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既要久久为功 又是当务之急(思想纵横)

2025-03-21 09:05: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教育,国之大计,党之大计。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表示:“教育问题既是惟此为大的事情,也是非常复杂的事情。既要久久为功,又是当务之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思维,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重要方法论。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辩证关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可能一帆风顺,而是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务。”道路越是艰辛,越要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从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看,立德树人必须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不能把最基本的丢掉”。最基本的,往往也是最需要下力气、费工夫的。比如,对于学生启智、心灵培养和基本认知能力的培养,都不是一两天可以完成的。打牢“基本功”需要日复一日坚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操之过急,否则会欲速则不达。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历程看,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必须久久为功。新中国刚成立时,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80%。经过坚持不懈接续奋斗,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昔日的文盲大国成为教育大国,正迈向教育强国,人口大国也发展成为人力资源大国。实践证明,只有保持历史耐心,久久为功,扎实推动教育改革发展,才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利在千秋、功在当代,办好教育也是当务之急。在地方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提出:“教育问题是绝对不允许‘等一等’的。”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教育要想在前头,赶在前头。”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不能“等一等”,必须“在前头”。从人民利益出发,解决教育领域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是当务之急。比如,近年来人民群众对“入好园”“上好学”“就好业”的需要日益增长,对提高教学质量、发展素质教育等的愿望更加强烈。只有抓住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教育问题,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才能把教育工作做到人民群众心坎上。从经济社会发展出发,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同样时不我待。又如,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教育事业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以数字技术发展给教育事业插上数字之翼,有助于推动优质教育资源跨越山海,有助于培养更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再如,受经济结构转型、人口结构变化等影响,当前我国面临的就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只有着眼现代化需求,适应人口结构变化,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科学布局未来教育资源,才能尽快化解“有岗无人上、有人无岗上”的矛盾,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久久为功和当务之急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久久为功图的是长远,当务之急抓的是当下,只有统筹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既做好当前工作,又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近期,深度求索(DeepSeek)火爆全球,宇树科技机器人亮相春晚舞台,《黑神话:悟空》席卷全球市场……正是因为在科技创新浪潮中抓住“当务之急”,自主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同时坚持“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才实现了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

  教育,从厚重的历史文化中走来,反映着当代社会变迁,托举着一个民族的未来,蕴含着短期与长期、当下与未来的辩证关系。发展教育事业,既要狠抓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把坚持久久为功和抓好当务之急统一起来,为如期建成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21日 09 版)

  • 相关阅读
  • 云南省2025年“澜湄周”启动 将开展29项澜湄合作活动

      【东盟专线】云南省2025年“澜湄周”启动 将开展29项澜湄合作活动    中新社昆明3月21日电 (记者 韩帅南)云南省2025年“澜湄周”启动仪式21日在昆明举行。今年,云南省将继续组织开展包括人文交流、经贸科技合...

    时间:03-21
  • “首都高校基础研究10条”发布 加强国际科技合作能力

      中新网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 陈杭)21日发布的《首都高校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若干措施》(下称“首都高校基础研究10条”)提出,北京将着力学科突破,优化基础前沿交叉学科布局。完善“双一流”建设支持方式,加强数学...

    时间:03-21
  • 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2024年服务公众达7424万人次

      中新网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5年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媒体见面会3月21日在北京举行,会上提供的信息显示,2024年,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以“礼赞共和国 创造新生活”为主题,联动全国1679座次科技馆、3909...

    时间:03-21
  • 钢铁大省“变身”算力大省 河北如何吸引大数据产业扎堆落户?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综合算力指数(2024年)》显示,河北省综合算力指数排名跃居全国首位。曾经的钢铁大省如今化身数字产业里的一匹黑马,短短几年时间便在算力规模、绿色算力、应用场景等方面多点开花。 ...

    时间:03-21
  • 2025中国科幻大会3月底将在北京石景山区首钢园举办

      中新网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3月21日在北京举行的2025中国科幻大会新闻发布会宣布,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之一,2025中国科幻大会将于3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园举办。  2025中国科幻大...

    时间:03-21
  • 新产业带动就业潜力 精准服务“护航”高校毕业生“就好业”

      央视网消息:当前,正值春季招聘旺季。为促进企业稳岗扩岗,助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各地举办了系列招聘会。3月20日,由环渤海地区的京津冀鲁辽等多地人社部门共同发起的高校毕业生招聘春季专场活动在天津启动。  此次,...

    时间:03-21
  • 厦门力推新阶队伍展现新风采、彰显新作为

      中新网厦门3月21日电 (杨伏山 卢钰)作为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创新推广城市和福建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重要聚集地,厦门市深化“一鹭同心”品牌建设,团结引领新阶人士实干争效,奋力推动新阶队伍展现新风采、...

    时间:03-2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九届三次全委会在北京举行

      中新网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3月21日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其第九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委员会议近日在北京举行,总结科学基金2024年的工作,研究部署2025年度工作,以高质量基础研究支撑科技强国建设。...

    时间:03-21
  • 中国水污染防治行动十年:水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进展

      中新网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 阮煜琳)今年3月22日是第33届“世界水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和绿色江南21日联合发布报告称,我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发布十年来,水环境保护已取得历史性进展。...

    时间:03-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