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用创造拥抱新时代,以奋斗铸就新辉煌

2025-05-02 08:13: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的节日。今年恰逢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以顽强拼搏书写了恢宏壮丽的史诗。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蕴含着走向未来的深刻启示。

  实现现代化是各国人民的权利,以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是必由之路,同球共济、合作共赢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人间正道。

  中国发展始终靠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汇聚起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磅礴力量”“一步一个脚印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变成现实”。

  大道如砥,行者无疆。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行进中,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发生历史性变化,是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

  (一)

  从产业特征看,伴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加快实现“从劳动密集到知识密集”的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造业的核心就是创新,就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密切关注行业、产业前沿知识和技术进展,勤学苦练、深入钻研,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

  今天,我国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速,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不断壮大,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

  在这一进程中,我国产业工人成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骨干力量,劳动内涵正发生历史性转变。

  从偏重体力到强调脑力。在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生产线上,工人不再需要挥汗如雨。适应新岗位,必须学会在操控系统上精准“监工”,随时准备处理机器人故障。

  从简单技术到复杂技能。在隆基绿能嘉兴基地,专项数字化学习发展计划启动后,饭桌上的话题从琐碎日常变为科技新知,工人积极向数据分析师、仿真工程师、数字化转译员等转型。

  从重复生产到创造研发。在青岛啤酒厂,工人把更多精力投入产品开发,从几年研发一款新品到一年推出10多款新品,更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需要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适应这一大势,越来越多产业工人苦练内功、提高本领,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更新技能。

  科技越是进步,越是需要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发挥主力军作用。当越来越多“蓝领”成为“智领”,“人机协同”的效率取代“机器换人”的焦虑。实践深刻表明,“工人阶级代表先进生产力”,新技术的“创造效应”远大于“破坏效应”。

  “我们的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每一位劳动者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者,创造则是破解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复杂方程式的密钥。

  正是致力于创新创造的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打造出活力奔涌的中国,把创新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二)

  从人口素质看,伴随着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一体推进,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不断实现“从人力到人才”的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这是中国工人阶级作为‘最进步的阶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必然要求。”今天,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已成我国发展的“四大优势”之一。

  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达2.5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均居全球首位……

  从“人力资源优势”到“人才资源优势”,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我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宏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标注着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成长进步的光辉历史。

  今天,我们能够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离不开一支高素质劳动者大军。有外媒认为:“中国正从‘工程师红利’中收获巨大回报。”

  与此同时,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又对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提出迫切需求。有报告显示,我国数字化人才总体缺口在2500万至3000万人,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缺口接近3000万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

  去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印发,提出力争到2035年,培养造就2000名左右大国工匠、10000名左右省级工匠、50000名左右市级工匠,以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和各级工匠人才为引领,带动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

  前不久,全国总工会、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广泛实施求学圆梦行动  推进产业工人学历与能力提升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打造不少于300个产业工人学历与能力提升项目,资助不少于300万名符合入学条件的产业工人……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加大力度“投资于人”,让教育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人才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将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动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撑将更加坚实。

  (三)

  从精神面貌看,在党领导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进程中,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飞跃。

  自从中国产生了共产党,中国人民就开始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一切奋斗和创造就有了主心骨。

  100多年来,从被动挨打、饱受欺凌到独立自主、坚定自信,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创造了“两大奇迹”,在新时代焕发出更为强烈的主动精神,书写着当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

  胸怀强国之志、锤炼强国之技、勇建强国之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只争朝夕的历史主动、主人翁的责任担当,锐意进取、迎难而上,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载人航天事业,集中体现逐梦寰宇的壮志雄心。

  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升空。55年前同一天,“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这场探索浩瀚宇宙的“飞天接力赛”,为何能一次次创造中国高度?

  抚今追昔,不禁感慨万千。

  1998年,美俄日等16个国家联合建设国际空间站项目,却将中国排除在外。2011年,美国国会批准“沃尔夫条款”,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中美太空科研合作。面对美国的“太空封杀令”,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在空间站领域“杀出一条血路”。

  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是科技工作者“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的骨气,是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志气,是“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的忘我奉献。

  从“仰视世界”到“平视世界”,今天的中国更加自信、自立、自强。

  面对各种阻力压力,中国人民总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总能展现大智大勇、锐意开拓进取,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历史主动,走向世界、面向未来。

  从“全面深化改革”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中国之制”推进“中国之治”的决心一以贯之,这是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的深远谋划;

  “过去我们的开放是‘跟跑’,现在我们的开放是要‘领跑’”,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游泳,这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的自主选择;

  …………

  从被动到主动,再到前所未有的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中国人民的面貌焕然一新,神州大地沧海桑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创造拥抱新时代,以奋斗铸就新辉煌”。

  前进道路上,以高度的主人翁意识和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我们一定能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不断创造让世界惊叹的更大奇迹。

  “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02日 01 版)

  • 相关阅读
  • 世界第一高坝首蓄成功!中国基建把奔腾水流写成“绿色能源诗”

      “耕耘者,皆光芒如炬”,这个假期,在全国各地的工程建设现场,紧锣密鼓、争分夺秒,留下了一个个潜心工作的身影。  他们为大国工程坚守奋战,描绘着幸福生活的图景,更见证着国家综合国力、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时间:05-02
  • 无人机“喊话”、增开列车……“五一”假期交通部门全力保障出行

      “五一”假期进入第二天,短途客流明显增加,也迎来了客流高峰,交通部门做好运力及服务保障,确保旅客出行便利。  昨天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311.9万人次,创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今天客流总量预计较昨日有所回落,但短途客...

    时间:05-02
  • 稳岗扩岗专项贷款已发放超6400亿元

      新华社北京5月2日电(记者姜琳)为更好发挥金融对稳就业、扩就业的支持与引导作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不久前下发通知加大金融助企稳岗扩岗力度。最新数据显示,稳岗扩岗专项贷款已累计发放超6400亿...

    时间:05-02
  • 襄阳至荆门高铁进入静态验收阶段

      新华社北京5月2日电 记者2日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获悉,由中铁十五局参建的襄荆高铁正式进入静态验收阶段。   据中铁十五局该项目负责人杨立介绍,襄荆高铁正线全长约117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时间:05-02
  • 教育部举行第十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

      为深化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发出通知,决定举办第十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根据通知,活动将持续至12月。   据介绍,活动内容包括“法治青年说”活动、“宪法卫士”行...

    时间:05-02
  • 助力卫星激光测距 中国研制成功新一代地月空间激光角反射器

      中新网北京5月2日电 (记者 孙自法 郑莹莹)中国科研团队近日相继宣布,中国实现了地月距离尺度卫星激光测距,并在全球首次实现新一代地月空间激光角反射器白天卫星激光测距,广受关注。  这两项重要的新技术试验项目,...

    时间:05-02
  • 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多维向好

      新华社北京5月2日电(记者王立彬)今年一季度,从海上风力发电到海洋生物科技,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多维向好。   自然资源部初步核算显示,当前海洋新兴业态发展态势良好。一季度,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

    时间:05-02
  • 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多维向好

      新华社北京5月2日电(记者王立彬)今年一季度,从海上风力发电到海洋生物科技,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多维向好。   自然资源部初步核算显示,当前海洋新兴业态发展态势良好。一季度,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

    时间:05-02
  • “华龙一号”成全球在运在建机组最多的三代核电技术

      近期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一批核电项目获得核准,其中8台机组采用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至此,“华龙一号”国内外在运、核准在建机组总数达41台,已成为全球在运、核准在建机组总数最多...

    时间:05-02
  • 一季度银行间市场支持民企发债超760亿元

      记者日前从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了解到,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交易商协会积极引导金融资源流向民营企业,一季度支持民企发债762.5亿元。   据悉,一季度民营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85只、规模...

    时间:05-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