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为江河湖库修史著书(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2025-03-26 05:39:00

来源:人民日报

  郑连第在查阅资料。

  受访者供图

">

  郑连第在查阅资料。
  受访者供图

  人物小传

  郑连第,1939年生,中国水利学会原秘书长,水利史专家。曾作为副主编完成《中国水利百科全书》,作为常务副主编兼专家组组长编纂完成《中国河湖大典》,作为专家委员会主任编纂完成《中国水利史典》,著有《灵渠工程史述略》《古代城市水利》等。

  

  江河奔涌,见证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承载源远流长的文化记忆,滋养两岸、浇灌良田、哺育城乡。长期以来,因历史文献缺失、资料错漏等原因,一些水系名实失准。

  为江河湖库修史著书,是水利史专家郑连第为之执着奋斗的事业。跋山涉水寻遍江河湖库,埋首故纸查阅浩瀚史料……40年来,他勘察考证,走访调研,参与编纂完成的《中国水利百科全书》《中国河湖大典》《中国水利史典》等书籍,让一条条江河、一个个湖泊的缘起逐渐清晰。

  十年一线工作,助力研究转化

  为何选择水利史学科?郑连第回忆起那段青葱岁月。

  上世纪50年代,郑连第考入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水利系。“上学时,为了理解一些专业名词,常常寻遍图书馆藏书,也没有寻得令人满意的答案。如果能够有几本系统普及水利专业知识的书,该有多好。”彼时,一颗种子深埋在他心中:编纂一套系统展现我国水利事业发展脉络的书籍。

  大学毕业后,郑连第来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师从中国水利史学科奠基人姚汉源教授。研究生毕业后,他参与到辽宁省本溪市回龙山水库和吉林省白山水电站的建设之中。从开挖队、工程技术处再到生产指挥部,10年间,郑连第积累了丰富的水利工程建设一线经验,也为此后从事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

  时间来到1985年,那颗编书的“种子”迎来萌发机遇。原水利电力部决定出版《中国水利百科全书》,时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室副主任的郑连第,负责水利史分册相关编纂工作。散布的资料如何收集、全书如何编纂……郑连第不停地查阅资料、研读文献,前往各地水利工程遗存和遗迹开展调查研究。最终,在郑连第以及水利系统700多名专家学者共同努力下,《中国水利百科全书》于1991年成功推出。

  10年后,《中国水利百科全书》第二版修订启动。这次,编辑团队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合理重构全书框架。“水利事业不断发展,细分领域越来越多,全书结构既要分得全,更要分得清、分得准,真正发挥工具书的作用。”郑连第说。经过上千位专家参与讨论,全书形成以水利史、水力学、水环境等21个分支组成的目录框架,首次系统梳理我国水利事业发展现状。

  时至今日,看着拿在手里的第二版《中国水利百科全书》,郑连第仍感自豪。“这套书为全社会提供了权威的基础水利数据,对水利学术研究和行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郑连第说。

  编码江河湖库,填补研究空白

  打开墨绿色硬质封皮,翻阅密如蛛网的水系图,仿佛就走进河流奔腾、万顷碧波的河湖世界。5960个江河湖库条目,浓缩在1400多万字里。

  书的名字是《中国河湖大典》。“有了这套书,江河湖库便有了独一无二的身份编码。”郑连第轻抚书本。

  为何要为江河湖库编写一本“姓名大全”?“中华民族向来有编纂水利志的传统,流传千余年的《水经注》记载了1000多条河流的水文地理、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等,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珍贵的文献。”郑连第说,“编纂一本展现全国水系状况、水利发展成就的水利志,是我的心愿。”

  2004年,水利部启动《中国河湖大典》编纂工作,已经退休的郑连第担任常务副主编兼专家组组长,他和团队成员一起用文字、照片等展现江河湖库的面貌,为各水系提供详实的资料……

  权威准确是《中国河湖大典》编纂的重要原则。为保证全书规范一致,大典编纂规则、编辑加工规则、制图图例规则等陆续出台。为确保图文准确,编辑团队与作者反复沟通、查阅大量材料,核查、增补、修改。“为了一个数据,团队在各种典籍资料里一字一句地搜寻,还经常需要跑到现场确认。”郑连第说。

  十年磨一剑。2014年,《中国河湖大典》出版。从大江大河到山涧溪流,10卷11册、6247张彩色照片,条目清晰、逻辑严密、内容完整。仅署名作者就有3000多人,更有许多无名作者参与其中。这套书较为全面地记录了21世纪初我国河流湖泊的基本信息,是了解我国河湖状况特别是水资源状况的重要依据之一。

  《中国水利史典》是郑连第学术人生的另一项重要成果。2010年,在《中国河湖大典》编纂期间,水利部启动《中国水利史典》编纂,重任再次落在当时年逾七旬的郑连第肩头,从此又是十载春秋。

  “《中国水利史典》的出版,填补了中国水利古籍整理出版的空白,对保存水利历史文献具有重要作用,为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开展防洪、灌溉等提供了重要借鉴。”郑连第说。

  推动常规编纂,修订百科全书

  如今,86岁高龄的郑连第依然没有闲下来。他常常出现在办公室,继续开展水利史研究、水利典籍资料整理挖掘等工作。

  虽说已经对《水经注》内容进行了详实注释,但郑连第还觉得没有研究透。“当前研究《水经注》的成果各有侧重,有的研究文学价值,有的考证地理位置。我希望从古今对比的角度入手,把《水经注》记载的河流湖泊和如今河流湖泊一一对照,分析水系历史变迁以及对经济社会的深刻影响。”郑连第说。

  另一个心愿,就是希望能够继续为水利百科全书的修订贡献力量。“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应该把修订水利百科全书作为一项常规编纂项目,及时吸纳最新知识,向社会提供准确权威的水利基础信息。”郑连第说。

  3套著作,编纂工作跨越40个年头。郑连第介绍,《中国水利百科全书》奠定了水利专业书籍的框架体例,《中国河湖大典》全面勾勒我国江河湖库面貌和治水实践,《中国水利史典》全面收集相关水利史文献,3套书贯通古今,一脉相承,共同构建了水利权威工具书体系。

  采访当天,他推着一辆载满书籍的小车走进办公室,谈至兴浓处,便起身摘下眼镜,熟练地翻开对应的书页,伏在桌子上逐句查找。“投入水利史研究事业,我感到很幸福、很满足。”郑连第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26日 06 版)

  • 相关阅读
  • 生态环境部卫星遥感监测能力显著提升

      中新网3月26日电 生态环境部26日召开3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蒋火华表示,“十四五”以来,生态环境部卫星遥感监测能力显著提升,目前已拥有环境和大气两个系列共7颗在轨卫星,初步构建起多星联动...

    时间:03-26
  • 韩国森林火灾已造成20人遇难 中方对遇难者表示哀悼

      中新网北京3月26日电 (记者 张蔚然 张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6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韩国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表示,截至26日13时,韩国庆尚道地区森林火灾已造成20人遇难,19人受伤。森林、...

    时间:03-26
  • 美方将一些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 中方回应

      中新网北京3月26日电 (记者 张蔚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3月26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美国商务部将包括浪潮集团六家子公司在内的一些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请问外交部对此有何回应?是否会采...

    时间:03-26
  •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

      中新网3月26日电 据人社部网站消息,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  任命王昌林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兼职);任命刘斌为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  免去王昌林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职务;免去谭光明的国家林业...

    时间:03-26
  • 外交部: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今天(3月26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有记者问:美国已将十几家中国实体列入美国商务部的出口限制清单,请问中方对此有何回应?中国会采取什么反制措施?  郭嘉昆表示,美方滥用实体清单等出口管制工...

    时间:03-26
  •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原厅长陈奕威被开除党籍

      中新网3月26日电 据广东省纪委监委消息:经广东省委批准,广东省纪委监委对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原党组副书记、厅长陈奕威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陈奕威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党不...

    时间:03-26
  • 清华大学丁胜团队破解神经炎症失控密码

      中新网北京3月26日电 如果把大脑比作处于精密运转中的自动驾驶汽车,小胶质细胞就像是车上关键的“智能车载维保系统”。当其中的核心原件——MEF2C基因出现故障时,原本的保护机制就会陷入混乱,如同汽车的控速系统失...

    时间:03-26
  • 王毅会见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董事会执行副主席格林伯格

      中新社北京3月26日电 3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北京会见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董事会执行副主席格林伯格。  王毅赞赏格林伯格长期致力于促进中美交流合作,希望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和美国各界...

    时间:03-26
  • 程京:“我可能是院士中唯一一个开餐馆的”

      中新网3月26日电 (张月和)民建中央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26日上午出席博鳌亚洲论坛一场圆桌会议时说,他将人工智能和现代基因组技术结合,解析中药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并建立10亿量级的原始数据。根据数据,人工智能...

    时间:03-26
  • 国台办:严正要求美方停止武装台湾

      中新网3月26日电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26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提问,台“驻美代表”日前受访称,在应对中国大陆的防御事务上,台湾与美方不断讨论购买哪些美国制造的最适合武器,并称台湾正在改进军事储备和粮食...

    时间:03-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