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读懂人均预期寿命延长背后的民生福祉(民生一线·两会热词怎么看)

2025-03-13 08:07: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3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全国两会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介绍,2024年中国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比2023年提高了0.4岁,提前实现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要求。

  人均预期寿命指的是什么?其提高有什么意义?各方是否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应对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人均预期寿命是什么

  华中科技大学人口与政策研究所所长石人炳介绍,人均预期寿命是一个假定值,指在某一时期各个年龄段死亡率不变的前提下,这一时期出生的人,预期能继续生存的平均年数。

  “通俗地讲,人均预期寿命是当年的新生儿,按照当年的各个年龄段死亡率生存下去,预计平均能活多少岁。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年龄段的人死亡率会逐步降低,人的实际寿命就会延长。当前我们的人均预期寿命是79岁,但2024年的新生儿实际的平均寿命可能会更长。”石人炳说。

  “预期寿命和平均寿命不同。前者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刚出生,按照当前的社会医疗条件、死亡率水平,一生平均能活多少岁,是一个预测值,根据现在的数据估算。”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党委书记吴建介绍,如果医疗技术进步使死亡率下降,预期寿命会相应上升。

  在不同性别方面,女性的人均预期寿命普遍比男性的人均预期寿命要长,并且越是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这一差距越大。石人炳介绍,造成这种差别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社会保障、科技发展水平、基因等。

  “生物学优势方面,雌激素能够保护心血管,女性免疫系统更强;行为差异方面,男性更多吸烟、酗酒、高危作业等;社会角色方面,一些男性不愿表达心理问题,这也使得男性的抑郁症死亡率更高。”吴建解释。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代表了什么

  “人均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地区人口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吴建认为,人均预期寿命代表社会整体健康水平,人均预期寿命越高,说明医疗条件、环境卫生、生活质量越好。计算人均预期寿命可以帮助政府做决策,比如养老金要准备多少年、医院该重点防治哪些疾病等。

  雷海潮介绍,在对53个中高收入国家人均预期寿命的统计中,中国排名第四;在G20国家中,中国排在第十;即使与高收入国家相比,中国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仍然超过21个高收入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这说明中国人的优秀传统文化、良好生活方式,对于改善健康所产生的效果是直接的。

  北京、天津、上海3个直辖市和山东、江苏、浙江、广东、海南5个省,上述8个省份的人均预期寿命超过了80岁。“中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的潜力是明显的。我们在健康水平改善的同时,也认识到老百姓追求健康改善的愿望越来越强,我们的努力也需要持之以恒。”雷海潮说。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张水军认为,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是我国社会进步与医疗卫生水平提高的结果,体现了国家医保政策与健康中国战略在全民健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也预示着老龄人口的增加。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各方要做好哪些准备

  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带来人口结构的变化。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3.1亿人。

  如何应对老龄化带来的问题?石人炳认为,长期来看,需要制定并落实好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提高生育水平,从而降低老年人口的比重。“同时,相关部门要提前预测和规划如养老金赤字、护理短缺、老年人就医难等问题,也要加强研发和投入‘人工智能+养老’‘人工智能+就医’等新科技和新模式,解决老年人在陪护、紧急救助、基本生活方面的需求。”石人炳说。

  张水军建议,可以通过增设养老机构,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加快人工智能在养老服务中的应用,普及防病知识,使老年人既延年益寿又活得幸福有尊严。

  我国在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方面有哪些举措?民政部部长陆治原介绍,去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对加快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保障老有所养作出顶层设计。

  在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方面,加快健全城乡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在已有的养老服务设施基础上,推进在县区一级健全综合养老服务平台,在乡镇、街道一级健全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在村、社区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站点,构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形成“一刻钟养老服务圈”。贯通协调居家、社区、机构三类服务形态,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大力发展助餐、助医、助洁、助急等上门服务,让老年人享有更好的“家门口”养老服务。按照兜底、普惠、市场分类推进养老机构改革,发展兜底保障型、普惠支持型、完全市场型三类养老机构,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老龄化、高龄化、少子化等特点,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在弱化,越来越多老年人对社会养老服务提出需求,这就需要推动养老服务向全体老年人拓展。”陆治原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13日 14 版)

  • 相关阅读
  •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政府副市长钱言考接受审查调查

      中新网3月14日电 据黑龙江省纪委监委消息: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钱言考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黑龙江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时间:03-14
  • 事关预付式消费 最高法发布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3月14日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解决预付式消费领域群众反映集中的卷款跑路、霸王条款、收款不退等问题,更好保护消费者权益...

    时间:03-14
  •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齐同生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齐同生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齐同生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长期搞迷...

    时间:03-14
  • 【在希望的田野上】春耕春播由南向北全面展开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眼下,我国春耕春播由南向北全面展开。各地多措并举稳面积、提产能,有力有序推进粮食生产。  目前,长江流域、黄淮海地区春管全面展开,东北地区正在备种备肥,西北地区春小麦开始播种,华南地区早稻...

    时间:03-14
  • 重大工程加快推进 助力高质量发展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一年春作首,实干开新局。各地加快推进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眼下,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加快施工。在控制性工程马道枢纽建设现场,建设者正...

    时间:03-14
  • 最高检: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涉制售伪劣商品犯罪21404人

      中新网3月14日电 据最高检网站消息,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3月1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6件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制售伪劣商品犯罪典型案例,旨在充分发挥典型案例警示、震慑作用,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努力...

    时间:03-14
  • “中国全国两会的全球影响力日益提升”(两会·读懂中国)

      作为世界观察中国、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中国全国两会吸引了外国媒体的广泛关注。透过今年的中国全国两会了解中国政策走向,国际舆论更加看好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潜力,普遍肯定中国为变乱交织的世界带来了宝贵稳定性。 ...

    时间:03-14
  • 海关总署原党委委员、副署长孙玉宁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

      中新网3月14日电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海关总署原党委委员、副署长孙玉宁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孙玉宁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抗组织审查;违反...

    时间:03-14
  •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齐同生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中新网3月14日电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齐同生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齐同生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长期搞迷...

    时间:03-14
  • 总书记的两会时间丨记者手记:东风浩荡,弄潮儿向涛头立

      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 题:记者手记:东风浩荡,弄潮儿向涛头立  新华社记者朱基钗、张研  东方风起,春来潮涌,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新春、今年两会,更给人无边光景一...

    时间:03-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