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共同汇聚起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力量(专题深思)

2025-03-12 08:51: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当前,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加速,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创新活跃、加快演进。牢牢把握这一趋势,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新型工业化迈出了坚实步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工业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实体经济底座不断夯实。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体系持续完善,形成全、多、大的优势。“全”主要体现在体系全。我国工业已经拥有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多”主要体现在品种多。在全球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大”主要体现在规模大。2013—2024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由21.07万亿元增长至40.54万亿元,年均增速高于同期全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在30%以上,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0多年保持全球第一。我国工业经济正以完备产业体系和强大规模优势,为经济增长和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工业发展质效显著加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按下“加速键”。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6.3%,比2012年提高6.9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为34.6%,比2012年提高6.4个百分点。充满活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我国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打造新动能、攻坚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强化产业链配套能力。目前,我国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形成300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同时,我国加快推进工业节能提效,提升工业生产能源资源利用效率。2013—2023年,我国以年均3.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1%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1%,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2023年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4年下降55.1%,2024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同比下降5.6%,工业发展质效在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带动下持续提升。

数智化水平快速提高,“数实融合”发展向纵深迈进。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加速创新,日益成为改变世界竞争格局的重要力量。我们党高度重视发展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出台《网络强国战略实施纲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等,从国家层面部署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较快,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地位更加凸显。在此基础上,我国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截至2024年二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3.1%、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4.9%;截至2024年三季度,累计培育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成万余家省级智能工厂,推进近万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工业互联网实现工业大类全覆盖,具备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340个,连接工业设备超9600万台(套)。我国“数实融合”发展加速向纵深迈进,正在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劲引擎。

重点领域创新成果加速涌现,工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动力是科技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国重器频频上新。比如,C919大型客机实现三大航司同时运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正式开启商业首航,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线运行,“嫦娥六号”任务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首套25兆瓦级风电主轴承下线……我国工业领域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科技创新效率明显提高,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供了重要支撑。

我国工业发展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仍处在由大变强、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口。从国内看,制造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在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基础能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等方面还存在短板。从国际看,个别国家针对我国先进制造业不断遏制打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指明了方向。贯彻落实这一重要部署,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四个面向”,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守住安全底线,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健全强化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成果应用。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共同汇聚起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力量。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12日 09 版)

  • 相关阅读
  • 中国官方要求养老机构不得区别对待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

      中新社北京3月12日电 据中国民政部网站12日消息,民政部、财政部近日专门印发通知,部署做好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等群体集中照护服务有关工作。通知要求,养老机构同时收住特困供养人员的,不得降低特困供养服务水平和质量...

    时间:03-12
  • 助力“中国粮食,中国饭碗”成色更足(大数据观察)

      吉林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  助力“中国粮食,中国饭碗”成色更足(大数据观察)  核心阅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  优质粮食,事关种粮农民增收,也呼应着消费升级新需求...

    时间:03-12
  • 纪念孙中山逝世100周年 台湾劳动党筹备“台湾社会共好论坛”

      中新网台北3月12日电 台湾多个政党与民间团体12日举行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活动,呼吁两岸和平、社会共好。台湾劳动党提出筹备“台湾社会共好论坛”倡议,号召台湾民众共同参与,推动社会改革。  台湾劳动党副...

    时间:03-12
  • 中国力量·同心同力

      什么,是中国力量?  数十年前,3万多名建设者、30余万人次义务劳动者齐心协力,仅用10个多月便将人民大会堂全部完工。  2025年3月,人民大会堂外,春意渐浓。这座人民的殿堂,不仅见证了岁月沧桑,也见证了中国力量。  迎...

    时间:03-12
  • 台青在杭州:追梦乡村没有“七年之痒”

      中新网杭州3月12日电(林波)“七年前,我的母亲鼓励我,人生是自己选择的,大陆现在发展得越来越好,可以去试试看。”近日,台青余纪萱接受中新网专访时表示,在家人的支持下,她在而立之年来到杭州余杭就业。在这些年里,她不仅...

    时间:03-12
  • 中国国家药监局:从未向北美地区出口过芬太尼类药品

      中新社北京3月12日电 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12日就《中国的芬太尼类物质管控》白皮书答记者问。这位发言人表示,截至目前,中国从未向北美地区出口过芬太尼类药品。  有记者问,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

    时间:03-12
  • 中国专家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就反恐与人权问题发言

      中新网日内瓦3月12日电 (记者 德永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8届会议正在日内瓦举行,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孙萌12日在会上就反恐与人权问题发言。  孙萌当日在与反恐和人权问题特别报告...

    时间:03-12
  • 东西问|安东强:为何植树节与孙中山逝世纪念日是同一天?

      中新社北京3月12日电 题:为何植树节与孙中山逝世纪念日是同一天?  ——专访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主任、教授安东强  作者 卢诗纯 朱贺  2025年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纪念日。在同为植树节的这一天,海内外...

    时间:03-12
  •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

    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12日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学习教育工作。 会议指出,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

    时间:03-12
  • 国台办发布会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涉台内容 回应台积电扩大赴美投资等热点

      中新社北京3月12日电 (记者 李雪峰 陈建新)国务院台办12日在北京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陈斌华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涉台内容,并就台积电扩大赴美投资、台湾艺人转帖支持一个中国等热点议题作出回应。  全国两会日...

    时间:03-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