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找准产业路  办好民生事

2025-03-20 08:58: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干净整洁的巷道、错落有致的民居、整齐排列的冷棚……在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小庙子村,一派美丽和谐的景象。

  说起村党总支书记赵会杰,70岁的村民李永良感慨:“赵书记带着村里做了不少事,我们都感谢她!”

  办好群众盼望的事

  2009年,担任村两委成员多年的赵会杰,扛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

  那时的小庙子村,基础设施落后,全村近1/4的耕地浇不上水,缺乏像样的产业,人均年收入只有4500元。“我当时给自己立了‘军令状’,必须办好群众盼望的事!”赵会杰说。

  村民田玉东回忆,过去村里没水泥路,也没桥,小河一到汛期,别人想收农产品都进不来。

  要想富,先修路。修路就要拆迁,涉及不少农户。赵会杰带领村两委成员,挨家挨户做工作,用时一年多,终于实现了硬化水泥路户户通。她又积极协调各方,先后建起了两座桥。“过河不用穿靴子了!”“农产品也能卖上价了!”村民们都很受鼓舞。

  路修好了,还有吃水难的问题。“我们村临山而建,自家打的水井只能打到10多米,天旱时吃水就很困难。”李永良说。

  为此,赵会杰积极申请项目,先后为村子打了30眼机电井和8眼自来水井,各村小组都通上了自来水,解决了吃水难、浇地难的问题。

  这些年,带领村民绿化1500亩荒山、对500亩低产山杏林进行嫁接改造、安装路灯、实施危房改造……在赵会杰和村民的一道努力下,小庙子村的日子越来越好。

  2019年,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下辖两个党支部,赵会杰当选为村党总支书记。

  找准产业发展之路

  一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一边找准产业发展之路。

  “之前村里常年种植胡萝卜,最多时种植面积达3500亩,可连年重茬,土地退化严重、病虫害增多,加上市场变化等因素,大量胡萝卜滞销。”赵会杰意识到,发展单一种植产业的思路必须调整。

  赵会杰带着村委会干部走访农户,又组织大家到河北和赤峰周边地区参观学习。“我们发现,小庙子村的气候、土壤、水源条件适合种中药材。”赵会杰说,“最终决定由村党组织牵头成立合作社,以‘党组织+合作社+产业党员+农户’的模式,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种植。”

  “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统一为群众提供种子、技术指导、市场信息,统一销售产品,现在全村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000多亩,有桔梗、沙参、党参等10多个品种。”小庙子村村委会主任、合作社理事长李永波说。

  中药材产量上来了,效益还得提升。“我们新建了3300平方米的加工车间,购买了专业设备,发展中药材加工产业。”赵会杰说,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了产业效益,也为村民增加了收入。

  同时,小庙子村还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冷棚,推动蔬菜产业发展,增加产业发展多样性。如今,小庙子村人均年收入达2.4万元。

  在小庙子村的辐射带动下,大庙镇13个村共发展中药材种植近2万亩、露地蔬菜1.5万亩。两项产业带动数万人次就业,全镇人均年收入提高了800元。

  共创美好幸福生活

  致力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赵会杰带领小庙子村把握机遇,打造集休闲、旅游、观光、采摘、民宿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并积极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为了拓展新产业,赵会杰组织村民们到河北、辽宁等地,通过飞地模式流转土地,种植胡萝卜、娃娃菜、大葱等。“赵书记帮着我们联系当地,积极协调土地手续与银行贷款,让我们在外头好好发展。”村民武晓利说。目前,小庙子村通过飞地模式,在外发展蔬菜产业近2万亩。

  一件件惠民生的实事,相继办成:建设“草原书屋”、棋牌室、文化活动广场,安装健身器材;建起新型垃圾填埋场,为各户配发垃圾分类箱,推进厕所革命;组建“妇女之家”秧歌队、舞龙舞狮队和广场舞队……

  “我们还设立了‘善行义举榜’,每年定期开展‘文明家庭’等评选,开展慰问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活动,树立孝老爱亲的新风尚。”赵会杰说。如今的小庙子村,产业兴、环境美、村风正,先后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

  “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创美好幸福生活。我们的日子会更好!”赵会杰充满信心。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20日 07 版)

  • 相关阅读
  • 海南三沙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中新网海口3月20日电 (高天胤)海南三沙市委宣传部与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近日联合组成“三沙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开展三沙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下称“四普”)实地调查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据介绍...

    时间:03-20
  • 北京将建设全球“开源之都” 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开源开放

      中新社北京3月20日电 (记者 徐婧)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刘卫华在20日举行的发布会上介绍,北京将建设全球“开源之都”,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开源开放,加快建设长安链开源社区。  近年来,以人工智能、区块链...

    时间:03-20
  • 2025年驻华外交官“发现中国之美”活动启动

      中新社北京3月20日电 (记者 应妮)2025年驻华外交官“发现中国之美”活动启动仪式20日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举行。该活动将带领驻华外交官们走进中国六省区,感悟中华文化、感知时代中国。  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

    时间:03-20
  • 奋斗在春天里丨中国机器人凭啥“圈粉”海外?“金点子”揭秘

      当前在技术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中国机器人正快步迈向全球市场。 奔涌的创新活力从何而来?今天的“奋斗在春天里”,我们跟随记者镜头一起去看一看中国的机器人产业发展。  订单迅速增长  中国机器人海外“圈...

    时间:03-20
  • 你好,彩云之南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究竟是哪般景致让人魂牵梦绕——  是矗立云霄、雄伟壮丽的雪山之巅  还是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雨林秘境?  究竟是什么体验让人津津乐道——  是绚烂多彩、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  还是...

    时间:03-20
  • 钟南山:广州国家实验室正在研发结核病疫苗

      中新网广州3月20日电 (记者 蔡敏婕)2025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宣传活动20日在广州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活动上通过视频表示,广州国家实验室正在开展结核病疫苗的研发,以及疫苗评估体系的制定和观察,并...

    时间:03-20
  • 国台办:两项新政进一步便利台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

      中新社北京3月20日电 对于国家出入境管理局3月20日发布涉台胞证件的两项便利政策,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同日应询表示,两项政策措施将进一步便利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  有记者提问,3月20日,国家...

    时间:03-20
  • 家族记忆里的两岸情长

      1945年抗战胜利,身在日本的魏正明和王碧云毅然关停了经营得蒸蒸日上的私人医院,带着儿女和几十箱医药器材,协助在日本的700多位华工,克服重重困难一起回到祖国大陆……对于第三代在京台胞曹晖来说,提笔写下外公魏正明...

    时间:03-20
  • 最好的春分礼物,两项新措让港澳台同胞“更有底了”

      中新网北京3月20日电(李柏涛)“一早看到新闻报道后,我便迫不及待地将其转发给身边在大陆工作的台湾朋友。”  在大陆台资企业担任高管的林先生兴奋地对中新网表示,“大家普遍觉得这两项新举措十分具体,实实在在地...

    时间:03-20
  • 全国总工会部署助力职工文化旅游消费“十项措施”

      中新网北京3月20日电 (记者 余湛奕)记者20日从全国总工会获悉,全总办公厅日前印发通知,将采取“十项措施”推动释放职工消费潜力,进一步助力文化旅游消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十项措施”包括:阶段性发放工会消费...

    时间:03-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