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激发民企爱拼会赢精气神(热点聚焦)

2025-03-07 08:28: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要“保持发展定力、增强发展信心,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一视同仁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如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记者访代表委员,探相关民企,看各地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改革措施,优化营商环境,破解融资难题,解决拖欠账款问题,不断激发民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

  ——编  者  

  

  好日子都是干出来的

  张天任

  我们是新能源领域的一家民营企业。这些年,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事非经过不知难,踏踏实实做实业的,都知道这个行业的发展经历了多少困难和挑战。

  上世纪90年代末,我们天能抓住电动自行车兴起的机遇,成了小有名气的企业。尽管赚到了钱,但当时行业野蛮生长带来的高能耗、高污染,让我内心纠结:这不是长久之计,但也不敢轻易转型。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我们下定决心,逐步关停落后产能。2012年,我们在行业内率先推广世界最先进的充电内化成工艺,引领了中国铅蓄电池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

  转型有阵痛,也伴随着质疑。2013年,企业利润急剧下降,2014年甚至出现亏损,很多人都想重走老路。但我始终坚信,向科技创新要生产力,是民营企业从“机会驱动”走向“能力驱动”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我们紧跟国家发展战略,推动实现动力电池和智慧储能两大核心产业的协同发展。目前,企业拥有研发人员超过2000人,各类专利5590余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研发体系。

  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总有人问我,发展的信心来自哪里?来自企业爱拼会赢的精气神,也来自我国的制度优势、诸多优势条件、有效治理机制、广阔增量空间。单拿市场来说,有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还有拥抱全球化的开放心态,试问世界上还有哪个市场有这样强大的韧性和巨大的潜力?

  好日子都是干出来的。奋进新征程,民营企业敢拼、敢闯,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作者为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本报记者刘军国采访整理)

  

  一项审批背后的破壁

  本报记者  王明峰

  保证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是民营企业的核心关切。

  经营许可审批有多方便?成都一家民营企业负责人由衷赞叹:“很多曾经的壁垒都为我们打破了!”

  不久前,成都的星瑞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先生租下了房屋,打算申请电影放映经营许可。

  “你这地址上已有其他企业申请过此类许可,按规定,同一地址不可重复申请。”有人提醒他。

  “我们一查,虽然人走了,但企业注册还在。要是证照办不下来,场地租金和装修费用就打水漂了!”李先生很焦急。

  难道就卡在这了?成都市成华区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回应:“之前确实有规定,最近政策有新调整。”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星瑞影视重新整理材料,经过规定的审批和现勘流程后,顺利拿到了许可。

  “准予同一地址同一行业再次准入”,是成都近年来的一项创新机制。今年初,成都市出台规定,以100条新举措优化营商环境。

  “要以制度创新破除隐形壁垒,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越来越多民营企业愿意在成都干事创业。”四川省工商联副主席、四川启阳汽车集团董事长王麒代表表示。

  

  一笔两天到位的贷款

  本报记者  刘晓宇  施  钰

  长期以来,融资难、融资贵是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难题。

  最近,福建漳州东山县东盛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谢长顺的一次贷款经历,让他感到很舒心。

  “贷款速度快,资金成本低,银行服务到位。”刚刚到账480万元贷款,谢长顺高兴地说,“从授信到收到贷款,只花了两天时间。”

  “过去,一些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出在信息不对称、抵押物不足。”福建省金融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罗恩平代表说。

  今年初,邮储银行东山县支行上门走访,谢长顺忍不住诉苦:“年前接到大额订单,赶上原材料采购旺季,资金周转不灵。”

  考虑到谢长顺的公司从事水产品加工销售20多年,是当地龙头企业,口碑好、信誉佳,银行立马为他开通绿色审批通道,提供了信用贷款。

  在漳州,针对不同行业、主体进行融资协调,成为破解民企融资难的有效尝试。漳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例如,龙海区依托大数据分析,筛选确定走访目标企业,开展网格化走访及授信,让更多金融活水流入中小微企业。”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委员认为,帮助民企融资,还需更多制度建设,“可以搭建公共信息平台,补足企业风控信息;通过建立各类权益或资产流通市场,为中小微企业增信。”

  

  一次调解追回的欠款

  本报记者  陈隽逸  崔  璨

  要问中小企业的“头疼事”,账款被拖欠可能是其中之一。

  难题怎么破解?某消防服务公司负责人吴先生感慨:“还得是法院调解。”

  吴先生的消防服务公司位于贵阳市,2021年,与某物业公司签订合同,约定为其提供为期3年的消防服务。“合同到期后,物业公司一直拖欠维保费等款项55万多元,我们发工资都困难了。”为追回欠款,吴先生诉至法院,“没想到物业公司找了个理由提起反诉,可把我愁坏了。”

  “陷入纠纷漩涡,会加重企业诉累,甚至导致企业经营困难。”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李欧介绍,“办案时,我们也会对企业耐心疏导,避免双方陷入‘双输’困局。”

  最终,在法院的调解下,纠纷得以顺利解决。物业公司支付了欠款,并放弃反诉,案结、事了、人和。

  2024年,贵州省实施营商环境大改善三年行动,开展司法助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帮助企业解决“回款难”“回款慢”问题。

  贵州贵达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山代表认为,司法机关应探索设立绿色通道,快速处理民营企业被拖欠账款案件;同时,公共法律服务要提供法律援助,积极服务民营经济。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07日 05 版)

  • 相关阅读
  • 外国专家看两会:透过经济、外交、科技、环保议程了解中国

      2025年全国两会日前拉开帷幕,国际社会对此高度关注。多名外国专家近日表示,非常关注经济、外交、科技、环保等领域的议程,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中国问题专家甘思德(Scott Kenne...

    时间:03-07
  • 四川省委书记:四川在全国科技和产业版图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单鹏 岳依桐)7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四川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活动。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向在场媒体记者简要介绍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时表示,四川在全国科技和产业版图中...

    时间:03-07
  • 世界看两会丨外媒:中国创新密集井喷

      近来,“中国智造”的含金量不断提升。国际媒体认为,中国创新正在经历密集井喷。  英国广播公司:不仅仅是在我们手机上,中国正在许多其他科技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看看汽车业,中国已经超越了传统汽车制造业国家,(出口)销...

    时间:03-07
  • #中国台湾省#热搜爆了!台湾艺人纷纷转发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7日在两会记者会上回应质疑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论调。王毅表示,台湾地区在联合国的唯一称谓就是“中国台湾省”。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过去不是,今后更绝无可能。  随后,中央广播...

    时间:03-07
  •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诚达:传承好中华文化 积极搭建文明互鉴桥梁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崔白露)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诚达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道教界要承担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守护者、弘扬者的责任,讲好中国道教故事,以开放、包容、平等的文明...

    时间:03-07
  • 郭毅委员:关注智慧中药房,解决群众“药”紧事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刘军)上午在村里看门诊,下午在家中就能收到煎好的中药;儿童吃的中药更适口,害怕“大碗喝药”的病人减药量不减药效……随着智慧中药房的推广使用,上述场景正在变为现实。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

    时间:03-07
  • 浙江省欧美同学会成立人工智能专委会 集成海归创新力量

      中新网杭州3月7日电 (郭其钰)3月7日,浙江省欧美同学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在杭州成立,旨在为浙江乃至全国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的归国留学人员,搭建学习交流、项目合作的平台,以促进人才汇聚、智慧碰撞和资源共享。  该...

    时间:03-07
  • 广州市台协青委会举行第七届干部就职仪式

      中新网广州3月7日电 (记者 郭军)广州市台资企业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台协青委会”)第七届干部就职仪式7日在广州举行。  广东省台办副主任方涛,广州市台办主任、一级巡视员曾卫东,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

    时间:03-07
  • 纪念孙中山逝世百年 马英九倡两岸合作振兴中华

      中新社台北3月7日电 (记者 杨程晨)中山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座谈会7日在台北举行。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在会上发言时说,两岸虽社会制度不同,但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应互助合作、振兴中华。  马...

    时间:03-07
  • 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商业航天如何抢抓机遇?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郭超凯 郎朗)“商业航天”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连日来引发行业从业者热议。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的代表委员和行业专家指出,这不仅凸显了中国对商业航天的重视,也标志着这一新兴产业正...

    时间:03-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