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将代表建议转化为“良策实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2025-03-27 08:57: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3月26日,记者从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交办会上获悉: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尽责,提出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9160件。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会同有关方面,对代表建议进行了认真梳理和综合分析,依法交由211家承办单位办理。这标志着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全面启动。

提出代表建议是代表的法定权利,也是代表依法履职的重要方式。认真研究办理代表建议,是各国家机关的法定职责,也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支持代表依法履职的必然要求。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9235件建议全部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对办理结果总体满意。213家建议承办单位着力抓落实、促转化,以务实举措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优化完善了一系列政策举措。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代表们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提出意见建议,涉及“科技、教育、卫生和体育”“发展规划和综合经济”“社会及公共事务”等三大类建议共4484件,占建议总数的49%。

代表集中关注领域很多都与党中央部署的重要目标、重要任务高度契合。比如围绕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提出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核心承载地、打造国家绿色智能计算产业先导区等建议;围绕推进高质量发展,提出稳步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等建议;围绕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提出完善企业主导的产学研体系、推进区域科技中心建设、提高关键技术自主保障能力等建议。

从代表建议的形成方式情况看,有6291件代表建议是在“专题调研”“视察”“代表小组活动和座谈、走访”等基础上提出的,占比68.7%,比上次会议提高了7.3个百分点。这表明代表们更加密切联系群众,深入一线了解社情民意。

代表建议凝聚各方智慧,为改革攻坚、破解难题、推动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各承办单位在办理代表建议时求真务实、突出质量,努力将人大代表的建议转化为推动工作的“良策实招”。

2024年,教育部共承办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建议1413件。“代表们的很多真知灼见,对编制《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许多意见建议转化成为纲要的具体内容。”教育部副部长王光彦表示,今年将更加注重办理成效,把办理过程作为破解难题、完善政策、凝聚合力、增进共识的过程。

重点督办建议是推动代表建议办理落实的制度性安排。去年,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负责督办3项33件重点督办建议,分别由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牵头办理。“代表建议提出的是‘点上’的现象,反映的是‘面上’的问题。”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王宏说,全国人大环资委把“见实效”作为督办目标,将督办工作与立法监督工作紧密结合,在联系审议国家公园法草案、开展黄河保护法执法检查等工作中,认真研究吸纳代表建议。

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在征求有关承办单位和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意见的基础上,初步研究了若干项重点督办建议。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审议确定后,各牵头办理单位和承办单位将尽快制定方案,抓紧部署安排,加强“督”“办”联动,形成高效工作合力。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对代表法作出修改,完善了代表建议交办和报告制度、代表建议督办机制等,为代表依法提出议案和建议、提高议案和建议办理工作质量提供了有力法制保障。

代表们一直十分关注建议办理工作质量。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在《关于交办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通知》中强调,各承办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实施修改后的代表法,加强同代表联系,听取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健全和落实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机制,认真研究办理、积极采纳代表意见建议,并及时答复。

代表建议交办会指出,各承办单位要逐级压实责任,规范工作流程,加强考核督查;要密切同代表的沟通联系,持续深化同商共议、同研共办;要坚持跟踪问效,建好台账,逐一推进办理,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反馈。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27日 13 版)

  • 相关阅读
  • 博鳌亚洲论坛嘉宾点赞中国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26日继续举行,共举办分论坛、对话会等20多场活动。参会嘉宾围绕绿色发展、人工智能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论坛参会嘉宾:中国新发展 世界新机遇  参会嘉宾表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实现...

    时间:03-2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中新网北京3月27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3月27日在北京开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窦贤康在开幕式上发布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嫦娥六号返回样品揭示月背28亿年前火山活动”等10项研究...

    时间:03-27
  • 多件利器助中国天地信息传输“金牌枢纽”再升级

      中新社西安3月27日电 (杨英琦 张一辰)26日23时55分,天链二号04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国天基测控与数据中继再添“金牌枢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下称:西安分院)承担了卫星天线分系统、转发器分系...

    时间:03-27
  • 设计亮度世界最高 中国首台高能量同步辐射光源启动带光联调

      中新网北京3月27日电 (记者 孙自法)作为设计亮度世界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和中国第一台高能量同步辐射光源,中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3月27日在北京宣布启动带光联调,标志着该大科学...

    时间:03-27
  • 中国已累计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660项

      中新网北京3月27日电 (记者 李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近日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截至目前,中国已累计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660项,涵盖全部340余种食品类别。  据...

    时间:03-27
  • 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

      中新网3月27日电 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消息,2025年3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分别为:嫦娥六号返回样品揭示月背28亿年前火山活动、实现大规模光计算芯片的智能推理...

    时间:03-27
  • 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

      2025年3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分别为:  嫦娥六号返回样品揭示月背28亿年前火山活动  实现大规模光计算芯片的智能推理与训练  阐明单胺类神经递质转运机制及相关...

    时间:03-27
  • (聚焦博鳌)AI会超越人类吗?

      中新社博鳌3月27日电 题:AI会超越人类吗?  中新社记者 王晓斌  过去两三年,AI(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让人既兴奋又不安。它现在发展到哪一步了?AI会超越人类吗?未来人类该如何与它相处?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正在海...

    时间:03-27
  • 最高检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中新网3月27日电 据最高检网站消息,3月2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一批检察公益诉讼服务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本次发布的案例涉及面较广,包括耕地保护、农村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安全生产、农村特...

    时间:03-27
  • 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免职名单

    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免职名单(2025年3月26日辽宁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  决定免去高涛的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职务。  (辽宁日报)...

    时间:03-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