

2025-03-07 08:31: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巩固文化主体性是形成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自觉担负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的基础和前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推动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也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不断发展。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始终贯穿着一条清晰的主线,那就是在坚定文化自信、确立文化主体性的过程中做好“两个结合”。文化主体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作为“两个结合”光辉典范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深刻理解文化主体性的理论突破与价值意蕴,对于学深悟透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深刻把握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主题和使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全面把握文化主体性的内涵与层次

  文化主体性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和理解。首先是“一个特性”,即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习近平总书记从精神独立自主的角度强调文化主体性,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那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独立性就会被釜底抽薪”。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就能保持精神上的独立性、自主性,不依附、不受制、不屈服于他人,不为各种错误观点所左右,这是文化主体性的本质属性,是中华民族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的有力支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取得经济、政治等诸多领域重大成就,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重要保障。

  其次是“两对关系”。一是文化主体性与主体性的关系。主体性是哲学的重要范畴。文化是确立主体性的重要因素,没有脱离文化的孤立的绝对个体意义上的主体性。文化主体性是个人通过文化将自己与国家和民族融为一体的力量,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进行文化创造的源泉。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独特性是文化主体性的内在根据,文化主体性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精神信仰等的坚持与发展,是文化传承发展的自觉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有机统一。文化主体性是捍卫自身独立性的集体精神和群体意志的展现。二是文化主体性与文化生命体的关系。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还有一个原创性概念、标识性概念是“文化生命体”。只有立足于文化生命体生成发展,才能全面理解文化主体性的含义。一个文化生命体要成长,必须立足于其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必须强调精神独立和意志自主。没有精神独立和意志自主、没有文化主体性的文化生命体,是将自身生命体的成长依附于他者的生命体,不仅会萎靡不振,更会枯萎凋敝,最终导致生命力衰竭。文化生命体是文化主体性的重要基础,建立在文化生命体基础上的文化主体性,才是最真实、最牢固、最有根基的文化主体性。

  最后是“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中华文明的主体性,这是最深层次的文化主体性。中华文明的主体性是通过“第二个结合”巩固起来的,是建立在中华文明根基上的文化主体性。第二个层次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性。中华文明的主体性必须通过中华民族的主体性表达出来。因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是相互成就、相互塑造的,中华文明既是中华民族创造的结晶,也是塑造中华民族的力量。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走自己的路,让中华民族旧邦新命,在创新中连续发展,在包容中统一壮大,让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让中华民族成为各民族融为一体、团结凝聚的共同体,让中华文明在兼容并蓄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中,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以国家形态延续至今的伟大文明。正是经由文化生命体,中华文明的主体性和中华民族的主体性相互支撑、互为表里,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生命体,不断开辟出中华文明新境界,不断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生机。第三个层次是中国共产党的主体性。中国共产党的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建立起来的,是在激活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体性的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体性与中国共产党的主体性相互融合,铸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体性,这一主体性最为有力地体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最为有力地体现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

  文化主体性的建立过程与最有力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这一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来的。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文化主体性的确立过程与最有力体现。

  文化主体性的建立,是一个现实的历史的实践过程,也是精神和思想的发展进程。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发展,就是中华文明具有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的最生动体现。回望中国历史,中华民族是从不畏惧变化的民族,中华文明也是能够坦然面对困难与挑战的文明,我们总是能够化危机为契机,在危局中开新局,一次次走出困境,在“承敝通变”中“穷变通久”,一次次从实际出发进行因应时势的创造,这些都根源于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体性。比如,我们能够在学习吸收佛教文化的同时将其中国化,这深刻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主体性。中华文明的主体性就是中华文明的生命力所在。在今天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进行着的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也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立足于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体性,在中国大地上创造出来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是在中华文明根基上走出来的现代化,是实现了传统与现代有机衔接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探索出一条全新道路,摆脱了西方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设定的传统与现代对立的模式,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生动昭示,只有立足于文化主体性,才会真正获得现代化的成功,也只有在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的过程中,才能走出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

  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体性也经历过文明蒙尘、民族蒙辱、人民蒙难的困顿时刻,但越在遭遇困难挑战的时刻,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反而越挫越勇,更加激发出蓬勃的发展伟力。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昂扬生机的代表,以“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信念团结凝聚全体中华儿女,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地从自在走向自觉,从自觉走向自强,彻底激活了中华文明的主体性,从根本上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主体性。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扎根中国大地进行了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深刻最广泛的实践创新。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创新创造活力,彰显了文化主体性的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有力地体现了这种文化主体性,本身就是新时代文化创造的最伟大成果。

  从文化主体性看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

  文化主体性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一个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强起来不仅仅意味着政治上的独立和经济上的富裕,还要有承载政治独立和经济富裕的强大主体,这个强大的主体就是文化主体。文化主体性的确立,是保证我们政治上独立、经济上强大的根本前提,因此文化主体性的确立和巩固是强起来的一个重要标志。习近平文化思想精准抓住了时代脉搏,使我们能够通过对时代主题的把握,更加深刻地洞察文化主体性的价值意蕴。这不是说以前政治独立里面没有文化主体,经济富裕里面没有文化主体,而是把蕴含在政治独立和经济富裕里面的文化主体性更加凸显、更加彰显,这与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将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文化主体性是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能够成为一体的必要条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背后都能看到文化主体性的存在,也只有巩固起强大的文化主体性,诸领域的成就才能真正凝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不断走向成功。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文化主体性的提出,进一步理顺了文化和其他领域之间的关系,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统括为一个实践总体,使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弘扬文化主体性对发展中国家走好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前无古人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是体现文化主体性的道路,这对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示范性。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中国道路,是从传统中生长出的现代化道路,这个生长就体现了我们的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这向世界上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表明,要解决好道路问题,就要解决好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两者并非绝对对立,而是相互生长的关系。生长的前提在于要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条文化生命体自我生长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只有把握好成长发展的主体,即文化主体,才能获得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生长联系,才能真正地走出自己的道路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在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中走了一条传统和现代相对立的道路,不是用现代彻底否定传统,就是用传统来拒斥现代。这种状况从根本上是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西方国家给发展中国家设置的吊诡性的处境,用所谓普世的现代化模式来规范所有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克服了传统和现代之间的绝对对立关系,让“传统”中可以生长出自己的“现代”来,这个生长本身是文化主体性最深刻的体现。发展中国家要真正走出一条自己的现代化道路来,就必须超越和克服西方现代化的迷思,在立足于自己文化生命体的基础上,把握好自身的文化主体性,处理好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关系。

  以“结合”为巩固文化主体性的根本途径,增强了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还有一个原创性贡献,就是指明了巩固文化主体性的根本途径。这一根本途径就是“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两个结合”中的“第一个结合”其实也是文化主体性的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通过中国共产党这个主体实现的,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结合本身就是创新创造,而创新创造就是文化主体性最深刻的体现,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之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文化主体性的体现,通过“第二个结合”实现文明自觉、实现对古老文明的现代转化、实现文化生命体的生长发展、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这本身就是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历史进程。文化生命体的提出,使我们能够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洞察历史发展脉络,实现了传统与现代在文化生命体中的有机衔接,真正让文化主体性建立在深厚的中华文明“肌体”之上。这些都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不仅赋予文化主体性多重内涵,而且对于其内在运行机理形成独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对树立和巩固文化主体性的根本途径进行系统深刻阐述。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主题与使命,以坚定的文化自觉、宏阔的历史视野、深远的战略考量,对为什么要树立文化主体性、我们的文化主体性是怎么样树立的、什么是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如何巩固文化主体性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思考,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既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创新与突破,也是新时代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我们要在深刻领悟的基础上,真正做到内化、深化和转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的奋斗和实践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07日 13 版)

  • 相关阅读
  • 外国专家看两会:透过经济、外交、科技、环保议程了解中国

      2025年全国两会日前拉开帷幕,国际社会对此高度关注。多名外国专家近日表示,非常关注经济、外交、科技、环保等领域的议程,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中国问题专家甘思德(Scott Kenne...

    时间:03-07
  • 四川省委书记:四川在全国科技和产业版图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单鹏 岳依桐)7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四川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活动。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向在场媒体记者简要介绍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时表示,四川在全国科技和产业版图中...

    时间:03-07
  • 世界看两会丨外媒:中国创新密集井喷

      近来,“中国智造”的含金量不断提升。国际媒体认为,中国创新正在经历密集井喷。  英国广播公司:不仅仅是在我们手机上,中国正在许多其他科技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看看汽车业,中国已经超越了传统汽车制造业国家,(出口)销...

    时间:03-07
  • #中国台湾省#热搜爆了!台湾艺人纷纷转发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7日在两会记者会上回应质疑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论调。王毅表示,台湾地区在联合国的唯一称谓就是“中国台湾省”。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过去不是,今后更绝无可能。  随后,中央广播...

    时间:03-07
  •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诚达:传承好中华文化 积极搭建文明互鉴桥梁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崔白露)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诚达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道教界要承担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守护者、弘扬者的责任,讲好中国道教故事,以开放、包容、平等的文明...

    时间:03-07
  • 郭毅委员:关注智慧中药房,解决群众“药”紧事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刘军)上午在村里看门诊,下午在家中就能收到煎好的中药;儿童吃的中药更适口,害怕“大碗喝药”的病人减药量不减药效……随着智慧中药房的推广使用,上述场景正在变为现实。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

    时间:03-07
  • 浙江省欧美同学会成立人工智能专委会 集成海归创新力量

      中新网杭州3月7日电 (郭其钰)3月7日,浙江省欧美同学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在杭州成立,旨在为浙江乃至全国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的归国留学人员,搭建学习交流、项目合作的平台,以促进人才汇聚、智慧碰撞和资源共享。  该...

    时间:03-07
  • 广州市台协青委会举行第七届干部就职仪式

      中新网广州3月7日电 (记者 郭军)广州市台资企业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台协青委会”)第七届干部就职仪式7日在广州举行。  广东省台办副主任方涛,广州市台办主任、一级巡视员曾卫东,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

    时间:03-07
  • 纪念孙中山逝世百年 马英九倡两岸合作振兴中华

      中新社台北3月7日电 (记者 杨程晨)中山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座谈会7日在台北举行。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在会上发言时说,两岸虽社会制度不同,但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应互助合作、振兴中华。  马...

    时间:03-07
  • 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商业航天如何抢抓机遇?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郭超凯 郎朗)“商业航天”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连日来引发行业从业者热议。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的代表委员和行业专家指出,这不仅凸显了中国对商业航天的重视,也标志着这一新兴产业正...

    时间:03-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