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为人类福祉贡献中国气象早期预警智慧

2025-03-22 05:51:00

来源:人民日报

  2025年3月23日是第六十五个世界气象日,世界气象组织将今年的纪念活动主题定为“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该主题凸显了早期预警对于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关键作用,以及国际气象界在全球合作保障天气气候安全方面的深切期待。

  直面挑战,防范化解天气气候风险需要全民早期预警

  2024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候系统不稳定性加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重发,复合型灾害强度大、影响范围广。

  气象早期预警系统可以在灾害来临前发出警报,保护生命财产安全,是成本较低且能较快较易见效的防灾减灾手段。2022年3月,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发起全民早期预警倡议,旨在确保到2027年地球上的每个人都能受到早期预警系统保护,免遭灾害性天气、水或气候事件的侵害。同年11月,联合国发布《全民早期预警行动计划》。2023年6月,第十九次世界气象大会将落实全民早期预警倡议列为世界气象组织未来4年的首要战略。

  据联合国统计,早期预警系统已经为拯救生命、减少经济损失作出了贡献,但各国在早期预警系统建设方面仍存在重大差距,能够将早期预警和应急响应预案有机联动起来的国家较少,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等脆弱地区的预警能力依然面临巨大挑战。

  全球气候风险需全民应对。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国际场合多次呼吁各国共同采取行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为构建更加安全、更具气候韧性的未来,各国应当开展广泛合作,共同支持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落地生根,携手缩小气象早期预警差距,让早期预警更好地造福人民、造福世界。

  坚守初心,充分发挥预警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先导性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精准预警响应,进一步加强气象预警与灾害预报的联动,突出临灾预警,做好点对点精准预报和滚动更新,强化预警指向性,落实直达基层防汛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加强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落实应急预案行动措施,把握工作主动权。中国气象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着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防御应对能力。

  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预警发得更早、报得更准、传得更广。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陆海空天协同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精密监测瞬息风云变幻。数值天气预报“芯片”实现中国造,智能网格预报产品实现预报要素多种类、时间尺度无缝隙、空间范围全覆盖、时空分辨率分钟级公里级。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全面完成,建立健全了分灾种、分区域的灾害性天气预警体系,能够提前43分钟预警强对流天气。新一代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发布的82种预警信息,可在1分钟内送抵应急责任人,公众覆盖率达99.1%。

  加快推进气象社会服务现代化,预警叫有所应、应而会用、用之有效。“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不断完善,建立了以气象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和高级别预警“叫应”制度。2023年以来,气象部门在关键天气来临前累计“叫应”各级党政领导、主要应急责任人58万人次,及时报告或通报天气情况及影响。递进式气象服务机制日益健全,气象部门在灾害发展不同阶段按需供给预报预警服务产品,并分级别、分区域精细化联动相关力量。预警、“叫应”及时到达应急负责人,并有效联动“激活”防灾减灾有关部门,为防灾减灾部署和人民群众避灾赢得先机。全社会气象防灾减灾认知水平和行动能力持续提高,2024年气象科学知识普及率达80.81%。

  开放合作,为实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指出,建设气象早期预警业务平台,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落实该项伙伴行动,中国气象局将积极融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国际气象治理中自觉肩负起“同球共济”的责任。

  胸怀天下,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能力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中国气象局承担26个世界气象组织国际或区域气象中心职责。风云气象卫星向133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国际服务满意度达80%。在全球预报业务常态化机制和全球无缝隙预报业务框架下,基本建成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和区域数值预报模式系统以及亚洲多灾种预警系统,初步具备了面向全球提供精细化公众气象服务产品的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远洋气象导航能力。立足中国,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的梦想已变为现实。

  大爱无疆,全民气象早期预警中国方案走向世界。为落实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早期预警促进气候变化适应中国行动方案(2025—2027)》《共建“一带一路”全民早期预警北京宣言》《世界气象组织、生态环境部和中国气象局支持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合作协议》等相关政策方案陆续出台,彰显中国强大的行动力和引领力。中国气象局与33个国家相关机构及国际组织签署合作协议,与周边国家开展重大灾害性天气区域联防合作,通过南南合作示范推动各国互助,并重点面向全球南方国家推广中国早期预警品牌,深化气象基础设施“硬联通”、工作经验机制“软联通”和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截至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云+端”早期预警系统落地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所罗门群岛等国。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利用人工智能赋能早期预警行动,还将发射3颗覆盖非洲、亚洲等地的静止气象卫星,为非洲提供全天候高精度气象灾害监测服务,为多国民众撑起遮风挡雨的擎天巨伞。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携手让气象早期预警覆盖全球,不仅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景,也是中国气象部门的重要使命。中国气象局将进一步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为实现全民早期预警倡议目标提供更强的科技支撑、制度支撑和规则支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作者为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22日 07 版)

  • 相关阅读
  • 王毅会见日本自民党前干事长二阶俊博

      中新社东京3月22日电 (记者 朱晨曦)当地时间3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东京会见日本自民党前干事长二阶俊博和日中友好议员联盟代表等日本友人。  王毅赞赏二阶俊博秉持中日和平友好初心,长期致...

    时间:03-22
  • 第11次中日韩外长会在东京举行

      中新社东京3月22日电 (记者 朱晨曦)3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东京同日本外相岩屋毅、韩国外长赵兑烈共同出席第11次中日韩外长会。  王毅表示,中日韩合作是东亚地区基础最深厚、机制化程度最高...

    时间:03-22
  • 王毅谈第11次中日韩外长会共识

      中新社东京3月22日电 (记者 朱晨曦)3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东京出席第11次中日韩外长会后同日本外相岩屋毅、韩国外长赵兑烈共同会见记者。  王毅表示,中日韩三方充分肯定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

    时间:03-22
  • 从秦山到世界 中国大陆首座核电站开建40周年

      中新社浙江嘉兴3月22日电 题:从秦山到世界 中国大陆首座核电站开建40周年  中新社记者 马帅莎  在秦山核电厂区内,竖立着一块纪念碑,上面镌刻着“中国核电从这里起步”。在秦山核电站开工建设40周年之际,记者探访...

    时间:03-22
  • 广东省2025年春茗(澳门)活动在澳门举行

      中新网澳门3月22日电 (记者 郑嘉伟)广东省2025年春茗(澳门)活动21日晚在澳门旅游塔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出席,广东省省长王伟中、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岑浩辉出席并致辞,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

    时间:03-22
  • 助力“科技红娘”高效“牵线” 中国首套技术经理人系列教材出版

      中新网北京3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被称为“科技红娘”的技术经理人如何在创新链与产业链之间高效“牵线”、实现科技成果与市场应用精准“联姻”?一直以来备受关注。  记者从中国科协获悉,围绕技术经理人服务成...

    时间:03-22
  • 解放军体育代表团将参加第五届冬季世界军人运动会

      中新社北京3月22日电 据中国国防部网站22日消息,3月23日至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体育代表团将赴瑞士参加第五届冬季世界军人运动会,主要参加越野滑雪、雪地巡逻、攀岩、越野跑等7大项、28小项赛事,通过国际军体平台锻...

    时间:03-22
  • 中国驻加拿大大使王镝:望加方相向而行 促中加关系改善发展

      中新社多伦多3月22日电 中国驻加拿大使馆网站21日晚刊载中国驻加大使王镝近日就中加关系等问题接受加最大英文媒体《环球邮报》专访实录。王镝表示,期待加方树立正确对华认知,采取更加积极务实的对华政策,为中加各...

    时间:03-22
  • 两岸中医春日养生市集福州开市 台胞医生助力义诊

      中新社福州3月22日电 (郑江洛)22日,以“两岸中医同源 海峡文化同根”为主题的两岸中医春日养生市集在福州市晋安区岳峰镇桂溪社区两岸广场开市。台胞医生积极参与义诊活动,助力两岸医疗文化交流。  气罐拔罐、虎...

    时间:03-22
  • 中国民政部将施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

      中新社北京3月22日电 (记者 李京泽)记者22日获悉,中国民政部将施行婚姻登记“全国通办”,届时当事人办理婚姻登记不再受常住户口所在地限制。  近日,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以下简...

    时间:03-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