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祛除办事痛感 赢得群众好感(互动)

2025-03-10 08:1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数据来源:中国政府网、新华社

">

  数据来源:中国政府网、新华社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和常态化推进机制,完善覆盖全国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

  政务服务话题引发热议,有网友提问:办事材料和环节还有哪些可以减、怎么减?线上线下服务如何更好融合?推进政务服务改革,还有哪些更务实的举措?代表委员回应网友关切,积极建言献策。

  

  网友提问:打破壁垒还有更优解吗?

  江元勋代表(福建省武夷山市桐木之星正山小种红茶茶业专业合作社发起人):

  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政府要更多从管理者转向服务者。精简不必要的审批和材料,关键要敢于放权,积极打通地域、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整合审批流程,避免重复环节,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信息、材料共享。

  减流程、减材料,这道“减法”题,应从政府各职能部门转变服务理念做起。去年10月,福建省武夷山市开始推行“一窗通办”改革,打造无差别受理综合办事窗口,解决线下沟通机制存在的地理分割、职能分块等问题,做好信息共享,确保信息同步、流程一致。

  王桂林委员(广东省广州市政协副主席):

  近年来,各地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减材料、减环节,将关联性强、办理量大、办理时间相对集中的多个事项集成办理,但还有一些审批流程和材料需要简化。

  政务服务是检验营商环境的试金石,是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一环。做好“减法”还要提升包容度。无论是“一窗受理”还是“一窗办结”,都意味着要下放权限。

  要让企业、群众全流程感觉到“快”,这背后的技术突破、流程再造实际上并不难,真正的难点在于转变观念。

  要给予一定的试错机会、容错空间,对于小失误、小瑕疵给予一定的包容,不断改进完善,激发出政府部门创新审批流程模式的更大能量。

  网友提问:线下帮办还能更人性化吗?

  王强代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市长):

  数字赋能政务服务是大势所趋,近年来越来越多事项已经实现随时办、随地办。不过也有企业、群众反映,办事平台却越来越多,操作系统也越来越复杂。

  以数据“多跑路”换来企业、群众办事“少跑路”甚至“不跑路”,这是不断优化政务服务的关键。拉萨市打造“萨都办”APP一体化服务平台,接入12345网上投诉、不动产权属查询、掌上医保、掌上社保等86项便民应用,建立“云+网+端”智能化服务体系。

  同时,不能忽视线下服务,要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要统一服务标准,统一打造应用系统,确保电脑端、移动端、自助端、窗口端“数据同源、标准同一、服务同质”,大力推进线下帮办。

  吕爱辉委员(吉林省延边畜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智能化服务不能只求速度不顾温度,要延伸服务触角,提供不同方案,让办事群众有更多选择权。比如,充分考虑老年人等群体诉求,保留线下兜底服务。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非网民人口,他们离不开面对面的线下服务。对老年人等群体要线上引导办,线下帮着办。以吉林省为例,多地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会定期上门探访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并允许子女线上代办老年卡年审等。这些精细化、人性化的服务举措,体现了为民情怀,受到群众欢迎。

  网友提问:政策落地可以更快些吗?

  冯帆代表(国浩律师(南昌)事务所主任):

  资金补贴、兜底保障……为优化营商环境,便利群众办事,各地推出越来越多的便民惠民政策,但一些企业和群众反映,从“出台政策”到“享受到政策”,还有一段距离和“时差”。

  惠企利民政策更好落地,政策直达是实用法宝。过去是政府发公告,企业、群众看到了再来申请,其中存在对政策不知晓、申请速度慢等问题。应从“要政策”向“送政策”转变,全面梳理行政给付、资金补贴扶持、税收优惠等政策条件和适用规则,精准匹配符合政策条件的企业和群众,在更多领域实现政策“免申即享”。

  李明委员(四川省攀枝花市副市长):

  对于必须依申请办理的,要做好政策解读,让企业、群众听得懂、会操作。要依托政务服务平台设立惠企专区,建立“政策直达”机制,组建由职能部门骨干和行业专家组成的政策宣讲团,定期开展“送策入企”活动,并建立企业诉求响应平台,将政策咨询、申报、兑现等环节全流程线上化。同时,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群众自动生成申请表、调用申请材料,并主动精准推送,便利自愿申请。

  史志军代表(江苏省淮安市委书记):

  为帮助企业打通政策获取慢、办理过程繁、足额兑付难等堵点,淮安市探索“全市域、全事项、全流程”财政奖补集成服务改革,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这些措施使申报材料减少77%、审批环节精简51%、办理时限压缩72%。淮安市还将建立AI赋能的跨部门政策统筹平台,通过数据共享和智能比对,对符合奖补政策条件的企业推行常态化“免申即享”,切实打通惠企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本报记者刘晓宇、施钰、张艺开、鲜敢、刘以晴、周欢、秦瑞杰、姚雪青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10日 09 版)

  • 相关阅读
  • 浙江代表团提交议案13件 聚焦华侨权益保护立法等

      中新网北京3月10日电 (邵燕飞 郭其钰)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浙江代表团在1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浙江代表团共向本次大会提出议案13件,均为立法案;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528件,其中代表团建议6件。3月10日,十四届...

    时间:03-10
  • 两会1+1丨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3月9日下午,以民生为主题的记者会上,四部门一把手和媒体面对面,聚焦民生关键词,为公众打开了怎样保障有力,更有温度的民生图景?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写入“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我们又该如何从根本上防范“内卷”的发...

    时间:03-10
  • 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文创撬动大市场 传统文化焕新机

      中新网北京3月10日电 (记者 郎朗)从年销售额200万到超6700万,从默默无闻到全网爆火,河南博物院“考古盲盒”等文创产品,不仅成为文博界的“顶流”,更探索出一条以文创激活传统文化、带动产业发展的创新路径。  2025...

    时间:03-10
  • 观察丨着力经济文化 按既定步骤推动两岸关系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电 题:着力经济文化 按既定步骤推动两岸关系  中新社记者 朱贺 徐雪莹 陈建新  2025年,“完善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外长记者会多次提及一个中国原则。多位学...

    时间:03-10
  • 两会有新“议”丨“闹海”更要“出海” 优秀传统文化IP如何破局全球化?

      三月北京,春潮涌动。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正在进行,中国电影、传统文化成为许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3月8日,据网络平台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全球票房(含预售及海外)超148亿元,正冲击全球影史票房榜第6位,并成为中...

    时间:03-10
  • 外交部:“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没有独立地位”是联合国一贯立场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记者温馨、董雪)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0日表示,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在提及台湾时,使用的称谓就是“中国台湾省”。“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没有独立地位”,这是联合国的一贯立场,均有案可...

    时间:03-10
  • 政协委员连玉明:三江源国家公园应打造世界级生态保护典范

      中新网3月10日电 (陈天浩)10日,全国政协委员、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首席专家连玉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三江源国家公园兼具国家代表性与世界影响力,正成为展现中国生态形象、促进文明交流的重要国际窗口。他强调,在"十...

    时间:03-10
  • 最高法:存在严重违法及失信的行为 将被纳入失信名单

      中新网3月10日电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黄文俊10日强调,被执行人被纳入失信名单的前提条件是存在严重违法及失信的行为。  10日,最高人民法院举办2025年全国两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系列全媒体直播访谈...

    时间:03-10
  • 《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要求》国家标准发布

      中新网3月10日电 据“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要求》(GB/T 45222—2025)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5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标准明确了食品安全事故...

    时间:03-10
  • 最高法:2024年我国民商事生效裁判文书自动履行率提升至57.99%

      中新网3月10日电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黄文俊10日透露,我国民商事生效裁判文书的自动履行率逐年提升,2024年达到了57.99%。  10日,最高人民法院举办2025年全国两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解读系列全媒体直播访...

    时间:03-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