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在“真香”体验中“拉满”消费热情(互动)

2025-03-07 08:3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商务部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商务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提振消费”“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消费提质升级”。相关话题引发热议,有网友问:大力提振消费有哪些制度安排,能给消费者带来哪些“民生红包”?会不会把未来的钱提前花了?消费提质升级,商品和服务越来越优质,价格会上涨还是下跌?……代表委员回应网友关切,积极建言献策。

  

  网友提问:提振消费,会“透支需求”吗?

  金桩委员(民建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委、内蒙古财经大学校长):

  提振消费的目的是让大家日子过得更好,并不会“透支需求”。在经济循环中,提振消费、扩大内需能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后又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进而再促进消费、改善民生,实现良性循环,滋养经济持续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里的诸多“民生红包”,旨在从提升消费能力、夯实消费底气、优化消费环境等多方面发力,扩大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比如,今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既能激活存量市场,又可给予消费者切实的优惠。同时,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减税降费、织密社会保障网等形成合力,实现收入增长、消费提振与民生改善的同频共振。

  柳江代表(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把惠民生和促消费结合起来,能帮助大家购买到更物美价廉的商品,享受到更细致周到的服务,给予消费者实打实的“真香”体验。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引导下,家电企业针对用户诉求,不断丰富产品、加大补贴、优化服务,让消费者能买到价格更实惠、售后更周到的家电产品。

  网友提问:消费升级,会“越买越贵”吗?

  李德祥代表(贵州省工商联副主席、贵州合力超市集团董事长):

  消费提质升级的关键,在于通过优化产品功能、提升服务质量以及优化消费体验来努力实现更高的性价比,不一定会“越买越贵”。通常,随着技术进步与市场竞争,产品迭代更新,性价比会越来越高。例如家电、汽车,性能和品质一直在提升,价格却越来越实惠。

  郁瑞芬委员(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消费提质升级,有助于推动商家更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也可能提高产品定价。比如在服务行业,企业深挖消费者在食品安全、健康生活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开展定制服务,虽然价格有可能变高,但消费者也会愿意为这些增值服务买单,认可这样的性价比。

  陈育群代表(广东普宁市潮菜厨师职业培训学校校长):

  消费提质升级要求企业抓住消费需求变化,调整经营策略,赢得消费者青睐,“拉满”消费热情。比如有的火锅店设置了KTV包厢,客人可以边吃火锅边唱歌;有的超市在店内开起了食堂,现做现卖……这种全新的消费体验,让消费者更有获得感,超越了简单价格高低的比较。

  网友提问:消费意愿,如何持续提升?

  王学军代表(宁夏吴忠市委书记):

  收入有预期,消费才有底气。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消费激励,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要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的就业支持力度,落实稳岗返还、税收优惠、就业补贴等政策,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从而为持续提升消费意愿夯实基础。

  在供给侧,各地应该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以优质供给引领消费提质升级。

  傅贵荣代表(浙江宁波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姚市委书记):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备受关注。

  要以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为牵引,切实把惠民生和促消费结合起来。扩大服务消费,进一步挖掘文娱、文旅等方面的服务消费潜力;运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完善质量标准、信用约束、综合治理、消费维权等制度,推动消费环境迭代升级。

  网友提问:消费维权,如何更加有力?

  彭静委员(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任):

  提振消费,离不开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实施改善消费环境专项措施,有助于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在网络购物领域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部门要强化对网络购物平台的监管,严厉打击侵权行为。要压实平台责任,网络购物平台要加强对商家的资质审核和管理,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和举报。另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对预付式消费侵权、“大数据杀熟”等消费领域痛点进行了精准回应,消费者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权。

  朱建弟代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董事长):

  随着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复杂化,消费者面临的风险也在增加。金融机构要完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机制,保障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同时应加大金融知识普及力度,提高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帮助消费者守护好自己的钱包。

  (本报记者张文、刘军国、沈靖然、王云娜、季觉苏、王崟欣、陈隽逸、王永战、邓剑洋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07日 09 版)

  • 相关阅读
  • 外国专家看两会:透过经济、外交、科技、环保议程了解中国

      2025年全国两会日前拉开帷幕,国际社会对此高度关注。多名外国专家近日表示,非常关注经济、外交、科技、环保等领域的议程,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中国问题专家甘思德(Scott Kenne...

    时间:03-07
  • 四川省委书记:四川在全国科技和产业版图中的地位更加凸显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单鹏 岳依桐)7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四川代表团举行开放团组活动。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向在场媒体记者简要介绍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时表示,四川在全国科技和产业版图中...

    时间:03-07
  • 世界看两会丨外媒:中国创新密集井喷

      近来,“中国智造”的含金量不断提升。国际媒体认为,中国创新正在经历密集井喷。  英国广播公司:不仅仅是在我们手机上,中国正在许多其他科技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看看汽车业,中国已经超越了传统汽车制造业国家,(出口)销...

    时间:03-07
  • #中国台湾省#热搜爆了!台湾艺人纷纷转发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7日在两会记者会上回应质疑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论调。王毅表示,台湾地区在联合国的唯一称谓就是“中国台湾省”。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过去不是,今后更绝无可能。  随后,中央广播...

    时间:03-07
  •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诚达:传承好中华文化 积极搭建文明互鉴桥梁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崔白露)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诚达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道教界要承担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守护者、弘扬者的责任,讲好中国道教故事,以开放、包容、平等的文明...

    时间:03-07
  • 郭毅委员:关注智慧中药房,解决群众“药”紧事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刘军)上午在村里看门诊,下午在家中就能收到煎好的中药;儿童吃的中药更适口,害怕“大碗喝药”的病人减药量不减药效……随着智慧中药房的推广使用,上述场景正在变为现实。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

    时间:03-07
  • 浙江省欧美同学会成立人工智能专委会 集成海归创新力量

      中新网杭州3月7日电 (郭其钰)3月7日,浙江省欧美同学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在杭州成立,旨在为浙江乃至全国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的归国留学人员,搭建学习交流、项目合作的平台,以促进人才汇聚、智慧碰撞和资源共享。  该...

    时间:03-07
  • 广州市台协青委会举行第七届干部就职仪式

      中新网广州3月7日电 (记者 郭军)广州市台资企业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台协青委会”)第七届干部就职仪式7日在广州举行。  广东省台办副主任方涛,广州市台办主任、一级巡视员曾卫东,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

    时间:03-07
  • 纪念孙中山逝世百年 马英九倡两岸合作振兴中华

      中新社台北3月7日电 (记者 杨程晨)中山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座谈会7日在台北举行。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在会上发言时说,两岸虽社会制度不同,但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应互助合作、振兴中华。  马...

    时间:03-07
  • 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商业航天如何抢抓机遇?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郭超凯 郎朗)“商业航天”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连日来引发行业从业者热议。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的代表委员和行业专家指出,这不仅凸显了中国对商业航天的重视,也标志着这一新兴产业正...

    时间:03-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