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让“到西部去”成为一种潮流(大家谈·选择西部 扎根西部 建功西部①)

2025-03-17 08: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西部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举足轻重。近年来,广大青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奔赴西部、服务基层,为西部地区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本期大家谈由本报记者采访相关部门,为当代青年报效祖国、建功西部汇聚共识、提供指导。

  ——编  者

  

  追梦舞台  成才平台

  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办

  树立、践行远大理想,是广大青年的共同追求,也是国家和人民对青年的期待。西部计划正是一个追梦、圆梦的舞台。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西部计划连接起青年和基层,连通个人理想与祖国人民需要,为广大青年提供了到西部、到乡村、到基层一线,参与社会实践、深入了解国情、厚植家国情怀、锤炼自身本领的宝贵机会。

  青春的价值在于奋斗和奉献。扎根云南教育事业20余年的张莉娟,带领老百姓致富的“沙棘大王”“农牧能手”王军扬,曾经一人撑起团场医院中医科的“沙海小郎中”艾乐松……一个个平凡的岗位上,志愿者们以青春奉献服务“国之大者”,深受各族群众喜爱,不仅标注事业高度,更增加人生厚度。

  扎根西部,是一种别具意义的成长。广大青年亲身经历西部地区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也在提升自身精神意志、品德观念和能力才干。期待越来越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青年人奔向西部、建设西部、扎根西部,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本报记者杨昊采访整理)

  

  供需搭桥  精准服务

  张  犇

  到西部去,了解是前提。过去提及西部,穷和苦的印象深入人心,影响人才的就业选择。如今,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观,高质量发展能力明显提升,涌动着生机与希望。甘肃围绕推进西部大开发、“东数西算”、产业转移、生态环境保护等发展机遇,加强政策宣介,帮助青年学子了解西部、破除刻板印象,“到西部去”成为一种潮流。

  从选择到实现的路径并不平坦。优化公共服务牵线搭桥,促进供需匹配,才能为梦想落地扫除障碍。聚焦高质量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甘肃每年制定引才计划,拓展赴外引才、招商引智、项目聚才等多种方式;实施“陇原青年英才”培养计划,每年选拔优秀青年人才进行重点培养;连续17年实施“支持1万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项目……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联动,有效促进了人才向甘流动。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高校毕业生留甘就业人数创近年来最好水平。

  青年成长的关键处、要紧时,需要拉一把、帮一下。做好宣传引导,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投身西部建功立业,必能助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实现更大发展。

  (作者为甘肃省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干部,本报记者赵帅杰采访整理)

  

  改善环境  留人留心

  胡新薇

  今年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22周年。据统计,20多年来,通过这一计划进藏服务的志愿者中,有约1/3选择了留藏。西部计划西藏专项已经成为西藏人才引进的一个重要渠道,有力增强了基层力量,有效改善了人才结构。

  引才更要留才,留才关键在环境。为鼓励广大青年积极参与西部计划西藏专项,西藏配套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工作生活补贴、学费代偿、职称评定等,为志愿者在就业、生活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实实在在为志愿者拓宽成长道路,消除后顾之忧。

  留人更要留心。生活条件无虞,发展前景可期,让青年看到了我们求贤若渴的满满诚意。在山南市,有志愿者扎根村级小学10年,只为教书育人;有志愿者助农脱贫,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实惠的政策、周到的服务、热情的居民……让许多青年志愿者下定决心留下来。

  雪域高原也可以是成长沃土。为志愿者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让青春热情感受到真情的回馈,在这一场梦想与舞台的双向奔赴中,雪域边疆一定能绽放更绚烂的青春之花。

  (作者为共青团西藏山南市委副书记,本报记者鲜敢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17日 05 版)

  • 相关阅读
  • 美丽中国的“绿色筑梦者”(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

      夏鹏(左)在六安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内,和同事检查维护设备。">  夏鹏(左)在六安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内,和同事检查维护设备。  黄万辉检测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  黄万辉检测污水...

    时间:03-18
  • 老年旅客将享更多优惠兑换火车票

      本报北京3月17日电(记者严冰)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4月1日起,国铁集团在现行“铁路畅行”常旅客会员服务基础上,对年满60周岁持居民身份证、港澳居民居住证、台湾居民居住证、港澳...

    时间:03-18
  • 两部门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等管理

      本报北京3月17日电 (记者林丽鹂)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日前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进一步规范智能网联...

    时间:03-18
  • 数字产业去年完成业务收入35万亿元

      本报北京3月17日电 (记者王政、刘温馨)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2024年,我国数字产业重点监测的核心指标中,九成以上实现同比提升,完成业务收入35万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制造业和服务业部分分...

    时间:03-18
  • 今年我国继续加强粮食和大豆政策支持力度

      本报北京3月17日电 (记者郁静娴)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今年,国家继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以及东北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等政策,启动实施粮油种植专项贷款贴息试点、东北大豆种子包衣补...

    时间:03-18
  • 江苏大部分地区实现生育津贴“免申即享”

      近期,“江苏生育津贴不用准备材料直接到账”等话题引起社会广泛热议。  今年2月出台的《江苏省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提到...

    时间:03-18
  • 我国旗舰物种种群数量持续增长

      本报北京3月17日电 (记者董丝雨)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增加资金投入,统筹推进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旗舰物种种群数量持续保持增长态势,栖息繁衍环境稳步改善...

    时间:03-18
  • 2025年短道速滑世锦赛收官 中国队收获一银一铜

    人民网北京3月17日电 (记者胡雪蓉)3月16日,2025年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锦赛在北京首都体育馆落下帷幕。中国队在收官日夺得男子5000米接力银牌,加上前日刘少昂获得男子1500米铜牌,以一银一铜的成绩结束了...

    时间:03-17
  • 带伤征战世锦赛助队夺银 刘少昂:从没想过放弃

    获得男子1500米铜牌、带伤与队友夺得男子5000米接力银牌,这是中国队选手刘少昂在今年短道速滑世锦赛取得的成绩。 2025年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锦赛昨日在北京落幕,中国队最终收获一银一铜,刚刚度过27岁...

    时间:03-17
  • 三则“预言”看未来(人民论坛)

    历史长河奔涌向前,总有一些“预言”如同腾空的浪花,回望令人心起波澜。 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设想,中国要修建10万英里(约16万公里)的铁路,联通边疆、内陆和沿海。2024年9月,随着龙龙高铁...

    时间:03-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