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乡野迎春晖——各地不违农时积极春耕备耕扫描

2025-03-10 06:12:0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题:乡野迎春晖——各地不违农时积极春耕备耕扫描

新华社记者韩佳诺、古一平、魏弘毅

春回大地,万象“耕”新。准备农资、修检农机、田间管理……大江南北,不违农时,春耕备耕有条不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农机是种田的重要保障。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梨丰乡的旭瑞农业专业合作社,大家伙儿正忙着对大型拖拉机、播种机等农机进行检修。

走近一台8行气吹式免耕播种机,合作社理事长刘佳良告诉记者,这是他们今年新买的农机装备,一台要30多万元。

“播种机对于提升作物的出苗率非常重要,今年我们买了多台新机子替代老款的指夹式播种机,确保苗齐苗壮。”刘佳良说,新机子也更加匹配他们使用的大垄密植种植技术,通过增加单位面积的种植株数,来提高作物产量。

开行、碎土、切根……伴随着低沉的轰鸣声,一台油电混动微耕机在山地间灵活穿梭,半个小时就完成了3亩多山田的耕整工作。“新能源农机不仅小巧,方便山区作业,还有抽水、照明等功能,是农机里的‘多面手’。”江西省兴国县长冈乡榔木村村民王礼发说。

兴国县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地带,受地形地貌影响,不少农田坡度较大、面积较小,不适合中大型农机耕作。县里通过与高校开展技术合作,大力发展新能源微耕机,有效提升丘陵山区农田耕作机械化水平。

王礼发说,有了各类现代化农机,种田不仅效率更高还更轻松,今年他打算多种些水稻。

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好2025年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老旧农机报废补贴进一步扩围,补贴标准也显著提高。这给广大农户适时更新农机带来更多真金白银的支持。

开春一渠水,秋收万石粮。

春灌是土地越冬后“喝”的第一口水,农田能否“喝好喝饱”,关乎全年的粮食收成。

在江西省丰城市小港镇的一处高标准农田,刚刚翻耕完的土壤松软。什么时候放水?放多少水?这些问题过去都是靠种田老把式的“估算”,现在则可以依靠科技“精打细算”。

江西省赣抚平原水利工程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来到田间,将一个个传感器安装在泥土里。“这是今年新投入使用的数字孪生技术,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水层深度和土壤墒情,可以识别需水区域和需水量,动态绘制‘田间需水地图’,避免大水漫灌。”赣管局供水管理中心主任易斌介绍,这些自动监测设备配合搭载多光谱设备的无人机,能够定期对灌区的田间需水、作物长势等情况进行智能分析,目前灌区已建成水情、工情、农情等监测点838处。

水利部3月4日公布数据显示,全国春灌累计灌溉面积已达2600余万亩。其中,已开灌大中型灌区428处,灌溉面积达2400余万亩。

记者了解到,全国土壤墒情总体适宜,重点水库蓄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灌溉水源相对充足。结合春季降水、江河来水预测和春灌需水等方面综合分析,春灌用水和城乡供水整体有保障。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买好肥、施好肥是稳产增收的重要基础。

3月初,在牡丹江市林口县一处化肥经销点,高高的化肥垛下面,工人正在往四轮车斗里装化肥。“现在买肥不用东奔西走,只要一个电话经销商就会把化肥送到家。”林口县龙爪镇小龙爪村农民崔光哲说,“这次我买了50袋有机肥,春耕还是应该早做打算。”

同一时期,在全国产粮大县河南省商水县,一望无际的小麦田郁郁葱葱。当前正值小麦返青期,上周刚下过一场春雨,气温回暖,对当地的种田大户刘天华来说,是个好消息。“现在正是小麦开始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的时候,我们这几天正在加紧追肥。”

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在刘天华的4000多亩小麦地里,施肥方式由洒播变成了机播。“之前用洒播施肥,肥料洒在土地里,一下雨就容易蒸发。现在机播是把农药直接施在土里,成本减少了30%。”

据农业农村部化肥保供工作专班调度,截至2月27日,省级化肥下摆到位率达70.8%,市、县两级化肥下摆到位率分别为61.5%、60.5%,省、市、县化肥下摆进度均略快于去年同期。

一年好景看春耕。春回日暖,丰收可期。

  • 相关阅读
  • 外交部:“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没有独立地位”是联合国一贯立场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记者温馨、董雪)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0日表示,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在提及台湾时,使用的称谓就是“中国台湾省”。“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没有独立地位”,这是联合国的一贯立场,均有案可...

    时间:03-10
  • “中国的持续开放为全球企业带来广阔机遇”

      走进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哲学与科学学院教授路易斯·保利诺的办公室,记者的目光立刻被墙上的一张报样吸引,那是人民日报1949年10月1日头版的复印件。他告诉记者:“新中国自成立以来取得了举世瞩...

    时间:03-10
  • “要继续往前跑,一定会做得更好”

      “上个世纪90年代,我们国家心脏搭支架手术的能力还不行。”今年全国两会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听了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张俊杰代表用新技术为患者重建“心门”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感慨万千...

    时间:03-10
  • 中共代表团访问丹麦

      新华社奥斯陆3月7日电 (记者张玉亮)哥本哈根消息:3月5日至7日,中联部副部长陆慷应邀率中共代表团访问丹麦,分别会见环境大臣赫乌尼克、外交部常秘叶普、政党领导人等,并同智库学者及大学生代表...

    时间:03-10
  • 怎么看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读者点题·共同关注)

      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提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多年来,这一目标都是“3%左右”,今年比往年有所下调,该如何看待这一调整?   ——人民网网友13****2     回答这一问题,...

    时间:03-10
  • 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充满活力(国际论坛·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时没有照搬他国模式,而是根据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实际情况推进创新发展,这为其他国家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发展道路提供了有益借鉴      民主在不同的历史文化...

    时间:03-10
  • 会风简约 纪律严明 务实高效

      “请各位代表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控制好发言时间。”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分组审议现场,主持人话音刚落,代表们便迫不及待地接过话筒。  “少作表态发言,多提意见建议”,这一要求...

    时间:03-10
  • 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和音)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今年继续锚定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既体现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也展现赋能世界经济、创造发展机遇的胸怀和担当    “中国设定增长5%左右的‘雄心勃勃的...

    时间:03-10
  • 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代表委员议国是)

      “教育”“科技”“人才”——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这三个关键词: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强调“...

    时间:03-10
  • 中国两会传递稳与进的明确信息

      全国两会新闻中心,各国记者穿梭忙碌,捕捉中国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政策走向。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环境,世界更加关注中国的稳与进。  “中国发展的密码就在这里”“全国两会的背后是中国的‘社会...

    时间:03-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