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更好实施“意定监护”制度(新知)

2025-03-21 09:04: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现象】不久前,重庆首例由政府监督实施的“意定监护”服务协议落地。重庆九龙坡区石坪桥街道,80多岁的孤寡老人廖先生,在公证员的见证、监督下签署了一份三方协议,约定由当地一家社会组织作为监护人为老人提供“意定监护”服务,街道则负责监督协议履行,双方共同为老人未来的养老问题托底。

  【点评】

  什么是“意定监护”?简单来说,就是成年人在自己清醒的时候,选择一个最信任的人或者组织作为自己失能后的监护人。

  在2015年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我国就首次提出了“意定监护”制度。民法典明确规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在自己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由该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可见,“意定监护”是解决成年人监护缺失问题的有效途径。对于成年人尤其是老年群体而言,这一监护方式可以让他们在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有所养、有所依。

  目前,北京、上海、广东等地都在积极展开探索,有的成立了专门从事“意定监护”服务的社会组织,有的发布了相关服务指引。但整体而言,这一监护制度的实施仍处于探索阶段,还面临许多挑战。

  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这一模式的接受度还不高,找不到合适监护人的情况时有发生。一方面是该模式发展仍不充分,相关准入、监管标准缺乏细则,机构的稳定性、服务的接续性都难以让人完全放心。另一方面也有认知层面的不足,许多老年人对“意定监护”知之甚少,一些有子女的老年人还担心会因此影响家庭关系。

  长远来看,实施“意定监护”制度,可以在尊重老年人意愿的前提下,更好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符合老龄化社会的特点,需要不断完善,值得积极探索。

  更好实施“意定监护”制度,要加快探索具体化、程序化、可操作的配套制度,如备案登记、财产管理等,进一步提升其规范化水平。在上海,社会监护服务中心的工作实行人财分离,按照实际费用再报销;有的地方支持老人将财产由公证处提存保管,保障财产安全。这些配套制度越具体、越完善,“意定监护”就越能避免陷入信任的博弈,彰显制度的温暖、人性的光辉。

  鼓励发展的同时,还应强化监督机制的建设。要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备案登记和信息查询体系,方便监护人、被监护人、相关机构开展工作对接,也便于进行社会监督。同时,要加快建立健全政府监管、伦理审查、行业自律、第三方监督服务等制度体系,为被监护人的权益提供更有力保障。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同时面临“少子化、空巢化”问题,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监护体系,成为一个紧迫而现实的问题。尊重老年人意愿,针对老年人需求,合理配置养老资源,并加快完善相关体制机制,推动“意定监护”服务等发展壮大,定能让更多老年人得到符合自身期待的照顾,过上更加安心、更有质量的晚年生活。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21日 05 版)

  • 相关阅读
  • 为人类福祉贡献中国气象早期预警智慧

      2025年3月23日是第六十五个世界气象日,世界气象组织将今年的纪念活动主题定为“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该主题凸显了早期预警对于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关键作用,以及国际气象界在全...

    时间:03-22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去年产品召回情况

      本报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林丽鹂)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通告,公布2024年我国产品召回情况。  汽车召回方面,2024年我国共实施汽车召回233次,涉及车辆1123.7万辆,分别较上年增长8.9%和67.0%。实施...

    时间:03-22
  • 中国自然资源“家底”公布(锐财经)

      三月二十日,在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板桥镇平沙墩滩小麦种植基地,农户们使用北斗自动驾驶拖拉机牵引的播种机械进行小麦播种作业。  王 将摄(人民视觉)">  三月二十日,在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板桥...

    时间:03-22
  • 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本报北京3月21日电(记者徐佩玉)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近日召开2025年第一季度例会。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宏观调控力度加大,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强化逆周期调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服务...

    时间:03-22
  • 国资央企“AI+”行动示范基地揭牌

      本报天津3月21日电(记者龚相娟)国资央企“AI+”行动示范基地20日在天津揭牌。“AI+”行动示范基地是落实国务院国资委“AI+”专项行动部署、深化央地合作、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举措。...

    时间:03-22
  • 我国完成第三次冰川编目

      据新华社兰州3月21日电(记者张文静、胡伟杰)今年3月21日是首个世界冰川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于当日发布第三次中国冰川编目。  冰川是气候变化最敏感、最直接的信息载体,冰川...

    时间:03-22
  • 生态警务联勤站护山林

      本报电 (记者顾春)无人机感应检测,山火有复燃迹象,后台随即响应。浙江省诸暨市公安局和马剑镇联手,打造生态警务联勤站,将无人机数据共享功能接入生态警务数据源,实现实时信息共享、线索移交、案...

    时间:03-21
  • 旱塬连上了大水网

      买滴灌带、置办地膜、检修农机……李荣植忙活起来,“人勤地不懒,盼着今年有个好收成。”  90后李荣植,年纪不大,种地经验却很丰富。7年前,在外打拼的他回到家乡甘肃定西安定区大岔村,跟随父辈...

    时间:03-21
  • 对粮食种植户优先放贷

      本报电 (记者郁静娴)近日,全国春管春耕由南向北陆续展开。中国农业银行立足当前农业生产需要,制定了14个方面举措,助力全年粮食生产开好局、起好步。  精准满足种粮农民金融需求。突出做好脱...

    时间:03-21
  • 小县城蕴藏大机遇(话说新农村)

      坐标“城尾乡头”,县域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发力点。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深入实施,通过因地制宜、各展其长,一座座小城蕴藏多重发展机遇      贵州江口...

    时间:03-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