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万隆精神无论何时都不会过时”

2025-05-03 08:06: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展厅里,一幅幅黑白照片依次排开,记录着万隆会议从筹备到召开的全过程。照片中,周恩来总理与亚非国家领导人交流、协商的画面,静静述说着70年前那段“团结、友谊、合作”的故事。参观者伫立展板前,专注地察看照片,仿佛穿越回那个激荡人心的年代。

  为纪念万隆会议召开70周年,“团结·友谊·合作——周恩来与万隆会议”主题图片展日前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举行。展览通过丰富的历史照片,回顾了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期间的重要活动,展现了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重要历史时刻,带领观众重温万隆精神。

  一张当年周恩来总理抵达万隆机场时接受印尼华侨学生献花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70年前,我有幸作为华侨学生代表,亲手把鲜花献给了周总理。周总理的双手温暖有力,十分亲切。那一幕,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今年已85岁的梁思谋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依然激动不已。他感慨道,当年参加万隆会议的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尽管信仰不同、肤色各异,但为了共同理想,放下分歧,坐在了一起。“吵架解决不了问题,只有找到共同利益,才能走得更远。我坚信,万隆精神无论何时都不会过时,真诚希望万隆精神能够在年轻一代中继续发扬光大。”梁思谋说。

  中国驻印尼大使王鲁彤表示,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和地区首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突破西方阻挠,消除与会国家误解,推动达成万隆会议十项原则。会议极大鼓舞了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开启了南南合作与不结盟运动的序幕,树立了亚非人民团结合作的历史丰碑。“今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回望历史,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团结、友谊、合作的万隆精神所蕴含的蓬勃力量。中国致力于同周边国家建设命运共同体,不断推动中印尼关系持续发展。”王鲁彤说。

  “70年前,万隆会议奏响了亚非各国人民团结一心、共促平等与相互尊重的时代强音,万隆精神为当时动荡分裂的世界带来了希望的光芒。今天,万隆精神依然熠熠生辉。它提醒我们,对话而非对抗,才是通往理解的正道;合作而非零和博弈,才能推动真正的共同进步。”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表示,2024年和2025年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这是万隆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和传承。多年来,中国与东盟在经贸、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持续深化。相信通过不断扩大合作,双方将进一步巩固友谊,推动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同弘扬万隆精神。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03日 03 版)

  • 相关阅读
  • 中使馆就日本民用飞机侵闯我钓鱼岛领空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中新网5月4日电 据“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微信公众号消息,5月3日,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就日本民用飞机侵闯我钓鱼岛领空向日本外务事务次官船越健裕提出严正交涉。  吴江浩表示,5月3日,日本政府放任一架日本民用飞机...

    时间:05-04
  • 致敬追梦的她!《花开中国》独唱版澎湃上线

    讴歌伟大的新时代 致敬追梦奋斗的女性 全国妇联推出 原创主题歌曲《花开中国》 以音乐为笔,以深情为墨 绘就属于半边天的绚丽画卷 今天 谭维维携手主创团队 带来纯享独唱版 已在各大音乐平台上线...

    时间:05-04
  • 闪耀的青春

      一段段激情的岁月、一段段火热的人生,描绘着青春的模样。青年的选择与坚持、悸动与勃发,蕴含着时代的脉动、昭示着社会的走向。创新创造、自信自强,肩负重任的时代新人,正奏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

    时间:05-04
  • 当燃是青年!

      (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时间:05-04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共青团员7531.8万名

    本报北京5月3日电 (记者杨昊)共青团中央3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共有共青团员7531.8万名,共青团组织439.7万个。2024年共发展团员641.7万名。 其中,团的地方委员会0.3万个,基层团(工)委19...

    时间:05-04
  • 为劳动者建起更多温馨港湾(深阅读)

      出租车司机在“的士之家”义诊摊位测量血压。  本报记者  王昊男摄"> 出租车司机在“的士之家”义诊摊位测量血压。 本报记者  王昊男摄   环卫工人在“爱心接力站”...

    时间:05-04
  • “打开通向未来的大门”

    位于金边的柬埔寨国立理工学院有一座7层的现代化教学楼,澜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暨柬埔寨鲁班工坊就设在这里。记者采访时招生考试正在进行,教学楼里聚集着不少学生。柬埔寨鲁班工坊负责人吉特·雷乌...

    时间:05-04
  • 筑牢维护亚洲安全稳定的基石(和音)

      安危与共、求同存异、对话协商的亚洲安全模式吸收“亲仁善邻”等中华文明智慧,融合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实践创新,传承亚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传统,符合亚洲各国的共同利益      中国...

    时间:05-04
  • 创新成势 澎湃向前(寰宇平)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面对美方滥施单边关税和科技打压,国际社会将目光聚焦中国科技创新领域——这一观察中国经济韧性和发展潜力的关键窗口。多家国际权威机构指出,中国正通过创新构建...

    时间:05-04
  • 山东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智能化设备赋能,日照港粮食接卸效率提升50%,仓储损耗率降至0.3%以下;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贯通发展,浪潮集团牵头组建20多个产业联盟、涵盖2000多家成员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齐鲁大地创新...

    时间:05-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