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的科学发展速度让人着迷”

2025-03-18 05:53:00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内的王莲。

  筱娇娇摄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内的王莲。
  筱娇娇摄

  哈罗德·施耐德(右)。

  受访者供图

">

  哈罗德·施耐德(右)。
  受访者供图

  中日两国医生在中日友好医院共同开展手术。

  中日友好医院供图

">

  中日两国医生在中日友好医院共同开展手术。
  中日友好医院供图

  小川秀兴。

  受访者供图

">

  小川秀兴。
  受访者供图

  齐日科·谢尔盖。

  受访者供图

">

  齐日科·谢尔盖。
  受访者供图

  2024年5月13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现场,小学生在体验操作一款机器人。

  新华社记者 王 松摄

">

  2024年5月13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现场,小学生在体验操作一款机器人。
  新华社记者 王 松摄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德国籍教授哈罗德·施耐德——

  “为中国和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拿到奖章太让人激动了!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德国籍教授哈罗德·施耐德对记者表示,获颁202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既是对自己科研成果的认可,也是对未来工作的鞭策,他将继续在植物研究和保护领域开展工作,为扩大中国科研在全球的影响力持续努力。

  综合运用古生物学证据和现代基因组学技术手段,揭示早期陆地植物起源于5亿年前的寒武纪,比传统认知提前了1亿年;联合全世界的专家学者,领衔建立蕨类和石松类植物的全球分类系统;揭示生物多样性背后的进化机制和演化悖论……近年来,施耐德带领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宏观进化研究组科研团队取得累累硕果。

  施耐德曾任职于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在重要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200多篇。2017年,他来到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开始了自己的研究工作。这里地处中国西南边疆,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在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受威胁和珍稀濒危物种迁地保育和热带森林生态研究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丰富的热带植物资源、一流的科研设施和开放包容的科研环境深深吸引着施耐德。

  “中国的科学发展速度让人着迷。在这里,我能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科研伙伴共同探讨问题。宽松的科研氛围、开放的科研环境和美好的发展前景,让我决定定居于此。”施耐德介绍,他越来越享受在中国的生活。如今,曾经习惯喝咖啡的施耐德在工作之余,更喜欢品上一杯普洱茶来放松心情。“中国科技成就令人钦佩,中国哲学智慧也让我能用更开放的心态开展科研工作。”

  “期待我们的研究能够帮助世界更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三重危机。”未来,施耐德计划继续留在中国,肩负起高层次人才的责任,发挥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科研桥梁作用。“我愿意与各国同行一起,为中国和世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多贡献。”他说。

  日中医学协会会长、中日友好医院名誉教授小川秀兴——

  “进一步深化日中两国的医学交流合作”

  “我一直积极参与日中两国皮肤科医学交流合作,见证了中国皮肤科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202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日中医学协会会长小川秀兴与记者聊起自己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上世纪80年代,小川秀兴投身中日医学交流事业,被中日友好医院聘为名誉教授。“我的父亲曾在中国从事医学教学工作,在北京度过的童年时光让我对中国很有感情,也更有动力促进日中医学交流。”中日友好医院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后首批国外无偿援助项目。作为中日友好医院的老朋友,小川秀兴表示,中日友好医院是中国现代化医院的代表,近年来双方在人才培养、临床科研等方面合作不断加深,交流成果丰硕,为服务两国人民健康福祉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2015年担任日中医学协会理事长和会长以来,小川秀兴又参与并促成中日笹川医学奖学金项目协议续签,为推动两国在医学、齿学、药学、护理学等领域交流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笹川医学奖学金设立于1986年,目前共有约2400名医务人员通过该项目赴日学习交流,为培养中国医疗人才、促进中日医疗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日中医学协会作为项目主办方之一,为中国研修学员提供了学习、生活等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小川秀兴介绍,笹川医学奖学金曾经以帮助中国学习日本先进医疗技术为主,现在则转变为便利两国医学研究者互相学习的平台,不仅增加了博士、博士后奖学金项目,还开设了旨在促进尖端医学的共同研究课程。“我们将最大限度地发挥两国优势,互学互鉴,进一步深化日中两国的医学交流合作。”小川秀兴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学教育取得长足发展,教育机构的数量和学术成果日益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小川秀兴表示,中国重视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推动创新发展,提高了中国的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也加强了与不同国家的互利交流合作。日中医学协会将继续与中国同行在医学、护理学等领域开展合作,“希望我们能为增进日中人民福祉作出更多贡献。”

  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主席团第一副主席、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齐日科·谢尔盖——

  “与中国科学家共同创造世界级新技术”

  “这是我来到中国的第二十三个年头,我很高兴看到白中合作不断走深走实。”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主席团第一副主席齐日科·谢尔盖对记者表示,他获颁202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是对白中两国合作丰硕成果的认可。

  谢尔盖在白俄罗斯科技领域享有盛誉,迄今已发表科学论文300多篇,出版著作3部,获批专利25项,并于2017年获得白俄罗斯国家科学技术奖。他主要从事传感器研发,开发促进人类生活数字化的新技术。“现在是人工智能时代,我所研究的高灵敏度传感器有助于实现更快、更稳定、更舒适的人机交互,进而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谢尔盖说。

  2013年至今,作为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的主要负责人,谢尔盖参与中白300多家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交流合作,促成签订合作协议200余份。他推动建立的中白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成为中白科技合作互利共赢的典范,为中白科技领域的全面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谢尔盖说:“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与中方合作,培养富有创造力、高度专业的科研人员,确保联合实验室在未来持续运作,与中国科学家共同创造世界级新技术。”

  近年来,谢尔盖与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保持着密切合作。“哈工大不仅在中国工程技术科学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在世界范围内也享有盛誉。”谢尔盖表示,作为在精密力学和微观力学领域具有高水平科研能力的学府,哈工大拥有专业的科研人员和先进的研究实验设备,“我们合作进行新技术开发,一定能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促进世界繁荣发展是全世界科研人员的共同事业。”谢尔盖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深入发展,中国将在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取得更高的发展成就。他期待,白中两国持续深化国际合作、不断拓宽合作领域,携手并肩,为世界科技进步与人类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18日 18 版)

  • 相关阅读
  • 以军空袭已致超过200人死亡 哈马斯称停火协议被以推翻

    新华社耶路撒冷/加沙3月18日电 以色列军方18日凌晨对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发动空袭。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媒体办公室说,空袭已造成超过200人死亡。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18日发表声明说,以军按照总...

    时间:03-18
  • 以军对加沙地带空袭已造成至少100人死亡 哈马斯回应

    新华社加沙3月18日电 巴勒斯坦医疗和安全部门消息源18日说,以色列军方对加沙地带的空袭已造成至少100人死亡,数十人受伤。 巴勒斯坦通讯社报道说,死者中包括妇女和儿童,由于以色列空袭仍在进行中,目前...

    时间:03-18
  • 检察机关依法对李钺锋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新华社北京3月18日电 记者18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员会原常务副主席李钺锋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

    时间:03-18
  • 美丽中国的“绿色筑梦者”(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

      截至目前,中国已标识绿色职业137个——  美丽中国的“绿色筑梦者”(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  碳汇计量评估师、综合能源服务员、危险废物处理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时间:03-18
  • 政策显效,经济运行向新向好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张芳曼">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张芳曼  今年1至2月,生产供给稳定增长,市场需求逐步扩大,发展新动能逐步壮大,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延续回升向好态...

    时间:03-18
  • 全方位扩大商品和服务消费(权威发布)

      数据来源:商务部、国家统计局  制图:张芳曼">  数据来源:商务部、国家统计局  制图:张芳曼  消费是最终需求,既关系着经济发展,也关系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时间:03-18
  • 持续深耕中国,与中国经济共同成长

      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国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并...

    时间:03-18
  •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首批核证自愿减排量完成登记

    本报北京3月17日电 (记者寇江泽)日前,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以下简称“自愿碳市场”)首批核证自愿减排量完成登记。这是我国自愿碳市场建设取得的重要实质进展,对推动和激励更广泛的行业企业...

    时间:03-18
  • 多办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金台潮声)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多办实事”。字里行间,饱含着为民造福的初心,传递出催人奋进的坚...

    时间:03-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