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我从基层来

2025-03-10 08:13: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倪迪代表——

  三年磨一“建”

  本报记者  张  璁  王崟欣

  锚定“海员群体”,全国人大代表、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油运库船长倪迪提了三年建议,也打磨了三年建议,今年更有把握了。

  “海员是国际货物的运送者、国际交流的‘信差’,是公认的艰苦职业和风险职业。”倪迪代表说,“我国海员职业面临吸引力降低、队伍结构性失衡等问题。”

  2023年,第一年履职时,倪迪代表发放线上问卷,24小时就收到936份反馈,两天后的数据量就超过3000条。

  “想要打造稳定可靠的海员队伍,必须加快优化海员等特定人群的社会保障权益。”当年全国两会上,倪迪代表提出第一份建议。

  倪迪代表并没有就此止步。当年从全国两会回来后,他开展了为时一年的调研,深入走访各大航运公司、行业协会和海员群体。他发现,海员权益保障要遵守国际公约,但我国现行劳动法规对部分海员权益的保护尚未覆盖。

  于是,2024年全国两会,倪迪代表又带来了一份建议:完善国务院部门规章,推动海员社会保障立法。

  努力层层递进,倪迪代表的思考也不断深化。去年,他积极参加履职培训,更多从国家战略层面思考问题。钱凯港、玫瑰轮,这些国际上与海员、海运相关的信息,他如数家珍。他说:“建设海洋强国,海员是关键要素,亟须强化制度建设,逐渐实现海员立法领域从‘国际规则国内化’到‘国内规则国际化’的转变,以期提升我国在国际海事领域的话语权。”

  今年全国两会,倪迪代表继续呼吁加快推进相关立法,为我国海员职业的战略地位、队伍建设和素质提升提供制度保障。

  一个焦点、两年调研、三份建议,倪迪代表的调研资料已在电脑里积累了数十万字。三载光阴磨一“建”,写下全过程人民民主鲜活的注脚。

  

  鹿新弟代表——

  “当代表也要有工匠精神”

  本报记者  申少铁  胡婧怡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走进一汽解放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6DV超级工厂的“新时代职工之家”,一场讨论正在进行。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鹿新弟一边与工人交谈,一边做笔记。他说:“我在生产一线工作了30多年,履职调研最常去的地方就是我最熟悉的企业车间。”

  紧贴工人、紧贴一线,鹿新弟代表着力把情况摸清、把对策提实。去年全国两会,他提出《关于发挥劳模创新(技能大师)工作室作用培养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的建议》。4个月后,中华全国总工会作出答复,明确表示将加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创建力度。

  此前,他参与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调研,许多一线工友反映职业发展“天花板”难打破。为此,他提出推动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在国家层面设立“新八级工”制度等建议。

  2022年,我国试行“八级工”制度,在原有的技能人才职业技能5个等级的基础上,向上增加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向下增设学徒工。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累计评聘特级技师、首席技师4000余人。

  “当代表也要有工匠精神。立足岗位一线,为解决产业工人实际问题建言献策,就是我的责任。”鹿新弟代表说。今年,他围绕壮大技能人才队伍、保障产业工人权益等主题,又带来了10余条建议。

  

  冯江华委员——

  “提建议要有可行性分析”

  本报记者  孙  超

  夜深了,全国政协委员、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冯江华仍在字斟句酌,完善提案。他反复念叨一个词——“可行性”。

  投身科研一线30余年,他主持或参与了“和谐号”“复兴号”等高速动车组的科研攻关。2024年12月,运营时速400公里的CR450动车组样车正式发布。负责其中牵引系统及其关键部件研发的,正是冯江华委员带领的团队。在他看来,“创新是大胆想象与严谨思维的完美结合,只有在坚实的逻辑基石上,才能筑起通往未来的桥梁。”

  做科研十分严谨,委员履职亦是如此。冯江华委员说:“提建议要有可行性分析。唯有充分论证,才能真正推动解决问题,实现‘纸面’走向‘地面’、‘建议’变成‘满意’。”

  为此,他总是与调研对象充分沟通,反复推敲每一条提案、建议内容。他精心撰写的多份提案、建议,均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

  冯江华委员在调研中发现,对于既懂工业、又懂信息技术的数字工匠,技能培养和成长路径还不明确。他建议在有条件的地区、企业试点建立层次分明的岗位能力评价、认证体系。为验证可行性,他观摩研究了一些地方举办的数字工匠竞赛,并组织同事进行“头脑风暴”,给他的建议找“破绽”。

  “无论是搞科研,还是委员履职,都要脚踏实地。只有这样才经得起检验。”冯江华委员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10日 11 版)

  • 相关阅读
  • 外交部:“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没有独立地位”是联合国一贯立场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记者温馨、董雪)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0日表示,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在提及台湾时,使用的称谓就是“中国台湾省”。“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没有独立地位”,这是联合国的一贯立场,均有案可...

    时间:03-10
  • 中国围棋新人王赛在京开幕 常昊:所有棋手要有底线思维

    人民网北京3月10日电 (记者李乃妍)3月9日,第29届“马桥杯”中国围棋新人王赛开幕式在中国棋院举行,开幕式后进行了本赛第一轮比赛。开幕式上,中国围棋协会主席常昊要求所有棋手要有底线思维,决不允许用A...

    时间:03-10
  • 让改革所向与群众所盼更好契合(人民论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改革”成为高频词。改革,不仅是文本里的高频词、关键词,更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新变化,从中可以真切感受当代中国的脉动。  “委员通道”上,周岚委员讲述了城市更新项目的实...

    时间:03-10
  • 会风简约 纪律严明 务实高效

      “请各位代表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控制好发言时间。”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分组审议现场,主持人话音刚落,代表们便迫不及待地接过话筒。  “少作表态发言,多提意见建议”,这一要求...

    时间:03-10
  • 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和音)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今年继续锚定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既体现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也展现赋能世界经济、创造发展机遇的胸怀和担当    “中国设定增长5%左右的‘雄心勃勃的...

    时间:03-10
  • 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代表委员议国是)

      “教育”“科技”“人才”——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这三个关键词: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强调“...

    时间:03-10
  • 中国两会传递稳与进的明确信息

      全国两会新闻中心,各国记者穿梭忙碌,捕捉中国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政策走向。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环境,世界更加关注中国的稳与进。  “中国发展的密码就在这里”“全国两会的背后是中国的‘社会...

    时间:03-10
  • 稳楼市,更好满足住房需求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住楼市股市”“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3月9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介绍,去年四季度新建商品房的销售...

    时间:03-10
  • 代表议案质量明显提升

      3月9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秘书处议案组组长、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主任郭振华就代表议案建议办理介绍了相关情况。根据大会主席团第一次会议决定的代表提出议案截止时间,到...

    时间:03-10
  • 以司法之力为民企“撑腰赋能”

      “要让民营企业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平等对待。”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海波代表认为,要坚持各类型企业一视同仁,以“硬举措”优化“软环境”,以司法之力为民营企业“撑腰赋能”。建议...

    时间:03-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