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我从基层来

2025-03-10 08:13: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倪迪代表——

  三年磨一“建”

  本报记者  张  璁  王崟欣

  锚定“海员群体”,全国人大代表、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油运库船长倪迪提了三年建议,也打磨了三年建议,今年更有把握了。

  “海员是国际货物的运送者、国际交流的‘信差’,是公认的艰苦职业和风险职业。”倪迪代表说,“我国海员职业面临吸引力降低、队伍结构性失衡等问题。”

  2023年,第一年履职时,倪迪代表发放线上问卷,24小时就收到936份反馈,两天后的数据量就超过3000条。

  “想要打造稳定可靠的海员队伍,必须加快优化海员等特定人群的社会保障权益。”当年全国两会上,倪迪代表提出第一份建议。

  倪迪代表并没有就此止步。当年从全国两会回来后,他开展了为时一年的调研,深入走访各大航运公司、行业协会和海员群体。他发现,海员权益保障要遵守国际公约,但我国现行劳动法规对部分海员权益的保护尚未覆盖。

  于是,2024年全国两会,倪迪代表又带来了一份建议:完善国务院部门规章,推动海员社会保障立法。

  努力层层递进,倪迪代表的思考也不断深化。去年,他积极参加履职培训,更多从国家战略层面思考问题。钱凯港、玫瑰轮,这些国际上与海员、海运相关的信息,他如数家珍。他说:“建设海洋强国,海员是关键要素,亟须强化制度建设,逐渐实现海员立法领域从‘国际规则国内化’到‘国内规则国际化’的转变,以期提升我国在国际海事领域的话语权。”

  今年全国两会,倪迪代表继续呼吁加快推进相关立法,为我国海员职业的战略地位、队伍建设和素质提升提供制度保障。

  一个焦点、两年调研、三份建议,倪迪代表的调研资料已在电脑里积累了数十万字。三载光阴磨一“建”,写下全过程人民民主鲜活的注脚。

  

  鹿新弟代表——

  “当代表也要有工匠精神”

  本报记者  申少铁  胡婧怡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走进一汽解放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6DV超级工厂的“新时代职工之家”,一场讨论正在进行。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鹿新弟一边与工人交谈,一边做笔记。他说:“我在生产一线工作了30多年,履职调研最常去的地方就是我最熟悉的企业车间。”

  紧贴工人、紧贴一线,鹿新弟代表着力把情况摸清、把对策提实。去年全国两会,他提出《关于发挥劳模创新(技能大师)工作室作用培养更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的建议》。4个月后,中华全国总工会作出答复,明确表示将加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创建力度。

  此前,他参与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调研,许多一线工友反映职业发展“天花板”难打破。为此,他提出推动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在国家层面设立“新八级工”制度等建议。

  2022年,我国试行“八级工”制度,在原有的技能人才职业技能5个等级的基础上,向上增加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向下增设学徒工。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累计评聘特级技师、首席技师4000余人。

  “当代表也要有工匠精神。立足岗位一线,为解决产业工人实际问题建言献策,就是我的责任。”鹿新弟代表说。今年,他围绕壮大技能人才队伍、保障产业工人权益等主题,又带来了10余条建议。

  

  冯江华委员——

  “提建议要有可行性分析”

  本报记者  孙  超

  夜深了,全国政协委员、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冯江华仍在字斟句酌,完善提案。他反复念叨一个词——“可行性”。

  投身科研一线30余年,他主持或参与了“和谐号”“复兴号”等高速动车组的科研攻关。2024年12月,运营时速400公里的CR450动车组样车正式发布。负责其中牵引系统及其关键部件研发的,正是冯江华委员带领的团队。在他看来,“创新是大胆想象与严谨思维的完美结合,只有在坚实的逻辑基石上,才能筑起通往未来的桥梁。”

  做科研十分严谨,委员履职亦是如此。冯江华委员说:“提建议要有可行性分析。唯有充分论证,才能真正推动解决问题,实现‘纸面’走向‘地面’、‘建议’变成‘满意’。”

  为此,他总是与调研对象充分沟通,反复推敲每一条提案、建议内容。他精心撰写的多份提案、建议,均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

  冯江华委员在调研中发现,对于既懂工业、又懂信息技术的数字工匠,技能培养和成长路径还不明确。他建议在有条件的地区、企业试点建立层次分明的岗位能力评价、认证体系。为验证可行性,他观摩研究了一些地方举办的数字工匠竞赛,并组织同事进行“头脑风暴”,给他的建议找“破绽”。

  “无论是搞科研,还是委员履职,都要脚踏实地。只有这样才经得起检验。”冯江华委员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10日 11 版)

  • 相关阅读
  • 天问三号任务总设计师刘继忠:中国航天向“智能航天”加速迈进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电 (储玮玮 黎园)“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已成为航天研发的重要工具。”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天问三号任务总设计师刘继忠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正通过技术融合创新、深化国...

    时间:03-11
  • 百年追思 北京香山碧云寺中缅怀孙中山先生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电 题:百年追思 北京香山碧云寺中缅怀孙中山先生  作者 李百加 黄欣欣 李雪峰  今年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百年纪念日。近日,记者探访位于北京香山碧云寺的孙中山纪念堂。惊蛰刚过,春景渐现...

    时间:03-11
  • 民革十四届十次中常会在北京召开

      中新网北京3月11日电 (张杨彬)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十四届中央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1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是学习贯彻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精神。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出席会议并讲...

    时间:03-11
  • 时政Vlog|探班大会秘书处议案组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代表提出议案的截止时间是2025年3月8日12时。大会秘书处共收到269件议案。其中,代表团提出的26件,30名以上代表联名提出的243件。此外,大会秘书处已收到代表建议8000余件。  ToSun记者团来...

    时间:03-11
  • 刘继忠建议青年人才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

      中新网北京3月11日电(黎园 储玮玮 陈庆洋)全国人大代表、天问三号任务总设计师刘继忠在接受中国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欢迎更多的毕业生能够参与到航天的事业当中,既推动航天的发展,也有利于自己的不断发展。他希望...

    时间:03-11
  • 刘继忠代表谈中国航天领跑世界

      中新网北京3月11日电(黎园 储玮玮 张一鸣)全国人大代表、天问三号任务总设计师刘继忠在接受中国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特别是近十年,中国航天发展速度迅速。在国际上,我国以往主要是以“跟跑”为主,现在可以达到与国...

    时间:03-11
  • 公安机关公布10起涉企等领域谣言案件

      中新网3月11日电 据“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公安机关公布10起涉企等领域谣言案件。具体如下:  (一)孔某超编造传播“重庆轨道招司机年薪8-10万”谣言案。公安网安部门查明,孔某超、王某飞为吸粉引流,在某社...

    时间:03-11
  • 杨利伟透露:登月航天员会从现有航天员里选拔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接受人民日报“两会面对面”系列访谈时提到,从登月载人飞船梦舟到着陆器、火箭、登月航天服、月球车等,所有这些都进入初样(研制)阶段,各种大型实验也都开展起来,保障...

    时间:03-11
  • 生育津贴“无感办”,政务服务理念的可喜转变

      据3月8日潮新闻报道,近日,浙江杭州一位新手宝妈,在视频中欣喜地讲述了自己的“无感办”体验——在其办理出院手续时,收到了杭州医保局的短信提醒,告知其生育津贴已审核通过,将于5日内拨付到账户。她表示,自己全程未跑一...

    时间:03-11
  • 黄河水利委员会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

      中新网3月11日电 据水利部网站消息,近日,黄河水利委员会加快实施“人工智能+水利”行动,完成国产大语言模型DeepSeek本地化部署,与黄河保护治理业务深度融合,助力数字孪生黄河迈入AI时代。  在黄河防汛方面,借助DeepS...

    时间:03-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