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让改革所向与群众所盼更好契合(人民论坛)

2025-03-10 08:3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改革”成为高频词。改革,不仅是文本里的高频词、关键词,更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新变化,从中可以真切感受当代中国的脉动。

  “委员通道”上,周岚委员讲述了城市更新项目的实践。在她看来,城市更新有温度,改革便民、利民、安民,需要政府发动老百姓和经营主体积极参与,让大家来提意见、讲需求、出主意。

  截至目前,全国已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近28万个,惠及1.2亿居民。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让城市更有韧性更宜居,保护城市历史文脉,提升城市的竞争力。通过深化改革开放不断除障碍、增动能,打开的发展新天地,正是我们的生活新空间。

  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代表委员用心用情履职尽责,让改革所向与群众所盼更好契合,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热情,有利于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动能和治理效能,助推改革向纵深推进。

  围绕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相关改革,求解县域教育之困,杜海峰委员带着课题组多次赴陕西宁强县调研,走访17所中学,收回1万余份有效问卷。今年全国两会,他把调研成果转化成了“优化西部县域教师编制管理”等建议,旨在为改革建言、为决策提供参考。

  从“新农人”到“兴农人”,张忠山代表来自甘肃农村,老百姓的所思所盼、改革发展的好点子都在心里。他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小院,了解农民群众在产业发展、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困难与诉求。今年,他围绕农村电商发展的政策支持、乡村产业融合的资金扶持等方面提出建议。

  会前,代表委员脚踩在泥里、身沉在一线,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形成高质量的议案、建议和提案;会上,通过制度安排和畅通渠道为民发声;会后,相关意见建议通过部门办理,化为政策措施。民主程序的有效运转,让基层声音直达中央,改革因此更接地气、更有实效。

  今天的中国,互联网打破时空限制,让更多人能够深度参与改革。政务平台上,基层群众通过人民建议征集渠道提交建议;社交媒体里,各类建言话题汇聚起跨越地域、职业、年龄的民声民智。老百姓一旦打开“话匣子”,往往就能激发出改革“好方子”、发展“金点子”。

  在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搞改革,不仅面临各种困难挑战,而且对于怎么改革,不同群体可能有不同意见、看法。包括全国两会在内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把意见建议收集上来、把改革精神传达下去,能够进一步营造改革的浓厚氛围、凝聚攻坚的强大合力。

  罗文江代表对“以改革突破带动发展突围”信心满满,“我们将努力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优化升级等方面探索更多创新经验。”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在代表委员往来奔波的足迹里,在共建共治共享的互动里,可以看到实打实的改革成效,看到美好生活的广阔前景。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10日 04 版)

  • 相关阅读
  • 巩固大团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3月4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开幕会上代表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时说,越是形势复杂、任务繁重,越需要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时间:03-11
  • 全AI大片|我是中国

      青铜的吉光片羽,镌刻着我最初的名字。一路风雨兼程,披荆斩棘,我们从跟跑到超越。未来已来,让我们携手出发,一起奔赴下一场山海!...

    时间:03-11
  • 两会受权发布|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四次会议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1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会议。  受主席团常务主席赵乐际委托,主席团常务主席李鸿忠主持会议。  会议应到176人,出席171人,缺席5人,出席人数符合法...

    时间:03-11
  • 两会受权发布|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第三次会议举行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第三次会议1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受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委托,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

    时间:03-11
  • 中国工信部发文优化卫星网络国内协调程序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电 (记者 刘育英)记者11日获悉,中国工信部近日印发《卫星网络国内协调管理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优化卫星网络国内协调程序,提升国内协调效率,推动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  卫星频...

    时间:03-11
  • 东西问丨汪东明:中山陵何以成为中西建筑文化碰撞融合的传世之作?

      中新社南京3月11日电 题:中山陵何以成为中西建筑文化碰撞融合的传世之作?  ——专访中山陵园管理局局长汪东明  中新社记者 程励 钟升 朱晓颖  2025年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紫金之麓,钟山巍巍,依山...

    时间:03-11
  • 广州举行多项活动纪念孙中山逝世一百周年

      中新社广州3月11日电 (记者 程景伟)广州市11日举行多项活动,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一百周年。  “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广州大元帅府里的红色文物”展览当天在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开幕。该展览分为“报刊”“...

    时间:03-11
  • 春天的答卷,春天的信心——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侧记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电 题:春天的答卷,春天的信心——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侧记  中新社记者 郎朗 黎园  站在人民大会堂前,来自陕西的全国人大代表方燕对记者说:“广大代表都是带着人民的声音来到两会,希望...

    时间:03-11
  • 美乌官员在沙特会谈 中国外交部回应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电 (记者 李京泽)针对美国和乌克兰官员在沙特举行会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表示,中方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期待各方能够找到一个公平、持久、都能接受的解决...

    时间:03-11
  • 三亚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南繁硅谷”

      中新网三亚3月11日电 (张月和)三亚市副市长张长丰11日在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说,三亚着力健全南繁科研育种服务保障体系,不断深化种业国际交流合作,正加快打造服务全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南繁硅...

    时间:03-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