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劳动奋斗的身影熠熠生辉(劳动者之歌)

2025-05-03 08:05: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光荣,属于每一个挺膺担当的奋斗者。这是对劳动的礼赞,更是对奋进的号召。

  熊熊炉火前坚守,滚滚麦浪间耕耘,隆隆轰鸣中焊接……无数追梦人在劳动中积蓄力量、孕育希望。一步一脚印,铿锵的奋进足音,汇聚成劳动最光荣的时代强音。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攻坚克难,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中开拓进取,在未来产业培育生长中大胆探索”,“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寄予殷切期望。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时间的坐标,铭刻奋斗的价值。广大劳动者怀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增强国之能,用伟大劳动创造新的业绩。

  弘扬劳模精神

  一双双手套见证默默奉献

  车间田间,大街小巷,各种生产场景中,总有一个个身影在坚持,总有一双双手套沾了汗、带了泥甚至破了洞,见证多少辛勤、多少奉献。

  “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人民的楷模、国家的栋梁。”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这样称赞。

  荣光不改初心,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后,焊工吴泽平回到岗位。

  他摘下一双破了的手套:焊渣溅落成星星点点的烫痕,焊枪磨得虎口处翻出里子。

  作为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集配部管加作业区电焊班班长,吴泽平“一天平均消耗20公斤焊接材料,一年用掉80双手套”。

  从焊工学徒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面对火花的气定神闲,在无数次烫伤中练就——19年焊接生涯里,吴泽平换下的一双双手套,也为制造大国加快迈向制造强国的时代写下注脚。

  “刚开始,就是想提高技术,争一口气。渐渐地,对质量有了更高要求。”直径60毫米以下管道的法兰内口焊缝施焊效果不理想,咋办?吴泽平采取小电流进行二氧化碳实心焊的焊接方法,将生产效率提升80%。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劳动创造。“学技能一样能成才、报国。”吴泽平常鼓励年轻人,“用一流技术助力高质量发展,我们有决心、有信心。”

  正是一代代这样的劳动者,坚守传承,共同铸就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从王进喜“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意志,到许振超多次打破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的干劲……“咱们工人有力量”的主旋律始终昂扬,“劳动开创未来”的道理永不过时。

  农作是最久远的劳动记忆,滋养着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

  手套,是勤劳的见证。不同于多年一换的棉线手套,农艺师高建林一年要用上千双一次性丁腈手套。为啥?“一次性、食品级,才能在接种菌种时保证纯度,避免被杂菌污染。”

  戴上手套,将菌种掰成小块,小心嵌入培养料袋内。河南正阳县兰青镇胡塘村菌菇大棚里,高建林正教村民接种。“这是今年首次试种的5000袋反季平菇,马虎不得。”

  摘下手套,掌心老茧捂得泛白。高建林已带动周边3000多户村民种植食用菌增收,自己也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手套脏得辨不出本来颜色,是吉林辽源市水务集团供排水维护服务公司排水维护队队长白玉晶,27年工作中的常态。

  东北的凌晨春寒料峭。开井盖、戴手套、系安全绳,白玉晶缓缓进入井中。借助井壁上两三指宽的小突起,指尖扒着、踮脚踩着,几分钟后降到近6米深的井底,淤泥没过了腿肚。

  铁锹铲,钩子挠,上手掏,两小时后白玉晶从井底上来时,手套已沾满污泥。“一口井,连着好多家庭。用我一身脏,换来万家净,值!”

  弘扬劳动精神

  一件件工装浸透奋斗印记

  实干、奋斗,是劳动最核心的底蕴。正是凭着脚踏实地的干劲,无数人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一件件工装,被奋斗的汗水浸透。那背后开出的一朵朵盐碱花,诉说着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

  夜色仍浓,尚礼斌的家里亮起了灯。抚平衣角,穿戴整齐,作为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9路公交司机,他的深蓝色工装,两只袖口边缘泛着白。

  “双手不敢离开方向盘,时间久了袖口就磨损了。”尚礼斌谈起初次穿上工装的心情,“除了激动,更多的是责任感。穿上这身衣服,就要对得起‘公交司机’这一身份。”

  每天7趟往返,哪个弯道该减速,哪里雨天打滑,尚礼斌一清二楚。从业9年,驾驶里程42万公里、运送乘客162万多人次,没有一次违章,也没接过一起投诉。

  “昨天听到几个老人聊天,说坐我的车心里踏实,我开心了好久。”尚礼斌拍拍胸前工牌。

  从一身绿到另一身绿,迎着清晨啁啾鸟鸣,中国邮政武汉市江岸区上海路揽投部投递员徐龙等待分拣邮件。

  徐龙的母亲也是一名投递员。2008年,他从部队退伍转业,脱下绿军装,穿上绿工装。“在部队时,穿上军装,就要对得起头顶的帽徽;参加工作后,母亲告诉我,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要对得起这身‘邮政绿’。”17年来,徐龙累计送出各类报刊邮件近49万件。

  扣好警服纽扣,“五一”假期,浙江建德市公安局社区民警舒聿惇照常走街串巷。平安巡防、纠纷调解,“这些‘小警情’,不仅是家长里短,也关系着社会安全稳定。”不离身的警服、24小时开机的手机,是对群众的承诺。

  弘扬工匠精神

  一个个零件刻印匠心追求

  从逐梦寰宇到深海探秘,从路网纵横到翱翔蓝天,一个个大国重器、一个个科技成就,背后是一个个零件的“锱铢必较”,是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滋滋滋——”电光石火间,带有精孔的弧形零件一次成型。

  “飞机机翼由数十片这样‘鱼头’形状的零件组成,起到支撑作用。”江苏普美航空制造(苏州)有限公司90后数控编程工程师唐铖说,精孔的精度误差要控制在0.01毫米内。团队自主研发特殊夹具,一次成型“鱼头”零件,助力国产大飞机冲上云霄。

  湖南长沙,上万个丝级精度的零件,汇组成一台15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

  零件,对这台钢铁巨龙有多重要?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张帅坤介绍,盾构机管片之间曾仅靠螺栓连接,密封效果不理想。眼前的这台设备,通过创新设计新型零件,管片间结合更紧密,提高了隧道施工的质量。

  四川德阳,超大吨位球阀,一颗螺栓就有巴掌大小。

  “因运行时要承担上万吨水压,每颗螺栓的紧固精度,都关乎水电站的运行安全。”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水轮机装配特级技师崔兴国说,工匠精神,就是要追求极致、精益求精。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必然要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去劳动,去创造,去奋斗。亿万个你我他的足迹相连,再过一山、再攀一峰,定能看到更壮美的风景,拥抱更光明的未来。

  (本报记者施钰、张文豪、刘以晴、赵景锋、强郁文、刘军国、姚雪青、杨迅、游仪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03日 01 版)

  • 相关阅读
  • 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研发布局

      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记者张辛欣、周圆)记者近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下一步将加强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研发布局,加快建设工业领域高质量数据集。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说,我国已形...

    时间:05-04
  • 中使馆就日本民用飞机侵闯我钓鱼岛领空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中新网5月4日电 据“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微信公众号消息,5月3日,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就日本民用飞机侵闯我钓鱼岛领空向日本外务事务次官船越健裕提出严正交涉。  吴江浩表示,5月3日,日本政府放任一架日本民用飞机...

    时间:05-04
  • 致敬追梦的她!《花开中国》独唱版澎湃上线

    讴歌伟大的新时代 致敬追梦奋斗的女性 全国妇联推出 原创主题歌曲《花开中国》 以音乐为笔,以深情为墨 绘就属于半边天的绚丽画卷 今天 谭维维携手主创团队 带来纯享独唱版 已在各大音乐平台上线...

    时间:05-04
  • 闪耀的青春

      一段段激情的岁月、一段段火热的人生,描绘着青春的模样。青年的选择与坚持、悸动与勃发,蕴含着时代的脉动、昭示着社会的走向。创新创造、自信自强,肩负重任的时代新人,正奏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

    时间:05-04
  • 当燃是青年!

      (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时间:05-04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共青团员7531.8万名

    本报北京5月3日电 (记者杨昊)共青团中央3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共有共青团员7531.8万名,共青团组织439.7万个。2024年共发展团员641.7万名。 其中,团的地方委员会0.3万个,基层团(工)委19...

    时间:05-04
  • 为劳动者建起更多温馨港湾(深阅读)

      出租车司机在“的士之家”义诊摊位测量血压。  本报记者  王昊男摄"> 出租车司机在“的士之家”义诊摊位测量血压。 本报记者  王昊男摄   环卫工人在“爱心接力站”...

    时间:05-04
  • “打开通向未来的大门”

    位于金边的柬埔寨国立理工学院有一座7层的现代化教学楼,澜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暨柬埔寨鲁班工坊就设在这里。记者采访时招生考试正在进行,教学楼里聚集着不少学生。柬埔寨鲁班工坊负责人吉特·雷乌...

    时间:05-04
  • 筑牢维护亚洲安全稳定的基石(和音)

      安危与共、求同存异、对话协商的亚洲安全模式吸收“亲仁善邻”等中华文明智慧,融合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实践创新,传承亚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传统,符合亚洲各国的共同利益      中国...

    时间:05-04
  • 创新成势 澎湃向前(寰宇平)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面对美方滥施单边关税和科技打压,国际社会将目光聚焦中国科技创新领域——这一观察中国经济韧性和发展潜力的关键窗口。多家国际权威机构指出,中国正通过创新构建...

    时间:05-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