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接续传递防沙治沙“绿色接力棒”(守望)

2025-03-25 08:4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工作人员在沙地上种植樟子松。

">

工作人员在沙地上种植樟子松。

  樟子松育种现场。

  以上图片均为本报记者刘洪超摄

">

樟子松育种现场。

以上图片均为本报记者刘洪超摄

核心阅读

辽宁省彰武县与科尔沁沙地南缘接壤。1952年,新中国第一个防沙治沙科研机构——辽西省林业试验站(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前身)在此成立。

从最初固沙屡战屡败,到防风林带拔地而起,再到贫瘠土地地力提升,70余年来,在几代治沙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彰武县沙化土地占比由96%降至36.56%,森林覆盖率由2.9%增加到31.47%,群众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

登上位于辽宁省彰武县章古台镇松林深处的防火瞭望塔放眼远眺,松涛阵阵,绿意盎然。万亩松林如同一道道绿色长城,牢牢阻断了科尔沁沙地南侵的脚步。

彰武县与科尔沁沙地南缘接壤。如今,全县沙化土地占比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96%降至36.56%,森林覆盖率由2.9%增加到31.47%,扬沙天气由1953年的43天减少到近10年的平均5天。辽宁防沙治沙的第一道防线,已经深入科尔沁沙地腹地超13公里。

绿了章古台,白了少年头。一串串数据的背后,饱含着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矢志不渝、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执着追求和默默奉献。

青丝染雪

“我想永远当个护林员”

“章古台,风沙大,一碗米里半碗沙;走一步,退半步,五步不认爹和妈。”在章古台镇,村里上了岁数的老人仍记得这句顺口溜。1952年,在这个紧邻科尔沁沙地的小镇,新中国第一个防沙治沙科研机构——辽西省林业试验站(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前身)正式成立。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义县县长的刘斌,主动带着家人搬到了章古台,着手组建了新中国第一支治沙科研团队。“要想治沙,最要紧的就是把流动沙丘给固定住。”刘斌说,根据流沙活动的观测研究数据,自己和同事们在沙丘上埋好沙障,种下了榆树苗、柳树苗,“但一夜之间,大风就将这些树苗连根拔起。”

沙丘上到底适合种什么?一次次失败后,有人终于在沙漠深处找到了名叫“锦鸡儿”的灌木,其根系发达,具有喜光耐旱,耐瘠薄、耐严寒、耐酷热、耐盐碱等多重特性。大家如获至宝,在楼前的空地上小心翼翼地栽种培育“锦鸡儿”,星星点点的绿色开始在沙丘上不断扩大、延伸。

灌木固沙效果不错,但是要想抵挡住常见的七八级大风,最好的办法还是造林。有一次到内蒙古考察,刘斌发现樟子松固沙的效果显著,就提出将其引到彰武。然而,不少专家提出了反对意见:“樟子松是高纬度地区的树种,不适合科尔沁地区种植。”

没有动摇,刘斌和同事们引种了5000余棵树苗。仅两年时间,他们就完成了选种、育苗及试种等工作,成功营建了国内最早的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并将这种寒温带的树种南移了8个纬度。

从第一棵樟子松在科尔沁沙地扎根开始,这种树逐渐在河北塞罕坝、陕西榆林等地大面积推广。1977年8月,樟子松沙荒造林技术通过了辽宁省林业局主持的鉴定,并于1978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万亩松林深处,枝叶繁茂。在科尔沁工作29年后,刘斌长眠于此。“把我埋在章古台的林子里吧,我想永远当个护林员。”这是刘斌的遗愿。

薪火相传

“把这片林子守护好”

1961年9月,浙江义乌的小伙朱德华告别了风光秀美的鱼米之乡,用扁担挑着被褥和书籍,来到章古台。“我的工作就是蹲守在防护林后面的十几个观测点,研究防护林降低风速的程度,以及空气土壤温湿度变化规律。”如今已是87岁高龄的朱德华说。

“林业工作有长期性的特点,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朱德华说。从1961年开始的18年间,他带领团队从数万个数据中摸清了风沙经过农田防护林的规律。团队因地施策,协助政府共同建设农田防风林带,让章古台周边几个乡镇村屯的耕地,从之前不足万亩增加到6万余亩。

“咱们一定要把这片林子守护好。”1983年7月的一天,新员工宋晓东来章古台报到,迎接他的同事与他说了不少话,他牢牢记下了这一句。

1991年夏天,“三北”防护林的明星树种——樟子松出现群团状枯死,呈现流行性暴发趋势。看着一片片枯死的松树,已经是高级工程师的宋晓东心急如焚。他每天穿梭在松林中,搜集不同的标本,并把病虫害标本、瓶瓶罐罐等实验器具搬到家中,夜以继日地实验观察。

经过锲而不舍的探索,宋晓东终于揭开了谜团。“与樟子松人工林退化关系密切的主要病害是松枯梢病,主要的害虫是松沫蝉。”如今,通过疏伐、改造、修枝及药剂防治等措施,樟子松的死亡率大幅度降低。

宋晓东还带领团队引进更多的国内外树种在这里进行试种,如小钻杨、班克松等,不断丰富着治沙的绿色队伍。该所精心培育的树种——彰武松,四季常绿,且具有速生性、抗旱性、抗寒性和耐盐碱性、无明显病虫害等特点,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场馆周边绿化树种。

科技攻关

“从沙地里刨出‘金疙瘩’”

“虽然科尔沁沙地在彰武停住了外扩的脚步,但沙化土地贫瘠少产,我们想从沙地里刨出‘金疙瘩’。”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以下简称“沙地所”)所长于国庆介绍,经过科研团队多年攻关,通过绿植还田、铺施草炭、客土压沙、增施有机肥等方法,贫瘠的沙化土地地力明显提升。

于国庆说:“我们一直努力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转化为经济发展成果,拓宽群众致富的路径。”在种苗基地内,各种树种的培育技术成熟后,会组织专家团队对群众开展集中培训,并无偿将技术转让给当地农户。

目前,章古台镇仅樟子松的育苗面积就超1万亩,年产各类苗木约20亿株,年产值高达9亿元。2020年,沙地所还挂牌成立阜新市农业科学院,健全省、市、县、乡(镇)、村五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及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沙地所研究员吕林先后引进试种草(药)品种400余份,筛选评价出适宜草(药)品种50余份。同时,他带领团队开展了沙地林药模式、林草模式、人工草地高效建植等配套技术研究,被很多农户亲切地称呼为“草根博士”。

“去年我们进行的玉米与大豆的轮作试验结果表明,作物对沙化土地进行覆盖,有效避免了土地风蚀,而大豆根瘤菌剂的使用,可大大提高沙化耕地的肥力。”沙地所荒漠化研究室副主任姜涛告诉记者。在昔日沙地上,各类经济作物茁壮生长,乔灌草生物多样性植物园内,山楂、沙果、苹果、中草药等作物实现丰收。樟子松二代种子园、沙地赤松初级种子园、彰武松子代测定林等针叶良种基地也在积极建设。

“所里向我们提供了种羊,又指导我盖羊舍,一年就赚了10多万元呢。”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平安地镇莫古土村,村民张国海笑容满面。沙地所畜牧研究室负责人徐铁山成了老百姓口中的“羊倌教授”。近5年来,沙地所下属的阜新种羊场共为阜新地区提供优良种羊1500余只,建设了10个标准化良种肉羊繁育示范基地。

在这里,黄胶鞋、迷彩服、大草帽,成为博士生、研究员们的标配。沙地所拥有科研人员103人,常年的风吹日晒与长期的劳作,让他们皮肤黝黑,双手粗糙。70多年来,沙地所共实施国家、省、市级各类项目600余项,取得科研成果超300项。

“要想致富一方,科研必须走在前面,现在取得的一些成果,离不开一代代治沙人的默默奉献,也离不开甘于寂寞、把青春奉献给沙海的科研工作者们。这些前辈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于国庆说。每当有了新成果,于国庆总要去看望一下刘斌,把好消息分享给这位老前辈。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25日 06 版)

  • 相关阅读
  • “石榴学院·领航计划”首期活动在北京举办

      中新网北京3月25日电 “石榴学院·领航计划”北京市民族乡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期主题教育实践活动23日至24日在通州区于家务乡仇庄村举办。来自通州、怀柔、密云、平谷等区的近百位民族乡村基层干部参加活...

    时间:03-25
  • 北京全面提升“北京服务” 持续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中新网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 吕少威)《北京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国际一流“北京服务”工作要点(2025年)》25日发布,这是北京市连续八年迭代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牢牢把握企业群众需求导向,持续提升“北京服务”的新一...

    时间:03-25
  • 2025年山东涉外法律服务持续加力 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

      中新网济南3月25日电(周艺伟)山东省律师行业党委副书记、省律师协会会长耿国玉25日表示,2025年,山东省律师协会积极服务山东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将召开黄河流域涉外法律服务促进大会,深度参与各类涉外活动,加强与新加...

    时间:03-25
  • 注入新活力 亚洲青年科学家共同探索科技新前沿

      中新网北京3月25日电 (张伟帅  张素)“我们希望通过这一平台,不仅为青年科学家提供资金支持,更为他们创造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机会,搭建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桥梁。”亚洲青年科学家基金项目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科...

    时间:03-25
  • 世预赛国足不敌澳大利亚队 无缘直通世界杯

    新华社杭州3月25日电(记者夏亮、肖世尧)在25日进行的美加墨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8强赛C组第八轮比赛中,主场作战的中国男足国家队0:2不敌澳大利亚队,在小组赛仅剩两轮的情况下,已无法以小组前两名身份直...

    时间:03-25
  • 民盟社会服务工作会议暨“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毕节推进会召开

      3月23日,民盟社会服务工作会议暨“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毕节推进会在湖北宜昌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谢经荣出席会议。  谢经荣指出,过去一年,民盟各级组织积极开展各项社会服务工作。各省级组...

    时间:03-25
  • 山东潍坊职业学院原党委书记刘建成受贿案一审开庭

      2025年3月25日,山东省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潍坊职业学院原党委书记刘建成受贿一案。  枣庄市人民检察院指控:2014年1月至2024年2月,被告人刘建成利用担任高密市委常委、高密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副...

    时间:03-25
  • 中印举行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第33次会议

      中新社北京3月25日电   3月25日,中国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司长洪亮同印度外交部东亚司联秘戴国澜在北京共同主持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第33次会议,两国外交、国防、内政、移民等部门代表参加。  双方...

    时间:03-25
  • 中国国家文物局今年将启动夏商文明研究工程

      中新社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 应妮)记者从中国国家文物局25日在北京举行的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获悉,今年中国将进行近260项主动性考古发掘,夏商文明研究工程亦将启动。  据介绍,2025年国家文物局批复了近260项主动性...

    时间:03-25
  • 欧洲专利局:中国2024年专利申请数居世界第四

      中新社柏林3月25日电 (记者 马秀秀)欧洲专利局25日发布的2024年专利指数报告显示,欧洲专利局2024年共收到来自中国的20081项专利申请,排名世界第四。该申请量较2023年增长0.5%。  报告显示,欧洲专利局2024年共收到...

    时间:03-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