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在“真香”体验中“拉满”消费热情(互动)

2025-03-07 08:3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商务部

">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商务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提振消费”“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消费提质升级”。相关话题引发热议,有网友问:大力提振消费有哪些制度安排,能给消费者带来哪些“民生红包”?会不会把未来的钱提前花了?消费提质升级,商品和服务越来越优质,价格会上涨还是下跌?……代表委员回应网友关切,积极建言献策。

  

  网友提问:提振消费,会“透支需求”吗?

  金桩委员(民建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委、内蒙古财经大学校长):

  提振消费的目的是让大家日子过得更好,并不会“透支需求”。在经济循环中,提振消费、扩大内需能带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后又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进而再促进消费、改善民生,实现良性循环,滋养经济持续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里的诸多“民生红包”,旨在从提升消费能力、夯实消费底气、优化消费环境等多方面发力,扩大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比如,今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既能激活存量市场,又可给予消费者切实的优惠。同时,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减税降费、织密社会保障网等形成合力,实现收入增长、消费提振与民生改善的同频共振。

  柳江代表(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把惠民生和促消费结合起来,能帮助大家购买到更物美价廉的商品,享受到更细致周到的服务,给予消费者实打实的“真香”体验。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引导下,家电企业针对用户诉求,不断丰富产品、加大补贴、优化服务,让消费者能买到价格更实惠、售后更周到的家电产品。

  网友提问:消费升级,会“越买越贵”吗?

  李德祥代表(贵州省工商联副主席、贵州合力超市集团董事长):

  消费提质升级的关键,在于通过优化产品功能、提升服务质量以及优化消费体验来努力实现更高的性价比,不一定会“越买越贵”。通常,随着技术进步与市场竞争,产品迭代更新,性价比会越来越高。例如家电、汽车,性能和品质一直在提升,价格却越来越实惠。

  郁瑞芬委员(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消费提质升级,有助于推动商家更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也可能提高产品定价。比如在服务行业,企业深挖消费者在食品安全、健康生活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开展定制服务,虽然价格有可能变高,但消费者也会愿意为这些增值服务买单,认可这样的性价比。

  陈育群代表(广东普宁市潮菜厨师职业培训学校校长):

  消费提质升级要求企业抓住消费需求变化,调整经营策略,赢得消费者青睐,“拉满”消费热情。比如有的火锅店设置了KTV包厢,客人可以边吃火锅边唱歌;有的超市在店内开起了食堂,现做现卖……这种全新的消费体验,让消费者更有获得感,超越了简单价格高低的比较。

  网友提问:消费意愿,如何持续提升?

  王学军代表(宁夏吴忠市委书记):

  收入有预期,消费才有底气。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消费激励,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要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的就业支持力度,落实稳岗返还、税收优惠、就业补贴等政策,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从而为持续提升消费意愿夯实基础。

  在供给侧,各地应该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以优质供给引领消费提质升级。

  傅贵荣代表(浙江宁波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余姚市委书记):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发展备受关注。

  要以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为牵引,切实把惠民生和促消费结合起来。扩大服务消费,进一步挖掘文娱、文旅等方面的服务消费潜力;运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完善质量标准、信用约束、综合治理、消费维权等制度,推动消费环境迭代升级。

  网友提问:消费维权,如何更加有力?

  彭静委员(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任):

  提振消费,离不开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实施改善消费环境专项措施,有助于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在网络购物领域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部门要强化对网络购物平台的监管,严厉打击侵权行为。要压实平台责任,网络购物平台要加强对商家的资质审核和管理,及时处理消费者投诉和举报。另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对预付式消费侵权、“大数据杀熟”等消费领域痛点进行了精准回应,消费者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权。

  朱建弟代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董事长):

  随着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复杂化,消费者面临的风险也在增加。金融机构要完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机制,保障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同时应加大金融知识普及力度,提高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帮助消费者守护好自己的钱包。

  (本报记者张文、刘军国、沈靖然、王云娜、季觉苏、王崟欣、陈隽逸、王永战、邓剑洋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07日 09 版)

  • 相关阅读
  • “数”说“两高”报告里的公平正义

      中新社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郭超凯)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8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两高”报告披露的一系列数字,成为中国司法机关坚持司法为民、维护公平正义的生动注脚。3月...

    时间:03-08
  • 玉渊谭天丨重拳出击加拿大 中国采取全球首例反歧视措施

      3月8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反歧视调查报告,建议对加拿大采取反歧视措施。具体来说,就是要对原产于加拿大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这是中国发起的全球首例反歧视调查,是对加拿大错误选择的有力反制,更是对一些意图对中国加...

    时间:03-08
  • 袁亮院士:“三必须”推动安全生产领域本质安全

      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 (储玮玮 黎园)“推动安全生产领域本质安全,必须依靠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必须服务国家需求和民众期待。”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在十四届全国...

    时间:03-08
  • 观察丨从“两高”报告看中国的良法善治

      中新社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张素)8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两高”报告治罪与治理并重,彰显良法善治安天下。3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

    时间:03-08
  • 推动共富,浙江“村书记”们有话说

      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邵燕飞 周健)眼下,有关浙江乡村的话题频频成为网络热点。关注度提升的背后是近年来浙江以“千万工程”为牵引,着力乡村建设,推进共同富裕先行示范。  乡村是共同富裕主战场。持续增强粮食等重...

    时间:03-08
  • 农业农村部部长回应农村高额彩礼“娶不起”等问题

      中新社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魏园 李金磊)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8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在答问时谈到高额彩礼“娶不起”等问题,称要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进一步推进农村...

    时间:03-08
  • 水利部部长:近10年中国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

      中新社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魏园 李金磊)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8日在北京举行。中国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答问时表示,近10年,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1倍的情况下,全国用水总量实现了零增...

    时间:03-08
  • 全国两会“机”智感爆棚,人形机器人何时走入生活?

      中新社北京3月8日电 题:全国两会“机”智感爆棚,人形机器人何时走入生活?  中新社记者 常涛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人形机器人大放异彩。  从中国政府网发布《机器人群侠传》科技短片,到机器人现场举麦采访,再到“具...

    时间:03-08
  •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坚决支持中国政府对加拿大的反歧视调查裁决

      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简称“中钢协”)8日发布关于支持中国商务部就加拿大对华相关限制性措施反歧视调查裁决的声明。  2025年3月8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就加拿大对华相关限制性措...

    时间:03-08
  • 时政微纪录丨与“她”同行

    视频:时政微纪录丨与“她”同行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我们致敬每一个平凡而伟大的 “她”。  每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份特殊的祝福都会如期而...

    时间:03-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