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投身茫茫沙丘  播撒片片绿意(守望)

2025-03-21 05:57:00

来源:人民日报

  曾凡江(中)带领学生在研究荒漠植被。

  受访者供图

">

  曾凡江(中)带领学生在研究荒漠植被。
  受访者供图

  策勒县城边缘的防沙屏障。

  策勒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

  策勒县城边缘的防沙屏障。
  策勒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清晨,新疆和田地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策勒沙漠研究站观测场,曾凡江手持土壤水分速测仪,蹲在一排新栽的梭梭苗旁,仔细记录下胸径、高度等数据。结束观测工作后,他又走进办公室,和同事围坐一起,交流着近期的研究计划……

  作为策勒沙漠研究站站长,曾凡江从事干旱区生态治理近30年,带领团队构建了以柽柳、梭梭等植物为主的固沙技术体系,研发17项专利,使和田地区策勒县流动沙丘植被覆盖率提升40%以上,其成果推广至新疆多地。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治沙,可不是种种树那么简单”

  去年11月28日,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绿色防护带合龙。“合龙之后,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这些日子,曾凡江一直在研究站的治沙现场、实验室和各类学术会议之间奔波,“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治沙,可不是种种树那么简单。”

  研究站所在的策勒县,曾因风沙侵袭被迫3次搬迁。20世纪80年代初,流沙一度逼近至距离策勒县城仅1.5公里处。防沙治沙,刻不容缓。于是,1983年策勒沙漠研究站成立。

  1997年7月,31岁的曾凡江从新疆乌鲁木齐出发,乘着汽车颠簸千余公里,抵达策勒沙漠研究站,成为站上第一名研究生。初到研究站的场景,曾凡江仍记忆犹新:公寓的门窗老旧,缝隙大到能塞进拇指。每当沙尘暴掠过,被褥便被染成“戈壁黄”——清晨掀开被角,能抖落一捧细沙。

  “当时站里唯一的水源是一口深井,但由于电力供应时断时续,三天两头停水。”曾凡江说,那时候大家就蹬着三轮车载着塑料桶,往返5公里去附近的村里打水。

  全站唯一的交通工具是一辆老式吉普车。他至今记得1998年的一个夏夜,吉普车抛锚,深陷沙地,一行人只能徒步求援。维吾尔族老乡开着拖拉机赶来,还塞给他们几个馕:“科学家娃娃,吃饱才有力气干活!”

  群众的信任,化作曾凡江扎根大漠的动力。但种什么,才能阻止沙漠扩张?经过摸索,曾凡江和同事从100多种荒漠植物中,挑选出沙拐枣、骆驼刺、柽柳等多年生植物作为固沙植物。但之后的试种并不顺利,开春一场大风过后,不少新栽下的植物被流沙掩埋。乡亲们一边拿着铁锨清理沙子,一边无奈摇头。

  于是,曾凡江与全体科研人员又带领当地群众,进一步完善了策勒独特的防风治沙技术模式:沟河堤坝在最前端,拦截流沙;低矮灌草紧随其后就地固沙;人工灌木林、窄带多带防风林对风沙进行双重阻截。如今,这一模式已得到广泛应用,助力更多地区从“沙进人退”迈向“绿进沙退”。

  “让每一株固沙植物成为乡亲们的‘绿色银行’”

  “种梭梭?沙地里连苦咸水都存不住!”2007年,曾凡江在研究站后院裸露的沙地上尝试种梭梭树时,有的村民抛出这样的质疑。确实,在当时的和田,梭梭树治沙还是一片空白,但曾凡江决定试一试,“让梭梭把沙子‘咬’住,再在它根下种出肉苁蓉”。

  在研究站的5亩试验田里,曾凡江和同事开始了实验:他们将梭梭与本地柽柳混种,尝试单行、多行、片状等7种配置模式。白天,科研人员顶着40摄氏度的高温记录根系生长;夜晚,裹着棉被分析数据。经过3年时间的观察,他们发现在带状种植模式下,梭梭下嫁接的肉苁蓉亩产更高,更具有推广价值。同时,梭梭根系能过滤苦咸水,解决当地水质差的难题。

  除了梭梭,他还带领团队积极研究油莎豆、四翅滨藜等既能实现防风固沙又能为村民带来经济效益的植物。“有的植物还是优良牧草,在干旱区发展很有潜力。比如骆驼刺有耐盐碱能力,根系能达到15至20米深。”曾凡江介绍,通过创新“生态+产业”模式,3.8万亩沙产业基地得以在策勒建成,带动农牧民年增收超3000元,惠及20余万人。

  曾凡江的努力赢得了认可,2013年他被评为“全国防沙治沙十大标兵”。“让每一株固沙植物成为乡亲们的‘绿色银行’,这既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治沙工作取得成功的有力保障。”曾凡江说,保护与发展兼顾才能真正实现人沙和谐。

  “让更多人知道防沙治沙背后的故事”

  从2023年开始,在当地林草部门的支持下,曾凡江带领科研团队在500亩灌木林上实施了一项致力于防护林体系优化的科研项目,29岁的博士生赵广兴成为团队一员。

  “在这里,首先就要学会吃苦。”这是赵广兴从曾凡江口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不只是苦,有时还伴随着危险。”赵广兴回忆,有一次,自己和队友深入沙漠采集数据,实验做到一半,遇上汹涌而来的沙尘暴,幸好平时曾凡江常常跟他们分享应对危险时的保护措施,最后才得以顺利脱困。

  如今,曾凡江和成员将研究重心放在解决防护林老化问题上。在曾凡江的指导下,赵广兴进行了平茬实验,即在不同的高度进行砍伐处理,测定不同高度防护林的阻沙率。“曾老师帮助我实时调整研究计划,也用行动让我明白了一名科研工作者应有的严谨态度。”赵广兴说。

  除了硕博研究生,研究站里还有27名科研人员。走进研究站,到处都是忙碌的年轻身影。多年来,曾凡江带领站里的科研人员,摸清了沙与植物、水分、养分和盐分的关系,在试验示范基地建立起荒漠植物优化管理和合理利用的技术模式。目前,该成果在和田及邻近区域累计推广近5万亩。

  “必须让科学的种子发芽。”在研究站,曾凡江鼓励青年科研人员积极参与科普工作,“让更多人知道防沙治沙背后的故事,推广环境保护的理念。”

  在研究站科普馆里,青年科研人员朱玉荷指尖轻点展板上的柽柳图样,向前来参观学习的学生们讲述着植物根系锁住流沙的原理。“曾站长常跟我们说,不能光讲术语,还要带着学生搓碎柽柳枝条闻味道,亲手拔沙拐枣看根须。”朱玉荷说。

  如今,研究站已经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新疆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也成为2023年新疆唯一入选的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近5年,策勒沙漠研究站为当地大中小学生开展线上线下科普教育活动50余次,累计2万人次参与。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21日 06 版)

  • 相关阅读
  • 云南省2025年“澜湄周”启动 将开展29项澜湄合作活动

      【东盟专线】云南省2025年“澜湄周”启动 将开展29项澜湄合作活动    中新社昆明3月21日电 (记者 韩帅南)云南省2025年“澜湄周”启动仪式21日在昆明举行。今年,云南省将继续组织开展包括人文交流、经贸科技合...

    时间:03-21
  • “首都高校基础研究10条”发布 加强国际科技合作能力

      中新网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 陈杭)21日发布的《首都高校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若干措施》(下称“首都高校基础研究10条”)提出,北京将着力学科突破,优化基础前沿交叉学科布局。完善“双一流”建设支持方式,加强数学...

    时间:03-21
  • 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2024年服务公众达7424万人次

      中新网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5年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媒体见面会3月21日在北京举行,会上提供的信息显示,2024年,现代科技馆体系联合行动以“礼赞共和国 创造新生活”为主题,联动全国1679座次科技馆、3909...

    时间:03-21
  • 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落地浙江杭州

      新华社杭州3月21日电(记者林光耀、刘梓漪)21日,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工作推进会在浙江杭州成功召开。会上,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正式揭牌。   据悉,中国合作中心将打造金砖...

    时间:03-21
  • 钢铁大省“变身”算力大省 河北如何吸引大数据产业扎堆落户?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综合算力指数(2024年)》显示,河北省综合算力指数排名跃居全国首位。曾经的钢铁大省如今化身数字产业里的一匹黑马,短短几年时间便在算力规模、绿色算力、应用场景等方面多点开花。 ...

    时间:03-21
  • 2025中国科幻大会3月底将在北京石景山区首钢园举办

      中新网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3月21日在北京举行的2025中国科幻大会新闻发布会宣布,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之一,2025中国科幻大会将于3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园举办。  2025中国科幻大...

    时间:03-21
  • 新产业带动就业潜力 精准服务“护航”高校毕业生“就好业”

      央视网消息:当前,正值春季招聘旺季。为促进企业稳岗扩岗,助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各地举办了系列招聘会。3月20日,由环渤海地区的京津冀鲁辽等多地人社部门共同发起的高校毕业生招聘春季专场活动在天津启动。  此次,...

    时间:03-21
  • 厦门力推新阶队伍展现新风采、彰显新作为

      中新网厦门3月21日电 (杨伏山 卢钰)作为全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创新推广城市和福建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重要聚集地,厦门市深化“一鹭同心”品牌建设,团结引领新阶人士实干争效,奋力推动新阶队伍展现新风采、...

    时间:03-2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九届三次全委会在北京举行

      中新网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3月21日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其第九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委员会议近日在北京举行,总结科学基金2024年的工作,研究部署2025年度工作,以高质量基础研究支撑科技强国建设。...

    时间:03-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