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一秒24格,每格都有美好的故事”

2025-03-30 08:28: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杨明金和小朋友们一起看电影。

  受访者供图

">

  杨明金和小朋友们一起看电影。
  受访者供图

  晚上7点半,夜幕降临。云南泸水市下橄榄村民小组的党员活动室小广场上,杨明金娴熟地把音响设备调试好,放起热场音乐,然后把幕布一点点仔细架起来。“要放电影啦——”现场的一名小朋友大喊了一声,人群渐渐朝音乐响起的地方聚集。不久,幕布上的光影开始闪烁。

  47岁的杨明金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一家轮胎店的负责人,但他更喜欢自己的另一个身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员。

  一个人,一辆皮卡车、一台放映机、两个音响、一包幕布幕架……杨明金带着这些“家当”,穿梭于怒江大峡谷两侧的各村寨之间,为村民免费放映电影。一条条蜿蜒的山路,见证了杨明金27年的坚守。

  杨明金从小喜爱电影,特别是红色电影。“7岁那年,村里来了放电影的人,放的是电影《雷锋》。”杨明金说:“那场电影看完,我好像找到了自己的梦想:买一台放映机,免费放给大家看。”

  电影是怎么放出来的?银幕上的人为什么会动?一有空闲时间,杨明金就不断琢磨。1998年,杨明金从汽修学校毕业,他没有忘记那个放电影的梦,于是赊账购买了放映机和幕布。白天干活挣钱,晚上背起机器,开始了自己的电影免费放映之路。后来,随着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的实施,杨明金成为泸水市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员。27年来,他免费为56万人次放映了5100余场电影,足迹遍布云南许多地方,在高山峡谷间点亮了许多人心中的电影之光。

  《红海行动》《中国蓝盔》《中国机长》……杨明金有一个笔记本,上面记录着放映计划。不管有多远、观众有多少,只要有需要,他都会准时把电影送进村。

  “有一年我放完电影,一位老人走过来说‘要是你的电影能讲傈僳语就好了’,我才意识到,她其实没听懂对白。”杨明金回忆起这段往事,“第二天我就打电话给电影机械厂,知道涂磁录音技术可以把电影配音转换成傈僳语,我太高兴了!对着图纸研究了3个多月,后来又请专家来帮忙调音,反复调试了上百次,成功了!”时至今日,一想起这件事,杨明金仍然很兴奋,充满成就感。现在,他放映的电影,大部分都是傈僳语配音。

  “一秒24格”是杨明金的微信名。在他的朋友圈中,有夜幕下人们聚精会神看电影的照片,有电影前播放的公益宣传知识的画面,条条都和电影有关,充满了他对电影的热爱。“我们把电影送到群众家门口,让老人、小孩走出家门就可以享受电影带来的文化大餐。”杨明金说。

  光影流转间,一台放映机也映照着杨明金的赤子之心。他不仅是电影文化的传播者,还是公益服务的多面手。自学急救知识、为困难群众提供帮助、自掏腰包帮扶资助……杨明金的故事,远不止于银幕。他荣登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榜”,获得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个人等荣誉。

  “一秒24格,每格都有美好的故事。我会用心用情把公益电影一直放下去,放到搬不动机器为止。”杨明金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30日 05 版)

  • 相关阅读
  • 我国首次探获海上深层—超深层碎屑岩亿吨油田

      3月31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我国在南海东部海域勘探发现惠州19-6亿吨级油田。这是我国首次探获海上深层—超深层碎屑岩大型整装油田,展示出我国近海深层—超深层领域油气勘探潜力。  惠州19-6油田位于珠江口盆地惠...

    时间:03-31
  • 陕西历史博物馆4月1日起限期取消闭馆日并延时开放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无人机照片,2024年5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新华社西安3月30日电(记者邹竞一)记者从陕西历史博物馆了解到,经常“一票难求”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将在今年4月1日至10月31日...

    时间:03-30
  • 国产大飞机C919正式执飞西安至广州直达往返航线

    新华社西安3月30日电(记者刘彤)30日早,一架机号为B-919E的国产大飞机C919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顺利起飞,标志着国产大飞机C919正式投入西安至广州直达往返航线运营,成为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所属C919...

    时间:03-30
  • 中央企业材料领域“十大基础科学问题”首次发布

    聚焦纳米材料、超导材料等10个材料领域,国务院国资委3月29日首次面向全社会发布中央企业材料领域“十大基础科学问题”,邀请全球科技创新力量同题共答,以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推动材料科技创新...

    时间:03-30
  • 6G成全球科技竞争焦点 AI或扮演重要角色

    人民网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孙博洋)“6G是全球科技竞争的焦点和国家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中关村泛联院副理事长、TD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在“2025中关村论坛人工智能主题日”——6G技术与产业创新论坛...

    时间:03-30
  • 加快数据共享 开放科学促进全球合作

    人民网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孙博洋)“开放科学是促进全球合作的催化剂,它能够促进共享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它也能够促进区域之间合作,在这个时代开放科学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在2025年中关村论坛...

    时间:03-30
  • 北京按下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改革“快捷键”

    人民网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孙博洋)近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数据跨境流动创新发展论坛上,《北京市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发布。 据介绍,《方案》坚持企业视角...

    时间:03-30
  • 共同推动科技助残 让爱不再有“碍”

    人民网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王子锋)科技是改变残疾人生活、助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助残更需要多方力量共同推动。在29日举行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科技助残平行论坛圆桌对话上,与会嘉...

    时间:03-30
  • 从实验室到现实 这些技术将改写残障人生

    人民网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王子锋)在29日举行的中关村论坛科技助残平行论坛上,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残障人士代表共聚一堂,探讨交流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助力残障群体享受美好生活。 “我相信今天的科技助残伴...

    时间:03-30
  •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科技助残平行论坛在京举行

    人民网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王子锋)3月29日,由中国残联主办、北京市残联承办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科技助残平行论坛在京举行。中国残联主席程凯出席,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周长奎,北京市副市长马...

    时间:03-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