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扎实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25-03-08 08:41: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9月在湖南考察时深刻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形成更多新的文化产业增长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湖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积极探索具有湖南特色的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发展之路,为加快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文化和科技融合是关乎长远发展的重大时代命题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两者有机融合、双向赋能,是赓续中华文脉、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课题。习近平总书记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全局高度出发,科学统筹文化强国建设和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出文化和科技融合这一重大时代命题,为湖南探索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发展之路提供了科学指引。

  文化和科技融合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从“铅与火”推动图书、报刊等迅猛发展,到“光与电”催生广播、电视等繁荣发展,历史上每一次文化和科技的大融合都带来人类社会的大发展大跃升。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文化和科技融合浪潮席卷全球,日益成为大国竞争的战略制高点。过去20年,文化和科技类行业是风险投资最活跃的领域之一。2023年全球十大新兴技术中有6项属于“文化+科技”融合技术,全球市值前十的上市公司中有7家是文化科技类企业。当前,湖南正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加快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湖南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既是把握发展大势的战略选择,也是打造“三个高地”的题中之义。

  文化和科技融合是担负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的内在要求。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必须担负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用现代科技激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实现文化建设的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是更好担负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去年3月在湖南考察时勉励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是湖南增强文化软实力的丰富资源和深厚基础”,强调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传承历史文化,赓续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湖湘文化在新时代实现新发展、呈现新气象。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对于湖南进一步增强文化软实力、更好担负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文化和科技融合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文化和科技都具备创新驱动和知识密集的特点。文化和科技融合在本质上是通过让创新起主导作用,进而实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从而催生出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带动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这符合新质生产力“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湖南文化底蕴深厚、科教资源丰富、创新创业氛围活跃,在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动漫卡通、信息技术、高性能计算等领域形成了人才和产业集聚的优势。同时,湖南尤其是长沙“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的良好氛围深受年轻人喜爱,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具有独特优势。湖南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作为一项战略工程抓紧抓好。

  立足湖南实际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发展

  注重加强组织保障、系统谋划推进。把文化和科技融合作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首批重点推进改革事项、作为打造“三个高地”的标志性工程强力推进,调动全省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持续兴起文化和科技融合浪潮。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部省联动机制,“挂图作战”、专班推进;组建由院士团队领衔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咨询专家委员会开展调研论证,加强与全国文化科技头部企业对接合作,聚焦音视频内容、音视频装备、数字文博、动漫游戏等优势领域精准发力,首批谋划实施20个标志性项目,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走深走实。

  注重培育壮大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一方面,加快发展“自主标准+国产设备+优质内容”模式的音视频产业,启动打造“永不落幕”的音视频装备展,2024年全省音视频产业集群规上企业营收突破2827.6亿元、同比增长9.7%。探索依托湖南博物院丰富的馆藏资源和湖南广电领先的研发能力,建设“24小时不打烊的线上博物馆”,开发数字文博平台“山海”APP,上线3个月完成1.4万件珍贵文物的数字化采集工作。应用数字技术,对永州浯溪碑林等古代石碑石刻开展抢救性保护,推动历史文物活化利用。打造“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品牌,去年韶山市接待各类研学人员133.5万人次,吸引各方游客近1300万人次。推动马栏山译制中心落地建设,科技加持打造的影视娱乐、版权输出等数字文化贸易走在全国前列。另一方面,改造提升烟花、陶瓷等传统文化业态。浏阳市开发剧情实景烟花秀,推动烟花产业从“卖产品”向“卖创意”转型升级,国外市场份额占比超70%。醴陵市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将地域文化、传统文化、流行文化融入陶瓷设计,日用瓷器出口量居全国前列。

  注重汇聚前沿科技力量、强化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通过采取央地协同、省部共建、校企合作等方式,布局建设“数字文化创意智能设计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5G高新视频多场景应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实验室、马栏山音视频实验室等研发应用平台。健全文化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协同攻关机制,联合中国科学院等开展科研攻关,实施算力网络构建、超高清视频算法等“十大技术攻关项目”,自主GPU、4K/8K超高清视频解码芯片、音视频多媒体垂类大模型等实现技术突破,数字内容生产工具软件产品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用户超15亿。

  注重深化文化和科技融合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长沙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管理体制改革,吸引全国乃至全球致力于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企业、人才和重要科技力量在马栏山集聚,目前已有5家文化上市企业、2家“全国文化企业30强”企业、180多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以及近6万名音视频产业人才。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调整优化高校布局和学科专业设置,推动相关高校将办学资源向文化和科技融合领域的新兴交叉、急需紧缺学科倾斜;探索校企社联动育人新模式,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机制;设立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投基金,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大学生来湖南开展文化和科技融合等领域创新创业。探索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以市场化方式吸引全网算料向湖南汇集,把海量数据变成有价值、可交易的生产要素资源。

  准确把握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原则和方法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根本政治保证。湖南始终把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作为指导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根本遵循,坚持服务“国之大者”与发挥湖南优势相结合,努力探索既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又可抢占宣传思想文化制高点的新路子,确保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守正创新。对文化建设来说,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湖南在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中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格外注重统筹导向、内容和传播方式三个要素,坚持导向是命门、内容是灵魂、传播方式是翅膀,严把导向关,在确保正确导向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内容建设和传播方式创新,不断激发和放大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乘数效应。

  坚持系统集成。文化和科技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战略工程。湖南始终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强化全局谋划和整体推进,借助改革创新这把“金钥匙”,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体制机制创新、金融支持、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工作,聚力打通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的各类堵点卡点,努力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积厚成势、见到实效。

  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同向发力。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缺一不可。湖南坚持把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作为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注意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职责边界,政府对科研攻关、要素供给等市场和企业能解决的领域,放权到位、支持到位、服务到位,转而把更多精力放在搭建公共研发平台、优化营商环境等市场不愿干、干不了或干不好的事情上,持续激发各类主体参与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

  坚持底线思维。文化的固有属性首先是意识形态属性,文化提供的产品首先是精神产品,文化体现的价值首先是社会价值。湖南始终把统筹发展和安全摆在首位,坚决扛牢意识形态安全责任制,健全文化科技伦理审查机制,构建内容安全智能感知和监管体系,织牢经济、金融、社会、科技、网络、数据等领域安全防护网,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行稳致远。

  (作者为中共湖南省委书记)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08日 13 版)

  • 相关阅读
  • 区域战略加力实施 京津冀协同发展再出发

      中新网北京3月9日电 (董皓楠)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区域战略实施力度。其中明确,要提升京津冀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  近年来,京津冀三地深化协同创新机制,加大研发投入。据京津冀协...

    时间:03-09
  • 张广汉: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

      中新网3月9日电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3月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委员进行大会发言。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 张广汉:  各位委员,我发言的题目是: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

    时间:03-09
  • 全国政协常委谭锦球:建立国际传播战略机构 关注青年文化传承

      两会期间,“文化传承发展”再度成为高频词,从报告中的“稳”与“进”,到政协委员们深入文化腹地的扎实调研,中国文化正经历一场从“自觉”到“行动”的深刻变革。视频:...

    时间:03-09
  • 聂鑫: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普”写法治中国华章

      中新网3月9日电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3月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委员进行大会发言。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聂鑫:  各位委员,我代表无党派人士界发言的题目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普”...

    时间:03-09
  • 中国海军将参加“安全纽带-2025”联合演习

      中新网3月9日电 据国防部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3月上中旬,中国、伊朗、俄罗斯海军将举行“安全纽带-2025”联合演习。该演习计划位伊朗恰巴哈尔港附近区域组织实施,主要开展打击海上目标、临检拿捕、损害管制、联合搜...

    时间:03-09
  • 全国三八红旗手何慧俐:在津台胞教师用诗词架起“连心桥”

      中新网天津3月8日电 题:全国三八红旗手何慧俐:在津台胞教师用诗词架起“连心桥”  中新网记者 孙玲玲  近日,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的一间教室内,人文艺术学院副教授、台湾研究所副所长何慧俐站上讲台,开始了新学期的...

    时间:03-09
  •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8日上午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如下: 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大及其常...

    时间:03-09
  • 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摘要)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8日上午向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摘要如下: 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

    时间:03-09
  • 联合国国际劳动妇女节纪念活动暨北京世界妇女大会三十周年对话会在日内瓦举行

    本报柏林3月8日电 (记者刘仲华)日内瓦消息:联合国国际劳动妇女节纪念活动暨北京世界妇女大会三十周年对话会7日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举行。 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总干事瓦罗瓦娅、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

    时间:03-09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摘要)

    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受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3月8日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报告摘要如下: 过去一年的工作 2024年...

    时间:03-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