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加大力度“投资于人”

2025-03-18 08:45: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口高质量发展同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把‘投资于物’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起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明确了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将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这有利于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更好促进高质量发展。

我国经历了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大量资源被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工业生产等领域,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随着发展阶段、环境条件的深刻变化,过度依赖“投资于物”的方式,难以持续支撑高质量发展,需要把“投资于物”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起来。把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多办实事,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上再上水平,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实现在惠民中发展、在发展中惠民。“投资于人”,支持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以消费提振畅通经济循环,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有利于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助力实现供需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强化人才驱动,有利于充分释放全社会创造潜能,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明显的趋势性特征,通过教育、培训等“投资于人”,有助于提高人口整体素质,更好释放人口红利和人才红利。

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惠民生的政策举措,及时有效回应群众需求和关切。在民生建设方面,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20元、30元、5元。一项项增加财政补助的措施,体现了细致贴心的惠民服务、切切实实的民生关怀。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优化政府资金支出结构,更多投向有利于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的领域和事项,以政府过“紧日子”让群众过“好日子”,用“真金白银”化解“急难愁盼”。加大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倾斜支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引导更多民间资本投入社会民生领域建设,拓宽“投资于人”的资金来源。

结合发展所需、民生所盼“投资于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立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具体的、现实的,只有将人民群众的婚嫁、生育、养育、教育、就业、就医、住房、养老等一体考虑,系统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聚焦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巩固“民生之本”。着力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进一步健全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兜牢民生“安全之网”,化解消费“后顾之忧”。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更好保障人民健康。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发展促进人口素质提升,支撑人才培养,赋能科技创新。

全面与重点相结合“投资于人”。“投资于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方面,人口服务体系要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基本公共服务要更加均衡可及;另一方面,要着力加强对重点群体的公共服务投资,着力提高投资效益。聚焦“一老一小”,加快完善社区居家养老、失能老年人照护、老年助餐等服务,采取发放育儿补贴、发展托幼一体服务、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等措施,加大生育支持力度。青年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也处于人生发展关键期,要从求学、就业创业、住房、婚恋、社会融入等青年人现实问题入手,强化青年人发展保障,加强青年科技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充分激发其创新创造活力。科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推进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统筹各类资金资源,加强对低收入人口、欠发达地区的分层分类帮扶。

“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等“投资于物”,目的在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的需求,同时也需要劳动者素质提升、人才培养作为保障。当前,应根据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坚持系统观念,科学统筹“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保持“投资于物”的合理规模和水平,巩固和提升“投资于人”的物质基础,同时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公共服务、教育发展、医疗健康等关乎人的全面发展各领域,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

(本版头条文章由人民日报出版社组稿、人民日报社理论部编辑)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18日 09 版)

  • 相关阅读
  • 首位成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台胞:南音叙乡愁

      中新社厦门3月18日电 题:首位成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台胞:南音叙乡愁  作者 叶秋云  “自7岁开始学南音,现已至耄耋之年,一生都与南音为伴。”17日21时,刚忙完手头工作的台湾知名南音艺术家卓圣翔,在福建厦...

    时间:03-18
  •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文荣接受审查调查

      中新网3月18日电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文荣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时间:03-18
  • 最高法发布第二批服务保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典型案例

      中新网3月18日电 据“最高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消息,自2013年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上海设立以来,全国已设立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时间:03-18
  • 检察机关依法对李钺锋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中新网3月18日电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微博消息,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员会原常务副主席李钺锋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由...

    时间:03-18
  • 美丽中国的“绿色筑梦者”(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

      截至目前,中国已标识绿色职业137个——  美丽中国的“绿色筑梦者”(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  碳汇计量评估师、综合能源服务员、危险废物处理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时间:03-18
  • 中办印发《通知》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

    时间:03-18
  • 我国旗舰物种种群数量持续增长

      统筹推进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  我国旗舰物种种群数量持续增长  本报北京3月17日电 (记者董丝雨)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增加资金投入,统筹推进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旗舰物种...

    时间:03-18
  • 两部门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等管理

      本报北京3月17日电 (记者林丽鹂)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日前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旨在进一步规范智能网...

    时间:03-18
  • 爱拼与会赢(人民论坛)

      “蓝天不是等来的,而是拼出来的。”不久前生态环境部新闻发布会上的一句话,道出蓝天保卫战的不易与执着。由此更加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勉励大家的话,“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

    时间:03-18
  • 公共数据,更好赋能社会治理(深阅读·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核心阅读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以来,多地通过公共数据共享、开放、授权运营等开发利用方式,赋能社会治理,严格合规流通,让公共数据在赋能政府...

    时间:03-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