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和中国两会

2025-03-07 08:3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贵州“村超”参赛球队六佰塘村足球队合影。

  受访者供图

">

  贵州“村超”参赛球队六佰塘村足球队合影。
  受访者供图

  广东广州国际生物岛晨景。

  贺励平摄

">

  广东广州国际生物岛晨景。
  贺励平摄

  中国开启“两会时间”,全球瞩目,期待从这场年度盛会中捕捉中国发展的最新讯息。

  当中国式现代化成就以直观可感的方式触达各国人民,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正赢得更多认同。世界的目光,不断聚焦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求学、创业、工作、生活。他们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向世界讲述一个真实立体的中国。

  ——编  者

  

  迪拜中阿卫视记者方浩明——

  “以实际行动回应民生关切”

  本报记者  屈  佩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迪拜中阿卫视记者方浩明(外文名为艾明·穆尼尔)刚刚参加完中国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作为一名驻华记者,中国两会是我每年最重要的报道工作之一。这不仅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年度盛事,也是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

  今年,超过1000名港澳台及外国记者齐聚北京,报道两会。方浩明注意到,很多记者是专程从海外赶来,“中国两会之所以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很高的关注度,是因为其所涉及的经济发展、科技创新、能源转型、共建‘一带一路’等议题,都与世界和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方浩明是伊拉克人。“从小到大,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和平。”被派驻中国工作期间,方浩明见证了中国斡旋沙特与伊朗“握手言和”,促成巴勒斯坦内部各派别实现历史性和解,举办中阿合作论坛、中非合作论坛等一系列重要论坛,“作为记者,我有责任记录下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

  来华13年,方浩明早已融入中国的生活。在他看来,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和谐,这些真实的幸福感,正是中国式民主最鲜活的体现。“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体现在民意的广泛收集与政策的长远规划中。每年,中国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带着人民的期望参加全国两会,以实际行动回应民生关切。”方浩明说。

  当共建“一带一路”在世界各地结下合作硕果,当中国的高科技产品受到国际市场欢迎,当中国的影视作品被越来越多外国民众喜爱……世界眼中的中国愈加真实立体。方浩明深有感触:“中国的理念与行动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越来越多国家的人民,尤其是青年人渴望走近中国、感受中国、读懂中国。”

  工作之余,方浩明还经常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短视频,展示他在中国的工作与生活,这些视频作品在国外社交媒体平台上频频收获数百万播放量。“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告诉更多国家的观众,真实的中国是怎样的,希望他们有机会也来中国走一走、看一看。”方浩明说。

  

  广东广州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全球招商总监贺励平——

  “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

  本报记者  贺林平

  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时不时还蹦出几句粤语——在广东广州开发区投资促进局,贺励平(外文名为彼得·赫利斯)每天都在为广州的招商工作忙碌着。作为该局的全球招商总监,这位来自德国的老外已在粤港澳大湾区工作生活了20余年,对中国的对外开放有着独特的观察与感受。

  “开放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贺励平感慨道。他回忆,自己初到中国时,一些外国企业是被这里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吸引而来的;如今,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已发生深刻变化——开放的市场、高素质的人才、完备的供应链。“以我所在的广州开发区为例,这里营商环境一流,税收优惠政策丰富,基础设施完善,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

  贺励平很关心正在举行的中国全国两会,“因为这是事关中国发展的重要会议”。这些年,他亲身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比如,中国向来自38个国家的持普通护照人员提供免签入境政策,允许他们在华停留最长30天,这让许多外国人在中国旅行、经商都更加便利。”他相信,今年的中国全国两会将继续释放扩大开放的信号,促进各国互利共赢。

  贺励平还是一位鸟类摄影博主。工作之余,他走遍粤港澳大湾区,他的镜头捕捉到许多珍稀鸟类的身影,见证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果。他喜欢在小红书上分享自己的摄影作品,本地网友经常留言为他推荐新的观鸟地点,而外国网友则纷纷惊叹于中国优美的生态环境。“在网络空间里,中国和世界的交流自然而然地发生,推动了来自不同国家间人们的相互了解。”贺励平说。

  广东是湿地大省,有着丰富的滨海湿地和适宜鸟类栖息的多种自然环境。“在我的拍摄对象中,有一些是很珍稀的鸟类,它们对生存环境要求很高。它们的存在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中国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贺励平注意到,近年来在中国全国两会上,生态环境法典的编纂、可再生能源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议题屡次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我非常期待今年中国全国两会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新动向,希望能出台更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让人们生活的环境更绿色、更美好。”贺励平说。

  

  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哈桑——

  “成为全球科研人员向往的热土”

  本报记者  刘军国

  人形机器人“春晚”扭秧歌,无人机夜空放“赛博烟花”,人工智能开源大模型引发世界热议……在中国全国两会期间,围绕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科技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浙江省级高层次人才、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哈桑正密切关注着中国科技领域的政策动向。

  哈桑来自埃塞俄比亚。博士毕业后,他没有前往欧美发达国家,而是选择来到浙江宁波余姚市,在人工智能、机械臂控制等相关领域负责重要工作。为何选择中国?他的理由十分坚定:“中国的技术进步速度令人惊叹,这里已成为全球科研人员向往的热土。”

  在浙江,哈桑不仅见证了中国机器人技术的迅猛发展,还深度参与了并联机器人系统的研发工作。一流的科研环境、成熟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让他对自己的学术发展充满信心,“在这里,我能真切感受到科技如何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切实改变人们的生活。”

  最近,“杭州六小龙”科技企业备受国际瞩目,许多外国媒体纷纷探讨其成功的原因。哈桑认为,中国科技企业快速成长,不仅得益于中国在科技领域的长期积累和庞大的人才储备,更来自政府充满前瞻性的政策支持和激励举措。

  “中国的科技成果正在重塑全球科技格局。”哈桑指出,世界对中国科技的认知正在发生深刻转变。“中国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也正逐步成为全球技术创新的引领者。”

  在中国工作生活多年,哈桑感受到科技如何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从移动支付到无人驾驶,从智慧医疗到数字城市建设,科技的快速发展将众多曾经只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场景变为现实,哈桑感慨道:“这种体验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

  采访中,哈桑频繁提到一个关键词——“新质生产力”。他认为,中国大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效果显著,一系列科技成果涌现。“期待今年的中国全国两会能为科技创新带来更多政策利好,持续激发中国的创新活力。”

  

  贵州“村超”球员大卫·吉里——

  “提供了乡村全面振兴的宝贵范例”

  本报记者  陈隽逸

  不久前,2025年“村超”新赛季在贵州榕江县拉开帷幕,108支村队在选拔赛中激烈角逐,赛场内外洋溢着激情与活力。一位高鼻深目、外国脸庞的球员表现格外亮眼,一记任意球破门后,他奔跑着与队友击掌庆祝。

  他是贵州大学的足球教师大卫·吉里,加入六佰塘村足球队一年多,“今年的目标是争取进20强。”虽是“洋面孔”,大卫却早已是地道的“老贵州”了。

  大卫的幼年时光在中国度过。那时,他跟随研究侗族语言文化的父母,经常辗转于贵阳与榕江六佰塘村之间。记忆中满是长途跋涉的艰辛——那时去榕江交通不便,一趟下来要十几个小时,在凯里市过夜,再换乘货车至山脚,最后步行进村。

  “如今可是快多了!”贵广高铁通车以后,从贵阳去榕江只需一个多小时,大卫经常利用下班时间去榕江踢球。

  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促进了“村超”的客流量增长,开赛至今,“村超”话题全网浏览量超过900亿次。“村超”的不断壮大也进一步推动了榕江的经济社会发展,这座曾经的“全国最后一批脱贫县”,如今已实现华丽转身,跃升为“百亿强县”。

  中国全国两会正在举行,乡村全面振兴备受关注。“村超”正是以特色产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许多国家都在探索乡村发展路径,榕江的发展经验,在世界范围内提供了乡村全面振兴的宝贵范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将流量转化为发展动力。”大卫说。

  有人说“村超”的“村”是“地球村”的“村”,大卫深以为然。2023年,他陪同英超考察团来到榕江,见证了“村超”与英超签署合作协议。如今,“村超”已经吸引了法国、阿根廷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球员前来交流,办赛模式被贝宁等国借鉴,“村超”成为展示中国乡村活力的国际名片。

  “这里有青山绿水,有便捷的交通、丰富的物产,还有多种多样的文娱生活,这正是我梦寐以求的美好乡村生活。”随着贵州加入外国人过境免签240小时“朋友圈”,大卫计划邀请更多外国朋友来到贵州,看一场“村超”,吃一顿当地特色菜,亲身体验中国乡村的发展与变化。

  

  北京大学留学生裴慧恩——

  “推动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

  本报记者  马  菲

  “中国全国两会讨论的话题真是太接地气了!”韩国留学生裴慧恩看着新闻,发出感慨。她关注到,有政协委员提交了提升入境游服务便利性的提案,比如优化手机支付渠道、完善路牌外语翻译等,这些细节体现了中国对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视。

  裴慧恩正在北京大学攻读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博士学位,对中国的文化政策动态尤为关注。她发现,每年中国两会期间,关于文旅产业的讨论总是紧扣时代脉搏,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去年年底,中国正式将韩国纳入免签“朋友圈”。“周五下班去中国”成为韩国年轻人生活中的新风尚,裴慧恩的许多韩国朋友都来过中国,他们对中国的高铁、移动支付等印象深刻,纷纷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旅行经历。

  自2013年来华留学,裴慧恩已经去过中国30多个城市。对她而言,感受中国各地的人文环境是旅行中最珍贵的体验。在北京,观看话剧《四世同堂》、舞剧《孔子》等经典作品;在云南丽江,体验《印象·丽江》带来的视觉盛宴……“从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中,能够感受到中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如何保护和利用当地特色文化资源,推动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裴慧恩说。

  2019年,裴慧恩参与了四川达州市毕城村的“北京大学—澳门理工学院乡村创意营造工作坊”。工作坊师生与当地村民共同打造了乡土文化节日“大巴山花田艺穗节”。现在,这一节日已连续举办5年,吸引着越来越多人踏入美丽乡村的绿野深处。“这些年,我看到毕城村里民宿建起来了、道路修起来了、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真切地感受到文化产业发展对乡村全面振兴的促进作用。”裴慧恩说。

  中国影史票房第一名、跻身全球票房榜前10名……自上映以来,《哪吒2》票房屡破纪录。“《哪吒》第一部和第二部我都看了。真没想到中国的动画产业发展这么快!”裴慧恩感叹道,继去年游戏《黑神话:悟空》火爆全球后,中国的文化产品再次给世界带来惊喜,以“悟空”“哪吒”为代表的中华文化IP持续“出圈”。“今年中国全国两会正在举行,希望中国出台更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举措,推动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走向世界,让更多人感受到中国文化之美。”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07日 11 版)

  • 相关阅读
  • 外国专家看两会:透过经济、外交、科技、环保议程了解中国

      2025年全国两会日前拉开帷幕,国际社会对此高度关注。多名外国专家近日表示,非常关注经济、外交、科技、环保等领域的议程,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中国问题专家甘思德(Scott Kenne...

    时间:03-07
  • 四川省委书记:四川在全国科技和产业版图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单鹏 岳依桐)7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四川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活动。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向在场媒体记者简要介绍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时表示,四川在全国科技和产业版图中...

    时间:03-07
  • 世界看两会丨外媒:中国创新密集井喷

      近来,“中国智造”的含金量不断提升。国际媒体认为,中国创新正在经历密集井喷。  英国广播公司:不仅仅是在我们手机上,中国正在许多其他科技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看看汽车业,中国已经超越了传统汽车制造业国家,(出口)销...

    时间:03-07
  • #中国台湾省#热搜爆了!台湾艺人纷纷转发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7日在两会记者会上回应质疑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论调。王毅表示,台湾地区在联合国的唯一称谓就是“中国台湾省”。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过去不是,今后更绝无可能。  随后,中央广播...

    时间:03-07
  •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诚达:传承好中华文化 积极搭建文明互鉴桥梁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崔白露)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诚达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道教界要承担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守护者、弘扬者的责任,讲好中国道教故事,以开放、包容、平等的文明...

    时间:03-07
  • 郭毅委员:关注智慧中药房,解决群众“药”紧事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刘军)上午在村里看门诊,下午在家中就能收到煎好的中药;儿童吃的中药更适口,害怕“大碗喝药”的病人减药量不减药效……随着智慧中药房的推广使用,上述场景正在变为现实。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

    时间:03-07
  • 浙江省欧美同学会成立人工智能专委会 集成海归创新力量

      中新网杭州3月7日电 (郭其钰)3月7日,浙江省欧美同学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在杭州成立,旨在为浙江乃至全国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的归国留学人员,搭建学习交流、项目合作的平台,以促进人才汇聚、智慧碰撞和资源共享。  该...

    时间:03-07
  • 广州市台协青委会举行第七届干部就职仪式

      中新网广州3月7日电 (记者 郭军)广州市台资企业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台协青委会”)第七届干部就职仪式7日在广州举行。  广东省台办副主任方涛,广州市台办主任、一级巡视员曾卫东,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

    时间:03-07
  • 纪念孙中山逝世百年 马英九倡两岸合作振兴中华

      中新社台北3月7日电 (记者 杨程晨)中山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座谈会7日在台北举行。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在会上发言时说,两岸虽社会制度不同,但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应互助合作、振兴中华。  马...

    时间:03-07
  • 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商业航天如何抢抓机遇?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郭超凯 郎朗)“商业航天”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连日来引发行业从业者热议。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的代表委员和行业专家指出,这不仅凸显了中国对商业航天的重视,也标志着这一新兴产业正...

    时间:03-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