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十六载芳华绽放一针一线间

2025-03-12 08:5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三月木棉红,像千万个绣球缀满枝头。

广西百色靖西市,木棉掩映间,37岁的王秀芬正纤手绣彩球。人称“绣球女儿”的她,是靖西市绣蕴坊绣球文化有限公司总工艺师,依靠电商发展绣球事业,带动当地妇女就业,将十六载芳华绽放在一针一线间。

闯荡  跨越四千里

200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的山东姑娘王秀芬,来到距山东4000多里的广西靖西闯荡。

“好漂亮!”刚到靖西,王秀芬就对当地手工制作的刺绣工艺品——绣球一见钟情。绣球是壮家的定情物和吉祥物,分为12瓣,上绣龙凤鸳鸯,下绣梅兰竹菊,小巧玲珑,色泽鲜艳。当地的旧州街被称为“绣球街”,家家户户都会做绣球。

王秀芬从一位阿婆手中买了一个,没想到引来一群阿婆。那天,她买了不少绣球,每个大概拳头大小,装满了尼龙袋。

王秀芬和绣球就此结缘。渐渐地,王秀芬发现,绣球虽美,却很难走出当地。当地妇女沿街售卖,根本赚不了几个钱。“绣球不仅是工艺品,更是壮乡儿女的文化传承。”王秀芬觉得,自己可以为推广绣球做些什么。于是,她开了一家网店,尝试为当地人销售绣球。

从网上接订单,再走家串户收购绣球;走30里路收货,再往返6小时外出找物流,王秀芬的坚持得到了丈夫的支持。俩人先后辞去工作,一起创业。2013年,他俩注册了全国首家绣球企业。

学艺  遍吃百家饭

随着绣球订单多起来,新增的定制化需求让习惯传统做法的阿婆们直犯难:“没做过,怕做不好。”

“我自己来学!”王秀芬决定,从头开始学习绣球制作技艺。

“吃百家饭,哪家都学几招。”她白天入户学艺,夜间挑灯钻研。做绣球的、做背带的、刺绣的、纳鞋底的,这些人都是她的老师,她都认真请教。

学了才发现,做一只绣球很复杂。浆布、裁剪、绘图、刺绣、缝合成球,每一步都十分精巧,一点儿错不得。

比如浆布打浆。米浆一锅锅地熬,不是锅底糊了上面没熟,就是熬得太稀黏合时浮浆,或是出现重皮、脱层、针扎不动的现象。“我非不信邪。”火候、技巧,她慢慢熟练掌握。

平绣、堆绣、打籽绣、掺针绣,王秀芬也在苦练。遇到订单多的时候,争分夺秒也要坚持完工。

“12个瓣,我打表做。怕误时,就给自己定下每个瓣多往前赶两分钟的要求。”王秀芬说。

还嫌速度慢,怎么办?她和企业合作,创新研究冷干系统、裁切机、绣花机,效率提升6倍。

怕产品样式单一,她又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研发出中草药绣球保健锤;为设计绣球灯,废料能铺满半个车间。

“其实最让我骄傲的,并不是设计了多少产品,而是参与制定了广西绣球质检标准。”王秀芬说,“这是我和几百位绣娘,对照千百万个绣球尺寸,在五色绣线间丈量出来的。”

她还编写了一本关于绣球的书,使得企业绣球的制作更加规范。“我想把绣球制作技艺发扬光大!”王秀芬目标坚定。

幸福  一起绣出来

木棉花开,一年又一年。

王秀芬一直没有离开绣球。她时常一身蓝布壮族服装,如果不听口音,很难察觉她与本地人的区别。

“你瞧这么多瓣绣片,就像我们广西的各个民族一样,包容而团圆。而我,愿意当这个为‘民族大家庭’穿针引线的人。”王秀芬说。在她的感召下,一些青年也从东部来广西就业。

将“指尖技艺”转变为“指尖经济”,王秀芬的绣蕴坊每年生产绣球50余万个,远销10余个国家。有着美好寓意的绣球,已成为传递情感的纽带和传播民族文化的使者。

王秀芬还把自己研究的各种技艺教给当地妇女,帮她们增收。从不会制作绣球的新手变成“金牌绣娘”,脱贫户马桂验靠着做绣球的收入在县城买了房。“幸福日子,一针一线绣出来!”马桂验说。

如今,王秀芬的企业年销售额占到广西绣球市场的八成。为了带动当地妇女就业,王秀芬累计组织培训2000多场次,发展了3000多位绣娘,其中680位直接参与非遗绣球制作;带动上百名脱贫户年人均增收超万元。

“绣球上,也能飞出金凤凰。”王秀芬说,“我们新时代的妇女,要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巾帼力量。”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12日 07 版)

  • 相关阅读
  • 中国官方要求养老机构不得区别对待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

      中新社北京3月12日电 据中国民政部网站12日消息,民政部、财政部近日专门印发通知,部署做好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等群体集中照护服务有关工作。通知要求,养老机构同时收住特困供养人员的,不得降低特困供养服务水平和质量...

    时间:03-12
  • 助力“中国粮食,中国饭碗”成色更足(大数据观察)

      吉林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  助力“中国粮食,中国饭碗”成色更足(大数据观察)  核心阅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  优质粮食,事关种粮农民增收,也呼应着消费升级新需求...

    时间:03-12
  • 纪念孙中山逝世100周年 台湾劳动党筹备“台湾社会共好论坛”

      中新网台北3月12日电 台湾多个政党与民间团体12日举行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活动,呼吁两岸和平、社会共好。台湾劳动党提出筹备“台湾社会共好论坛”倡议,号召台湾民众共同参与,推动社会改革。  台湾劳动党副...

    时间:03-12
  • 中国力量·同心同力

      什么,是中国力量?  数十年前,3万多名建设者、30余万人次义务劳动者齐心协力,仅用10个多月便将人民大会堂全部完工。  2025年3月,人民大会堂外,春意渐浓。这座人民的殿堂,不仅见证了岁月沧桑,也见证了中国力量。  迎...

    时间:03-12
  • 台青在杭州:追梦乡村没有“七年之痒”

      中新网杭州3月12日电(林波)“七年前,我的母亲鼓励我,人生是自己选择的,大陆现在发展得越来越好,可以去试试看。”近日,台青余纪萱接受中新网专访时表示,在家人的支持下,她在而立之年来到杭州余杭就业。在这些年里,她不仅...

    时间:03-12
  • 中国国家药监局:从未向北美地区出口过芬太尼类药品

      中新社北京3月12日电 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12日就《中国的芬太尼类物质管控》白皮书答记者问。这位发言人表示,截至目前,中国从未向北美地区出口过芬太尼类药品。  有记者问,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

    时间:03-12
  • 中国专家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就反恐与人权问题发言

      中新网日内瓦3月12日电 (记者 德永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8届会议正在日内瓦举行,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孙萌12日在会上就反恐与人权问题发言。  孙萌当日在与反恐和人权问题特别报告...

    时间:03-12
  • 东西问|安东强:为何植树节与孙中山逝世纪念日是同一天?

      中新社北京3月12日电 题:为何植树节与孙中山逝世纪念日是同一天?  ——专访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主任、教授安东强  作者 卢诗纯 朱贺  2025年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纪念日。在同为植树节的这一天,海内外...

    时间:03-12
  •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

    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12日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学习教育工作。 会议指出,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

    时间:03-12
  • 国台办发布会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涉台内容 回应台积电扩大赴美投资等热点

      中新社北京3月12日电 (记者 李雪峰 陈建新)国务院台办12日在北京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陈斌华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涉台内容,并就台积电扩大赴美投资、台湾艺人转帖支持一个中国等热点议题作出回应。  全国两会日...

    时间:03-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