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共同汇聚起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力量(专题深思)

2025-03-12 08:51: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当前,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加速,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创新活跃、加快演进。牢牢把握这一趋势,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新型工业化迈出了坚实步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工业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实体经济底座不断夯实。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体系持续完善,形成全、多、大的优势。“全”主要体现在体系全。我国工业已经拥有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多”主要体现在品种多。在全球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大”主要体现在规模大。2013—2024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由21.07万亿元增长至40.54万亿元,年均增速高于同期全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在30%以上,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0多年保持全球第一。我国工业经济正以完备产业体系和强大规模优势,为经济增长和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工业发展质效显著加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按下“加速键”。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6.3%,比2012年提高6.9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为34.6%,比2012年提高6.4个百分点。充满活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我国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打造新动能、攻坚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强化产业链配套能力。目前,我国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形成300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同时,我国加快推进工业节能提效,提升工业生产能源资源利用效率。2013—2023年,我国以年均3.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1%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1%,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2023年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4年下降55.1%,2024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同比下降5.6%,工业发展质效在结构优化与转型升级带动下持续提升。

数智化水平快速提高,“数实融合”发展向纵深迈进。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加速创新,日益成为改变世界竞争格局的重要力量。我们党高度重视发展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出台《网络强国战略实施纲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等,从国家层面部署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较快,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地位更加凸显。在此基础上,我国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截至2024年二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3.1%、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4.9%;截至2024年三季度,累计培育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成万余家省级智能工厂,推进近万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工业互联网实现工业大类全覆盖,具备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340个,连接工业设备超9600万台(套)。我国“数实融合”发展加速向纵深迈进,正在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劲引擎。

重点领域创新成果加速涌现,工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动力是科技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国重器频频上新。比如,C919大型客机实现三大航司同时运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正式开启商业首航,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上线运行,“嫦娥六号”任务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首套25兆瓦级风电主轴承下线……我国工业领域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科技创新效率明显提高,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供了重要支撑。

我国工业发展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仍处在由大变强、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口。从国内看,制造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在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基础能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等方面还存在短板。从国际看,个别国家针对我国先进制造业不断遏制打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指明了方向。贯彻落实这一重要部署,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四个面向”,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守住安全底线,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健全强化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全链条推进技术攻关、成果应用。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共同汇聚起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力量。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12日 09 版)

  • 相关阅读
  • 天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德睿被查

      中新社北京3月13日电 中国官方13日通报,天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德睿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公开资料显示,周德睿,1966年2月出生,湖南祁东人,他曾长期在湖南工作,曾任...

    时间:03-13
  • 外交部:“看多”“看涨”中国仍是众多外企共识

      中新网北京3月13日电(记者 张素 郭超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3月13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我们关注到,今年以来,一批重大外商投资项目接连落地中国,计划投资额高达330亿美元。有评论称外企正用实际行动加...

    时间:03-13
  • 外交部:不管民进党当局说什么都改变不了祖国必然统一的大势

      中新网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3月13日主持例行记者会。会上,有外媒记者就涉台问题进行提问。  毛宁:首先,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没有什么“总统”。你提到的也不是一个外交问题。  我可以...

    时间:03-13
  • 外交部:将出台更多措施让外国人来华更便利,在华更舒适

      中新网北京3月13日电(记者 张素 郭超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3月13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我们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及,2024年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入境旅游持续升温。王毅外长在两会记者会上也指出,免...

    时间:03-13
  • 中方:中俄伊北京会晤旨在为早日恢复对话谈判创造条件

      中新网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3月13日主持例行记者会。会上,有记者就中方将于14日举行伊朗核问题中俄伊北京会晤一事提问。  毛宁:中方已经发布了将举行中俄伊北京会晤的消息。作为联合...

    时间:03-13
  • 应急管理系统官方标识正式发布

      中新网3月13日电 据应急管理部微博消息,为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部门辨识度认知度、增强队伍凝聚力向心力、加强对外交流和宣传,应急管理部近日正式发布应急管理系统官方标识。  标识以“人”字为核心设计元素,传递人...

    时间:03-13
  • 天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德睿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中新网3月13日电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天津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周德睿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时间:03-13
  • 台气象部门:台湾东部海域发生5.7级地震

      中新社台北3月13日电 据台当局气象部门消息,台湾东部海域13日13时09分发生里氏规模5.7级地震,全台有震感。  综合中央社、联合新闻网、中时新闻网等台媒报道,该起地震深度12.5公里,震央位于台东县政府东北方53公里,...

    时间:03-13
  • 最高法发布案例: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犯罪线索不应认定为有立功表现

      中新网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 张素)记者13日从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获悉,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将“金某等组织卖淫案”等三个案例作为第44批指导性案例发布,供各地法院审判类似案件时参照。  其中,“金某等...

    时间:03-13
  • 北京检察机关依法对吴英杰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中新网3月13日电 据最高检微博消息,十四届全国政协原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原主任吴英杰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经依法指定,由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审查起诉。近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

    时间:03-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