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怎么看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读者点题·共同关注)

2025-03-10 08:31: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提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多年来,这一目标都是“3%左右”,今年比往年有所下调,该如何看待这一调整?

  ——人民网网友13****2

 

  回答这一问题,先要了解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有啥意义。

  价格,一头连着宏观经济,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是反映供求状况的“晴雨表”、引导资源流向的“风向标”、度量民生冷暖的“温度计”。

  正因牵扯广泛、影响多头,反映物价水平的CPI通常要讲求一个“平衡感”,过高、过低都不好。持续大幅上升,会引发通货膨胀,抬升生活成本,减弱消费能力,阻滞经济增长。持续下降,又会影响实际利率,制约企业投资意愿,不利于居民就业和增收。更理想、更健康的状态,就是“温和上涨”。

  再看过去几年我国CPI的表现,2021年至2024年,我国全年CPI涨幅分别为0.9%、2%、0.2%、0.2%。综合看,物价总体平稳。

  其中有积极的一面。

  这几年,得益于我国制造业“底盘坚实”、粮食生产“稳定发挥”、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我们避免了一些发达经济体正在遭遇的高通胀。特别是柴米油盐、肉奶蛋禽等日常必需品价格平稳,没让百姓生活因物价走高而“打折扣”。

  也要正视物价水平总体偏低的问题。

  2024年CPI涨幅目标是“3%左右”,实际增长0.2%。其成因是多方面的:看全球,受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偏弱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整体波动下行;看供给,一些行业和领域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部分企业“以价换量”,乃至“内卷式”竞争;看需求,消费的能力和意愿还需进一步提升;看重点领域,房地产市场处于深度调整期……这些问题,是下行压力所在,也是物价持续低位运行的症结。

  立足当前物价下行压力的现实,结合宏观政策总体目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左右”的CPI涨幅目标,体现了实事求是、切合实际、积极进取。这样一个务实目标,既能保障基本民生,又能稳预期、促投资、改善经济循环,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物价在合理区间运行,我们有条件有能力也有基础。

  先看政策力度。研读政府工作报告,一项项措施抓得准、力度大。比如,“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有助于化解“供大于需”的矛盾。又如,“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将使价格更好反映质量,防止“劣币驱逐良币”。再如,“稳住楼市股市”,可以释放财富效应,更好提振消费。此外,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也将改善供求关系,为物价温和回升提供保障。

  再看市场热度。开年以来,物价运行已显积极信号。1月份,CPI环比由2024年12月持平转为上涨0.7%,同比由2024年12月的0.1%扩大至0.5%。2月份,受春节错月等因素影响,物价有所回落,但扣除春节错月影响,CPI同比上涨0.1%,物价温和回升的态势没有改变。此外,2月份,制造业PMI升至50.2%,重返扩张区间,证明产需明显改善。非制造业PMI、综合PMI等指数均处扩张区间,也显示经济景气水平有所回升,预示着总需求将逐步改善。

  综合来看,提振消费是畅通经济循环的关键,也是物价温和回升的保障。其“逻辑链条”是:提振消费、优化供给——供求关系更加平衡——物价合理回升——企业利润改善、效益提升——创造更多就业、助力居民增收——消费能力提升——进一步扩大消费。我们有高质量的供给,有广阔的需求,有丰富的政策工具,就有足够的能力和条件打通经济循环堵点卡点,走好供与需的“平衡木”,进而实现增长稳、就业稳和物价合理回升的优化组合。

  老百姓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广大企业有合理收益,就业收入有保障,居民生活有质量,是新一年中国经济致力达到的“健康态”。让我们共同努力。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10日 01 版)

  • 相关阅读
  • 第五届法蓝瓷“光点计划”征件启动

      中新网北京3月11日电 (张杨彬)台湾陶瓷品牌法蓝瓷11日在北京宣布启动第五届“光点计划”。  本届“光点计划”设立“光点奖学金”“光点新秀奖”和“光点未来奖”三种奖项。前两者不设主题限制,“光点未来奖”以...

    时间:03-11
  • 两会“信息通道”讲述中国发展故事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电 题:两会“信息通道”讲述中国发展故事  中新社记者 曾玥  在“两会时间”里,设于北京人民大会堂的“代表通道”“委员通道”“部长通道”常被视作三大“信息通道”。过去一周,先后有18名代...

    时间:03-11
  • 体育饭圈乱象、旅游强迫购物……部长们最新回应

      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举行。  自然资源部部长关志鸥、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接受采访,回应社会各界关切。  让想起小时候的味道成为新时尚...

    时间:03-11
  • 涉及居家生活、育幼养老等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

      中新网3月11日电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涉及居家生活、育幼养老、农业生产、新兴产业、资源利用等方面,将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

    时间:03-11
  • 低空观光、海洋旅游……文化和旅游部部长点到这些新业态

      中新网3月11日电 3月11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邀请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主要负责人接受采访。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表示,这些年涌现出...

    时间:03-11
  • 部长通道丨关志鸥:“三北”工程智能种树等新产品成国际“网红”

      今天(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自然资源部部长关志鸥接受记者采访。  关志鸥表示,一年多来,在国务院“三北”工程协调机制的统一指挥下,各地区各部门央企民企协同联动,鏖...

    时间:03-11
  • 自然资源部部长:“以图管地”推动耕地保护数智化转型

      中新网3月11日电 3月11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邀请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主要负责人接受采访。  自然资源部部长关志鸥表示,要以国土空间规...

    时间:03-11
  • 自然资源部部长:“三北”工程为全球荒漠化防治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新网3月11日电 3月11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三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邀请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主要负责人接受采访。  自然资源部部长关志鸥表示,鏖战沙海一年多...

    时间:03-11
  • 观察丨七天人代会向世界传递“中国信心”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电 题:七天人代会向世界传递“中国信心”  中新社记者 李晓喻  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  全国人代会是读懂中国的一扇窗口。信心,是今年人代会释放的一大“中国信号”。3月5日,十...

    时间:03-11
  • 全国政协委员达扎:藏传佛教中国化是必然选择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电 题:全国政协委员达扎:藏传佛教中国化是必然选择  作者 单鹏  “藏传佛教中国化不仅是宗教自身实现长远、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主动适应新时代社会、做到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今年全国...

    时间:03-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