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

2025-03-10 08:3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吴谦9日就军队代表热议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中国国防费预算、近期“台独”挑衅行径等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代表热议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

  吴谦说,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这是一段必须如期到达的加速路、一段任务极其艰巨的爬坡路、一段充满风险挑战的闯关路,事关强军蓝图能否实现、战略能力能否形成、斗争主动能否赢得。我们必须聚力奋进攻坚,知重负重、知难克难,全力以赴扛起时代重任,确保到点交出过硬能力答卷。

  吴谦说,几天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代表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围绕全力以赴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展开热烈讨论和学习交流。大家一致表示,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锚定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全力攻坚,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战略支撑。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进一步锻造忠诚品格、加强党委建设、深化正风反腐,大力弘扬优良传统,推动新时代政治建军走深走实。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加快军事训练转型升级,建强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抓实各项军事斗争准备,提高打赢信息化智能化战争能力。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聚力做好“十四五”规划收官,狠抓改革任务落实,加强军事治理,提升依法治军水平,久久为功抓基层打基础,推动实现强军事业新发展。

  中国总体保持国防支出合理稳定增长

  在回答2025年中国国防费预算安排相关问题时,吴谦说,中国政府坚持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方针,合理确定国防支出规模。近年来,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需要,中国政府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总体保持国防支出合理稳定增长,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

  吴谦表示,综合考虑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需要,保障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程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适应,全面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战略能力,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2025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国防支出1.81万亿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7.2%,其中:中央本级支出1.78万亿元,比上年执行数增长7.2%。

  吴谦说,增加的国防支出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新域新质作战力量,统筹加强传统作战力量建设,构建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二是推进侦察预警、联合打击、战场支撑、综合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保障军队建设“十四五”规划攻坚收官。三是加强实战化军事训练,推动军队院校内涵式发展,建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四是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完善军事人力资源等领域配套政策制度,改善部队练兵备战和工作生活保障条件。

  吴谦说,中国政府按照国防法、预算法等法律法规要求,每年的国防支出预算都纳入政府预算草案,由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依法管理和使用,并对外公布国防支出预算总额。中方积极参加联合国军费透明制度,预算规模、结构、基本用途等都公开透明。与美国等军事大国相比,中国的国防支出不论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还是国民人均国防支出、军人人均国防支出等都是比较低的。

  “天下并不太平,和平需要捍卫。中国尚未实现完全统一,也是世界上周边安全形势最为复杂的国家之一,中国军队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等方面面临严峻挑战。中国有限的国防支出既是应对复杂安全挑战的需要,也是回应国际社会期待、履行大国责任的需要,有助于中国军队提供更多公共安全产品,为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多贡献。”吴谦说。

  正告民进党当局:悬崖勒马回头是岸,执迷不悟死路一条

  有记者就近期“台独”挑衅行径提问,吴谦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1945年,台湾回归中国版图,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果实,也是不容否认的历史事实。一段时间以来,民进党当局加紧进行“台独”分裂挑衅,妄图“倚美谋独”、“以武拒统”,激起了两岸同胞的共同义愤,必将受到历史和正义的清算。

  吴谦表示,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几件美制武器改变不了“台独”灭亡的命运。民进党当局拿老百姓的血汗钱去“洋主子”那里买武器,不过是螳臂当车罢了,又能起什么作用?

  “祖国必然统一,这是大势所趋、道义所在,既是实力使然、更是民心所向。解放军一向是打‘独’促统的行动派,近年来绕岛巡航、军事慑压已成常态。”吴谦说,“‘台独’分子闹得越欢,脖子上的绳索就会勒得越紧,头顶上的利剑就会愈加锋利。我们正告民进党当局:悬崖勒马回头是岸,执迷不悟死路一条。”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记者梅世雄、梅常伟、李秉宣)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10日 04 版)

  • 相关阅读
  • 巩固大团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3月4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开幕会上代表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时说,越是形势复杂、任务繁重,越需要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时间:03-11
  • 全AI大片|我是中国

      青铜的吉光片羽,镌刻着我最初的名字。一路风雨兼程,披荆斩棘,我们从跟跑到超越。未来已来,让我们携手出发,一起奔赴下一场山海!...

    时间:03-11
  • 两会受权发布|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四次会议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1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会议。  受主席团常务主席赵乐际委托,主席团常务主席李鸿忠主持会议。  会议应到176人,出席171人,缺席5人,出席人数符合法...

    时间:03-11
  • 两会受权发布|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第三次会议举行

      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第三次会议1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受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委托,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

    时间:03-11
  • 中国工信部发文优化卫星网络国内协调程序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电 (记者 刘育英)记者11日获悉,中国工信部近日印发《卫星网络国内协调管理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优化卫星网络国内协调程序,提升国内协调效率,推动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  卫星频...

    时间:03-11
  • 东西问丨汪东明:中山陵何以成为中西建筑文化碰撞融合的传世之作?

      中新社南京3月11日电 题:中山陵何以成为中西建筑文化碰撞融合的传世之作?  ——专访中山陵园管理局局长汪东明  中新社记者 程励 钟升 朱晓颖  2025年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紫金之麓,钟山巍巍,依山...

    时间:03-11
  • 广州举行多项活动纪念孙中山逝世一百周年

      中新社广州3月11日电 (记者 程景伟)广州市11日举行多项活动,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一百周年。  “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广州大元帅府里的红色文物”展览当天在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开幕。该展览分为“报刊”“...

    时间:03-11
  • 春天的答卷,春天的信心——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侧记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电 题:春天的答卷,春天的信心——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侧记  中新社记者 郎朗 黎园  站在人民大会堂前,来自陕西的全国人大代表方燕对记者说:“广大代表都是带着人民的声音来到两会,希望...

    时间:03-11
  • 美乌官员在沙特会谈 中国外交部回应

      中新社北京3月11日电 (记者 李京泽)针对美国和乌克兰官员在沙特举行会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表示,中方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期待各方能够找到一个公平、持久、都能接受的解决...

    时间:03-11
  • 三亚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南繁硅谷”

      中新网三亚3月11日电 (张月和)三亚市副市长张长丰11日在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说,三亚着力健全南繁科研育种服务保障体系,不断深化种业国际交流合作,正加快打造服务全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南繁硅...

    时间:03-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