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适应趋势与锻造优势(评论员观察)

2025-03-17 08: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当企业在错位发展中找到与众不同的“适应性”,这些“适应性”叠加起来,就会形成产业发展的向好态势,锻造出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

  今天,走进工厂,常见这样的场景:打磨时,遇到复杂曲面,自适应工件会智能处理;抓取时,机械臂动态调整策略;装配时,工具可跟随自然语言和视觉指令快速调整;质检时,针对不同材质、缺陷类型等,智能调整工艺方案……

  过去,这些制造环节的专业步骤,需要老师傅手把手地给新手传授经验和方法。如今在智能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是“徒弟”,训练机器人的员工是“师傅”,“带徒弟”成了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模型训练。

  从人工操作到人工智能,生产线“智变”映照怎样的行业“质变”?“适应”,是其中一个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从更宏大的层面深刻指出:“看清形势、适应趋势,发挥优势、破解瓶颈,统筹兼顾、协调联动,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谋划经济社会发展。”

  如今,消费的个性化带来了订单碎片化。要适应新趋势,传统生产需要停下生产线、重新编码。能接单,还要有效益,灵活变换生产线形态的柔性制造,成为“解题之钥”。有的服装厂,缝纫机能“上网”,生产线如“变形金刚”,无论是简单的T恤衫还是复杂的礼服都能轻松搞定,“一件起订”不成问题。提高技术的适应性,就增强了制造的可拓展性。这是数字技术带给传统制造的巨大机遇,也是传统产业面对市场趋势的积极应变。

  面对需求,供给不能滞后。缩短这个“时间差”,适应这个新趋势,就是把握市场机遇的过程。跟得上就占主动,跟不上就落后。人工智能为何时常让人感到“惊艳”?既在于开发水平的精进,更在于源源不断地“学习”。有研发者认为,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之所以发展快、有优势,关键在于有丰富的实战场景。仓储及物流,外科手术及医疗康复,楼宇及室内配送……人工智能的“进化”,有技术支撑、有施展空间。场景孕育机遇,适应了就不难找到发展支点,融入了就有可能开辟新赛道。

  新赛道总有“变老”的那天,当大家都“适应”的时候,怎么办?是追求品质,借好技术生产好产品?还是卷价格,以低利润抢市场?长远看,同一产业生态中,“卷来卷去”难有出路,而应从自身实际出发,找准发展定位。拿玻璃这个传统行业来说,有企业给玻璃“练柔术”,研发出超薄可折叠的玻璃盖板用在手机、车载中控上,拓宽了垂直领域市场。当企业在错位发展中找到与众不同的“适应性”,这些“适应性”叠加起来,就会形成产业发展的向好态势,锻造出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

  增强发展过程中的适应性,不是被动应对,而是主动布局。这是互相成就、互相托举的过程。特别是面对外部的复杂环境和挑战,如何突围?有企业家提出,企业的海外投资,不妨带动当地就业和技术升级。现阶段,不少企业都走出了在海外建厂、布局制造基地的路子,既做“供应商”,又是合作伙伴的“同行人”。如此“出海闯荡”,有助于互利共赢,也能以利益共同体来合力抵御风险。在复杂环境变化中,通过主动适应、积极作为营造有利环境条件,路子就会越走越宽。

  发展是动态的过程。面对新领域新实践,尤需推动制度创新、填补制度空白。坚持与时俱进调整、动态灵活适应、因时因势应变,落实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能为千行百业的创新创造营造良好环境、扫清发展障碍、提供政策支撑。由此,也便能更好理解“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在工厂协同实训,别开生面。从单机自主到“群体智能”的趋势,正重塑制造业的竞争力。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相信发展动能会更加澎湃。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17日 05 版)

  • 相关阅读
  • 美丽中国的“绿色筑梦者”(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

      夏鹏(左)在六安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内,和同事检查维护设备。">  夏鹏(左)在六安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内,和同事检查维护设备。  黄万辉检测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  黄万辉检测污水...

    时间:03-18
  • 老年旅客将享更多优惠兑换火车票

      本报北京3月17日电(记者严冰)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4月1日起,国铁集团在现行“铁路畅行”常旅客会员服务基础上,对年满60周岁持居民身份证、港澳居民居住证、台湾居民居住证、港澳...

    时间:03-18
  • 两部门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等管理

      本报北京3月17日电 (记者林丽鹂)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日前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进一步规范智能网联...

    时间:03-18
  • 数字产业去年完成业务收入35万亿元

      本报北京3月17日电 (记者王政、刘温馨)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2024年,我国数字产业重点监测的核心指标中,九成以上实现同比提升,完成业务收入35万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制造业和服务业部分分...

    时间:03-18
  • 穿行高山河谷  探寻远古文明(讲述·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当代华章)

      郑喆轩在稻城皮洛遗址观察石器。  受访者供图">  郑喆轩在稻城皮洛遗址观察石器。  受访者供图  人物小传   郑喆轩,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考古研究所所长,201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时间:03-18
  • 今年我国继续加强粮食和大豆政策支持力度

      本报北京3月17日电 (记者郁静娴)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今年,国家继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以及东北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等政策,启动实施粮油种植专项贷款贴息试点、东北大豆种子包衣补...

    时间:03-18
  • 江苏大部分地区实现生育津贴“免申即享”

      近期,“江苏生育津贴不用准备材料直接到账”等话题引起社会广泛热议。  今年2月出台的《江苏省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提到...

    时间:03-18
  • 我国旗舰物种种群数量持续增长

      本报北京3月17日电 (记者董丝雨)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增加资金投入,统筹推进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旗舰物种种群数量持续保持增长态势,栖息繁衍环境稳步改善...

    时间:03-18
  • 2025年短道速滑世锦赛收官 中国队收获一银一铜

    人民网北京3月17日电 (记者胡雪蓉)3月16日,2025年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锦赛在北京首都体育馆落下帷幕。中国队在收官日夺得男子5000米接力银牌,加上前日刘少昂获得男子1500米铜牌,以一银一铜的成绩结束了...

    时间:03-17
  • 带伤征战世锦赛助队夺银 刘少昂:从没想过放弃

    获得男子1500米铜牌、带伤与队友夺得男子5000米接力银牌,这是中国队选手刘少昂在今年短道速滑世锦赛取得的成绩。 2025年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锦赛昨日在北京落幕,中国队最终收获一银一铜,刚刚度过27岁...

    时间:03-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