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高原之花,美丽产业在丽江生长(经济新方位)

2025-03-22 09:47: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花农展示刚采摘的玫瑰花。

  人民网记者  李发兴摄

">

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花农展示刚采摘的玫瑰花。
人民网记者  李发兴摄

青藏高原边缘,能种玫瑰吗?

3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省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在玫瑰花种植区,总书记了解智能温室无土栽培技术,同现场村民、技术人员亲切交谈。

“以前种地扛锄头,现在种花拿剪刀。”丽江市古城区文智社区的张英,来到开满淡紫色玫瑰的温室大棚,学习种花技术,“剪花有讲究,剪的时候要保留3到5厘米的根部,让花更好地生长。除主根茎外的分枝要剪掉,确保花朵有充足的营养。”

剪啥留啥,这是产业园技术负责人杨佳教给他的技能。

杨佳从事花卉行业已10余年,将国外最先进的种植技术、设施设备和优良品种带到这里。5年前,要不要到海拔2300多米的丽江投资种植,杨佳很犹豫。

高原种花有挑战:产业园所在的古城区贵峰社区,海拔比泰山主峰玉皇顶还高出约800米,温度偏低,需要靠高端温室控温技术,但是加温会增加种植成本;且花卉生长周期略长,影响产量。

但高原种花也有优势:丽江全年日照时长超2400小时,海拔高、紫外线强,花色更加艳丽;昼夜温差大,使得花苞更大、枝干更粗壮;生长期虽略长,但鲜花凋谢慢,瓶插期也随之延长。

“必须与昆明等滇中地区错位布局,主攻高端花卉市场。”精打细算一番,杨佳决定入驻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

第一步,建大棚。35万平方米的高标准温室内,铺设水肥管线、加温设备,到处都有传感器,水肥温湿光,全靠自动采集。光照值超过预定值,大棚自动遮阳;缺水缺肥,系统自动根据预设数据配比。

第二步,挑品种。最初交付的4万平方米大棚,首批仅试种1万平方米,还分别种植非洲菊、玫瑰、马蹄莲3个品类。结果发现,种出来的非洲菊品质不够理想。而玫瑰、马蹄莲则很好适应了丽江昼夜温差大、紫外线强、光照久的自然条件,成为基地的主推品种。

技术浇灌,品种把关,精心呵护下的鲜花,长出了更高的价值。“种植同样品种的鲜切花,普通塑料大棚亩产值大约6万元,而我们的大棚产值高达30万元。”杨佳介绍,高品质的花卉品种对种植条件要求苛刻,需要更为精准的水肥、温湿度、光照强度控制,普通大棚种不了。另外,更精准的管理养护,也能够提升鲜花的产量和质量。

在园区带动下,古城区规模化花卉生产经营企业达11家,花卉种植面积6400亩,生产鲜切花4000多万枝,产值达2.91亿元。从云南省第二大机场丽江机场出发,花儿“乘着”飞机,“绽放”各地。其中,四成出口海外。

村民收入显著提高。在这条美丽的生产线上,1500名产业工人活跃其中,摸芽、修剪、采摘、分拣、包装。“风吹不着,雨淋不着,闻着花香包着花”,贵峰社区村民和国珍将自家10亩土地流转给园区后,在包装生产线上工作,计件算钱。一家三口都在园区务工,既有土地流转金和务工收入,年底还有村里的分红,家里年收入超过10万元。

贵峰社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不到1万元,增加到2024年的近3万元;村集体收入则从2019年的3.8万元增加到2024年的36.4万元。

周边村子也受益,加工食用玫瑰、研发菊花酱,办农家乐、开民宿客栈,组织花卉采摘、体验制作鲜花饼,产业链如枝蔓延伸。

“左手捧花,右手提菜”,在云南,这是一种常见的浪漫生活。2024年,云南鲜切花产量达206亿枝,从事花卉种植、分拣包装、物流运输、鲜花电商等行业的直接从业人员达38万人,间接就业人员超过100万人。“浪漫经济”正生长为综合产值达千亿元级的“美丽产业”。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22日 02 版)

  • 相关阅读
  • 王毅会见日本自民党前干事长二阶俊博

      中新社东京3月22日电 (记者 朱晨曦)当地时间3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东京会见日本自民党前干事长二阶俊博和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代表等日本友人。  王毅赞赏二阶俊博秉持中日和平友好初心,长期致...

    时间:03-22
  • 第11次中日韩外长会在东京举行

      中新社东京3月22日电 (记者 朱晨曦)3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东京同日本外相岩屋毅、韩国外长赵兑烈共同出席第11次中日韩外长会。  王毅表示,中日韩合作是东亚地区基础最深厚、机制化程度最高...

    时间:03-22
  • 王毅谈第11次中日韩外长会共识

      中新社东京3月22日电 (记者 朱晨曦)3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东京出席第11次中日韩外长会后同日本外相岩屋毅、韩国外长赵兑烈共同会见记者。  王毅表示,中日韩三方充分肯定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

    时间:03-22
  • 从秦山到世界 中国大陆首座核电站开建40周年

      中新社浙江嘉兴3月22日电 题:从秦山到世界 中国大陆首座核电站开建40周年  中新社记者 马帅莎  在秦山核电厂区内,竖立着一块纪念碑,上面镌刻着“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在秦山核电站开工建设40周年之际,记者探访...

    时间:03-22
  • 广东省2025年春茗(澳门)活动在澳门举行

      中新网澳门3月22日电 (记者 郑嘉伟)广东省2025年春茗(澳门)活动21日晚在澳门旅游塔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出席,广东省省长王伟中、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岑浩辉出席并致辞,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

    时间:03-22
  • 助力“科技红娘”高效“牵线” 中国首套技术经理人系列教材出版

      中新网北京3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被称为“科技红娘”的技术经理人如何在创新链与产业链之间高效“牵线”、实现科技成果与市场应用精准“联姻”?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记者从中国科协获悉,围绕技术经理人服务成...

    时间:03-22
  • 解放军体育代表团将参加第五届冬季世界军人运动会

      中新社北京3月22日电 据中国国防部网站22日消息,3月23日至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代表团将赴瑞士参加第五届冬季世界军人运动会,主要参加越野滑雪、雪地巡逻、攀岩、越野跑等7大项、28小项赛事,通过国际军体平台锻...

    时间:03-22
  • 中国驻加拿大大使王镝:望加方相向而行 促中加关系改善发展

      中新社多伦多3月22日电 中国驻加拿大使馆网站21日晚刊载中国驻加大使王镝近日就中加关系等问题接受加最大英文媒体《环球邮报》专访实录。王镝表示,期待加方树立正确对华认知,采取更加积极务实的对华政策,为中加各...

    时间:03-22
  • 两岸中医春日养生市集福州开市 台胞医生助力义诊

      中新社福州3月22日电 (郑江洛)22日,以“两岸中医同源 海峡文化同根”为主题的两岸中医春日养生市集在福州市晋安区岳峰镇桂溪社区两岸广场开市。台胞医生积极参与义诊活动,助力两岸医疗文化交流。  气罐拔罐、虎...

    时间:03-22
  • 中国民政部将施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

      中新社北京3月22日电 (记者 李京泽)记者22日获悉,中国民政部将施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届时当事人办理婚姻登记不再受常住户口所在地限制。  近日,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以下简...

    时间:03-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